刘晓波遗体火化撒海 质疑避免日后纪念

 
2017715image(3).jpg (620×349)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遗体,周六(15日)在渖阳市的殡仪馆火化,骨灰其后撒入大海。官方指是根据刘晓波家人的意愿,有刘晓波的好友质疑说法,并指海葬是为了避免日后有凭吊和纪念活动。(戴维森 报道)

 

刘晓波遗体告别式周六(15日)早上6时半,在渖阳市南郊的1间殡仪馆举行。遗体停放在告别厅中央,墙上挂有〝刘晓波先生遗体告别式〞的横幅。从渖阳市政府的图片,看到有10多人出席。渖阳市政府在2个小时后召开记者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清洋表示,刘晓波妻子刘霞与弟弟刘晖、刘晓波兄长刘晓光、弟弟刘晓暄等亲属都有到来。

 

张清洋说:(遗孀)刘霞首先来到遗体前凝视许久,喃喃地向自己的丈夫作最后的告别,由于刚刚失去亲人,刘霞情绪低落,在弟弟搀扶下走到遗体右侧。(遗体火化后)

 

工作人员从火化间捧出装有刘晓波骨灰的骨灰盒,刘霞迎接过骨灰盒,紧紧抱在怀中。

 

据我了解刘霞现在是自由的,但是刚刚失去亲人极度悲伤,尽量让刘霞在刘晓波往后处理后事期间,不受更多的外界干扰,是家属的希望。

 

在市政府发放的相片,参加遗体告别式部分人的面容经过处理,而且有些是较年轻人士,相信并非刘晓波的朋友。北京维权人士胡佳对香港媒体表示,有些不属于年龄群。

 

胡佳说:刘霞、刘晓的朋友一般都会是,我像比轻年轻的40出点头的这样,其他大部405050 60的这个年龄段。照片上的那些人,他们20多岁、30多岁的年纪。我们看起来,这个年纪下的,应该是2类人,1类是所谓安保力量。

 

到下午4时半,渖阳市政府再次召开记者会,指刘晓波的骨灰在周六中午已经海葬,由家人撒落大海。刘晓波的兄长刘晓光有出席记者会,他指刘霞身体虚弱未能到来,并指刘霞同意从简处理,所以他决定海葬。

 

刘晓光说:因为我是家里老大,我父母早已经不在了,我在家说了算,所以我就带领我几个亲属都在自愿海葬这个申请书上,我们都签字,是我们真实的签名,都是发自内心的。

 

市政府亦提供海葬的照片及视频,见到刘霞及其他家人,在骨灰盒上铺上花瓣,之后把骨灰放入大海,然后再向大海撒鲜花及花瓣。 官方另有1段短视频,刘霞在片中指火化、从简,又有1张相片写上有关说法,有刘霞及弟弟刘晖的签名。

 

胡佳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海葬绝对不是刘晓波和家属的意愿,又指刘霞因身体虚弱而未能会见媒体的说法,是荒谬。

 

胡佳说:这个事情不会是刘霞的心愿,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刘晓波的家是在北京的,他(刘晓波)人生中所有辉煌的记忆和甜蜜都是在北京,所以他安葬在这里也是非常便于他的妻子(刘霞)还有朋友去看他,海葬不会是他们全体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想刘晓波埋葬在北京,这个就是一场戏,完全不是这样,他的弟弟(兄长)是在被逼害,怎么可以感谢党,感谢国家?这个肯定不对的,刘霞她一定希望想要表述这个事情,她不想见媒体,不想和外界沟通是不可能的,肯定还是在监控当中。

 

胡佳认为,进行海葬可以不设墓地,是为了避免日后有人凭吊及纪念活动。

 

刘晓波另1好朋友野渡表示,刘晓光与刘晓波2兄弟关系疏离,认为他在记者会的说话,以及海葬的决定,都不是刘晓波的意愿。

 

野渡说:在六四之后,因为担心刘晓波异见人士形象,影响刘晓光在官场上的前途,基本上与刘晓波断绝来往,在刘晓光往后担任大连进出口服装公司经理,及干休所领导,是中共体制中的既得利益者。刘晓光和刘晓波虽然是血脉兄弟,但他们两个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刘晓波证实患上末期肝癌后,刘霞一直未有露面。〝天安门母亲〞发起人丁子霖在网上发表录音,希望刘霞坚强地活下去。

 

丁子霖说:(刘)晓波,你虽然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但您拥有的人间大爱,是世上任谁都无法比拟。刘霞,为了晓波、为了您自己、为了世界上所有挚爱你们的人,您一定要坚强、有尊严的活下去。您不孤单,我们与你同在。

 

另外,负责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赖斯安德森,希望到中国出席刘晓波的丧礼,周五向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申请签证,但被拒绝。赖斯安德森指,大使馆最初指她填表内容有误,必须提供计划探望的人所发的邀请函,她回答想探望的人已经过身,大使馆人员改为要求她取得刘晓波家属的邀请函。赖斯安德森表示,刘晓波遗孀刘霞被当局隔离,根本无法与她联系。

