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网20171016讯)老成都有许多条小巷,有的青瓦石板,有的石狮粉墙,有的古荫拱桥。而我的记忆,就是听那一声声悠远的吆喝声,穿透小巷,带我回到无忧的童年。从清早的:荷包蛋!蒸糕!,到中午的:叮叮糖!磨剪子来镪菜刀…,再到夜晚的:蚊烟儿…哟…蚊烟儿…。构成了老成都一幅生动的市井图。

 
20171016laochengdu.jpg (512×735)
 

 

童年时,我家居住在小淖坝巷。清末民国初,那个地方集中居住着大商人家。青砖高墙,雕花门楣,高门栏,厚重的双开木门。木门上装饰着一对青铜兽—护门神獆饕含着门环。门前有石狮,墙上镶嵌着拴马柱……小淖坝街31号,清道光年间即开设书坊“志古堂”的王家(我五姨妈家),就在那里居住。

 

 20171016laochengdu002.jpg (550×429)
 

小淖坝巷已不存在,犹如中国的各种民居,消失在所谓的经济大潮中。而我无论走到欧洲各国,政府都无权强拆民居。 文革时烧毁、破坏、强拆的主要是所谓的“四旧”,而今连民居也不能幸免。 现今的成都已是一座水泥森林,不仅没有老成都的吆喝声,恐怕连童年时的叫姑姑和杜鹃鸟也很少。成都,你在哪里?

 

2017,10,14推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