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压换来个人荣誉 习近平登《福布斯》榜首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2018年「世界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击败普京和特朗普,成功登上榜首。但有海外异见人士认为,习近平靠铲除异己、打压民间声音,换来的个人荣誉只是假象。(文宇晴 报道)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今年度的「世界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中,首四位均为国家元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挤下连续四年排在榜首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成为榜单魁首。这也是继2010年胡锦涛之后,第二位中共领导人登顶。《福布斯》指,中国3月修宪,并删除国家正副主席任期限制,扩大了习近平的影响力。
排行榜第二至四名分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流亡泰国的河南维权人士邢鉴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元首的权力来自本国人民公开投票选举所赋予的,而习近平的权力是依靠欺骗、打压及党媒喉舌宣传。习近平执政当初是喊出反腐口号打压党内对手,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将自己打造成自毛泽东之后中国最「伟大」的领袖。
邢鉴认为,习近平登《福布斯》影响力人物榜榜首,标志他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独裁者。
邢鉴说︰从习近平2012年执政以来,中国的人权状况一直走下坡,可以说《福布斯》受蒙蔽了。因为习近平执政以后,一直对党内言论、思想、宗教等区域调高压管控,人民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愿,全部都是由党代表。
海外组织「民主中国阵线」主席秦晋表示,他不了解《福布斯》评分准则,若只因为中国近年来的红色力量在世界各地渗透扩张,而令到习近平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无疑只是一种假象,不能让人信服。
秦晋说︰《福布斯》这个选择我觉得是比较势利的排行,只看一个国家的大小,而且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确实是越来越大。包括对外进行渗透和扩张,重新调整国际关系,要一带一路,经济上和政治上、外交层面上都要有她自己的发言权,这种影响力不是真实的。
据过去《福布斯》的资料,习近平自2012年十八大掌政以来,都能成功打入该榜的前十位。
香港时事论员潘小涛指出,习近平登上榜首不奇怪,因为在十九大后,他在党内的权力已经能「坐稳」,要挑战他的几乎没有可能性。然而这种登上世界权力颠峰的风光,对大陆来说,未必是一种荣誉。
潘小涛说︰你可以看到,习近平牺牲了多制度东西,包括国家的长治久安,甚至是牺牲了很多人民的幸福、国家末来的稳定,换取现在权力顶峰。对他个人来是件好事,是荣誉的话,对国家来可能是一个灾难,或是一件很负面的事情。
上榜的中国人还包括排第21位的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第27位的腾讯主席马化腾、第46位的香港长和系主席李嘉诚等。
习近平全球最有权势? 反对声此起彼伏
美国商业期刊《福布斯》评选出2018年全球最有权势的人,习近平超过普京和特朗普,位列第一。习近平的权势真的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吗?来自不同国家的华人有不同理解。
美国商业期刊《福布斯》最新一期发布了2018年世界最有权势的人榜单。在上榜的75人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名列第一,第二名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特朗普位列第三。
《福布斯》的文章强调,习近平取得这一地位的重要因素是今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他在中国享有的个人崇拜也是自毛泽东以来前所未有的。
本台记者采访到流亡澳洲的90后异议青年张树人,他认为习近平的权势来自几个不同的方面,
“因为中国是一党专制的国家,而他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魁,等于说是中国绝对权力的一把手。而且他在中国也在搞个人崇拜,以“中国梦”为口号;同时他要求媒体姓党”。
旅居美国的《中国战略分析》杂志社社长李伟东在推特上表示,习近平取得如今的统治权主要靠两大利器,一是反腐,二是推动原教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因为这让中国共产党内的左派无法反对,也可以当成党内实用主义分子的紧箍咒。
身在台湾的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学生侯立藩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习近平的权势来源于中国的制度传统,
“中国大陆还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有一种帝王的传统,人民会期望上位有一位明君,或者是一个能带领他们前进的人。他(习近平)上来之后能很快地扶持自己的派系,现在的情况是党内已经没有派了,现在变成了一个习家军”。
《福布斯》杂志有关习近平的档案网页,首先强调他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但目前中国正陷入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派出七位政府高官前往中国谈判,并未取得有效的结果。而四月份美国政府宣布制裁中国高科技骨干企业中兴通讯,让该公司陷入破产危机,使得外界认清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
张树人认为,习近平的独裁统治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是不好的影响,
“正面的效果是几乎看不到的。近几年中国的经济也在放缓,而且之前这些所谓的经济增长,都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血汗之上的。比如说,中国大陆的血汗工厂;中国大量的农民工选择进城,但是他们在城市里受歧视,同时安全也没有保障”。
习近平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与日俱增。2017年,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高声呼吁坚定对全球化的信心。当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习近平的演讲可以被视为中国扮演全球领导者角色的重要一步。
当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全球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人参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说,有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习近平强调的“中国方案”变成了世界方案。
但在当前的朝鲜半岛和平谈判进程中,习近平并未成为核心人物。因为担心中国被边缘化,习近平与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从三月底到五月初紧急会晤了两次,以应对计划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谈。
旅居芬兰的异议人士李方在回答本台记者提问时,指出《福布斯》杂志的这个排名不具有说服力,
“(榜单上)前四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我觉得不能反映事实。在2018年过去这五个月中,我们看到了,实际上是特朗普在主导着这个世界上各种事务。(例如)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习近平只有招架之功,特朗普和习近平的权力对比在这件事上是很明显的,特朗普远远在习近平之上。至少2018年,我认为,排在世界权力地位第一位的肯定是特朗普”。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9日报道,梵蒂冈本来希望本月与中国官方会晤,以筹备签署有关主教任命的协议,但在习近平主导下,中国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并从二月起对中国宗教采取新的高压政策,使得梵蒂冈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