 

刘晓波骨灰撒大海 家属记者会上“感谢党”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遗体715日早上在沈阳火化后,骨灰撒入大海。刘晓波的妻子等六位亲友出席遗体告别仪式,刘生前好友无法送行,官方安排人员以“好友”身份给刘晓波送行。当天下午,刘晓波的大哥刘晓光在官方安排的记者会上表示,感谢共产党和政府完成了家属心愿。

 

15日下午四点多,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刘晓波的兄长刘晓光在官方的安排下见记者。政府发言人张清洋称,刘晓波的骨灰中午已撒入大海。面对境外记者,刘晓光两度感谢党和政府,他说他们家族早有海葬的先例,他和几名家人已签名进行海葬,都是发自内心:“我带领几个亲属在自愿海葬申请书上签字,是我们真实的签名,都是发自内心的”。

 

刘晓光表示,刘霞没有到场原因是刘霞身体虚弱:“她现在身体及其虚弱,回去可能又要打吊针。所以说她今天不能到场,很遗憾。但是她跟我说,我可以代表她,尤其是她对这么多家媒体来和我见面,她要我转达对媒体各位记者发自内心的谢意”。

 

稍后,张清洋说,刘晓光年迈,需要休息。刘晓光被请离会场。

 

当天早晨刘晓波的遗体被火化。两个小时后,沈阳市政府发言人称,刘晓波的遗体告别仪式于早晨630分按照北方地区死亡三天内火化的习俗举行;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大哥刘晓光等亲属及其生前好友都有参加;按家属意愿,告别及火化在沈阳浑南区殡仪馆举行。发言人还称,火化遗体一个小时后,将骨灰盒交给刘霞,刘霞接过骨灰盒紧紧抱在怀中。

 

在殡仪馆外,警察设置路障盘查过往车辆。现场画面可见,参加告别仪式的不足20人,其中包括6名亲属。身穿黑衣的刘霞向刘晓波遗体告别时,因悲痛过度,需要弟弟刘晖搀扶。刘晓波亲属在莫扎特的《安魂曲》旋律中向遗体行三鞠躬礼。

 

刘晓波及刘霞的众多朋友当天则遭到公安警告,不准前往沈阳参加告别仪式。刘的一位朋友当天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说:“在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警察来我家了,不让我去沈阳”。

 

维权人士胡佳称,刘晓波的朋友均被禁止前往沈阳;为刘晓波送行者中,没有他“真正的好朋友”。而在照片上看到的吊唁者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一名男子的脸部被“打马赛克”,无法辨认。有网民认出,参加遗体告别式的所谓刘晓波的“好友”都是国保以及政府方人员。

 

刘晓波的朋友莫之许称,在官方发布的照片中,没有一个是刘晓波和刘霞的朋友:“14日凌晨以后,刘霞、刘晖等人都与外界失去联系。关键是我们没有家属的邀请,也不知道在沈阳哪一个殡仪馆。当局至少在遗体告别仪式上达到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刘家答应不邀请友好出席遗体告别。告别式上没有一个是刘晓波或刘霞的好友。从年龄上也可看出都是年轻人,不可能是他们的好友”。

 

61岁的刘晓波今年6月证实患上肝癌获保外就医,713因为器官衰竭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引起美国、德国及法国等国政府关注,批评中国政府。诺奖委员会就此发表声明称,中国政府对刘晓波的早逝负有重要责任。

 

本周六,官方《环球时报》英文版发表评论,称西方把刘晓波“奉若神明”,但这并不能抵销他所犯的“罪行”。文章还说,刘晓波是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破坏分子”。一位退休教师对本台记者说:“环球时报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环球时报说现在是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机,那么法制呢?环球时报这么做,又是给自己加了一条罪行。很令人愤怒。我们失去了刘晓波等于是失去了一面争取民主自由、走宪政道路的一面旗帜。但是刘晓波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遗产,后来的人会继承他的遗志”。

 

刘晓波的代理律师、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尚宝军律师对记者说,目前尚无法联系到刘霞;如果刘霞愿意委托,他将为刘霞争取应有的基本权利。他说:“只要刘霞有需要,我们会尽所能去帮助她”。

 

北京“天安门母亲”群体则在网上发悼文。其中写道,晓波:您虽然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但您拥有的人间大爱,是世上谁都无法比拟的。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永生的。刘霞:为了晓波、为了您自己、为了世上所有挚爱你们的人,您一定要坚强地、有尊严地活下去!

 

前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被问及刘霞状况时,他说将会依法处理有关问题。有记者追问能否让刘霞赴挪威奥斯陆领取刘晓波2010年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耿爽回应称,对刘霞能否出境“不要做任何预判”,又重申中国反对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

 

另外,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森714向奥斯陆中国领事馆申请签证到中国参加刘晓波葬礼,被拒。她向路透社表示,中国官员要求她要获得被探访人即刘晓波或家属的邀请,才可获发签证。她说刘晓波已去世,也无法联络他的妻子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