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员 林忌)
浸大学生反对校方不合理强制普通话试的风波,终被中共党媒提升至「港独级别」,发起抗议的其中一位学生陈乐行,更被多份党媒包括《环球时报》、人民政协网以至观察者网等点名批斗,被指「带头不学普通话还恐吓老师」却到广州的中医院实习。事后一位学生因为在香港行使其合法的权利,立即在大陆不断收到恐吓电话,疯狂致电大陆的医院要其「交人」,最终令陈乐行为了人身安全,连夜起程回港。
乡音内地生可豁免考试
事实上浸大学生的愤怒,正源于歧视本地学生政策;同一间大学的毕业标准理应一致,然而浸会大学却豁免「母语非中文」的外国学生,甚至香港国际学校的学生;理论上任何考试的「豁免」,即必须证明有相同能力的资格,可是大学却反其道而行──你的母语是英文,因此你可以不需要考普通话;你的母语是广东话、福建话甚至根本就是普通话,却要反过来考普通话试;这种是名副其实的「逆向歧视」,即因为你比起母语为英文、法文或越南话者,更能和说普通话的人沟通交流,学校却要考普通话试才能毕业;反过来因为你没有这种能力,或者不屑学,就可以完全豁免。
读同一间受公帑资助的大学,颁授同一个学位,理应对学生的能力,拥有相同的要求;如果一间大学规定能流利说普通话,是必须要达到的毕业要求,则为何完全不懂说普通话的非本地生,却可以得到豁免?更可笑的是不但「外国学生」得到豁免,即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学生,只要有钱入读国际学校也可以因此豁免;也难怪家长变卖家当,也要纷纷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即使是「假国际」也好,最起码他日学生不会被本地的大学歧视,可以得到免考普通话的特权。
香港各间大学一直自称在搞「国际化」,例如浸大的「国际学生」,98%竟是中国大陆学生;从实际数据反对这种假国际化时,各大学就「港独上脑」,坚决把中国学生称为「国际生」,而不愿承认「大家都是中国人」。但在普通话毕业试上,如把大陆学生都视为「国际生」而得到上述的豁免,也许连他们自己也认为太离谱了,所以其龙门就突然搬动,又分「外国国际生」及「非外国国际生」!因此「非本地生」如「母语属中文」,只要曾参加大陆教育部考试,或曾参加台湾中文科考试,又可以豁免普通话试。
北方口语获「给力」推广
于是那些来自大陆不同省市,带有不同地方乡音的普通话学生,只要「曾经」参加过大陆教育部考试,就可以得到豁免;反之本地学生就被要求要说字正腔圆的「标准京腔」,因此「豁免试」竟达七成不合格!以保证香港毕业生能够有和带乡音的大陆学生,拥有「沟通的能力」(浸大校方声称);至于同属「国际生」的「外国学生」,就不需要懂普通话,也不需要和其它「国际生」以普通话交流,忽然间大家说英文就够了!就是嘛,那为甚么要考普通话?
教育界这种离谱做法随处可见:小学的普通话教科书,竟把「再转乘巴士」写成「再倒巴士」,把大陆部份地方的口语「倒」,用在大陆称为「公交车」的香港巴士上,实在是不伦不类之极。粤语就不能入文,但北方的口语、「潮语」,即使粗鄙不文或违反汉字伦理,都可以「加大力度」、「给力」去「做大做强做好做满」推广,成为「波波碌碌」的官员日常用字。
于是「小三」不是小三学生、「小鲜肉」作「一次性交易」,社会贤达带头残害自己的语文,再歧视自己的本地学生,为了甚么呢?从《环球时报》的反应可清楚见到,这些政策的背后,就是中共的殖民政策──希特拉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