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史看“经济民族主义”(2)



 
(续前)其四,不准中国轮船在没有开放的港口自由航行。


  有清一代,被迫或主动开放了48个口岸,比现在广东一省的开放口岸还少一点。在大量内河和沿海码头、港口没有开放的情况下,如果善待本国商人,让他们在其中自由航行,本国航运商可以避开外商的压力,更快地成长。但是,清代统治者愚蠢地堵塞了这条中国商人致富之路。他们所持的理由是:“如准华商随便进泊各口,则洋人久必觊觎。”而且“既不在通商口岸往来买卖,即难仍在洋关纳税。”23为了预防洋人要求开放更多口岸和方便税收,把中国商人的手脚捆起来再说。


  其五,官办企业垄断,阻碍企业正常生长。


  当时的舆论大声疾呼,要打破官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垄断的局面:“官虽设局,在商人之与有股份者既不能顾问局务……中国设一官局,小则数百万,大则数千万,所得什一之利,半供局费而不足,名虽有损洋商,实则无益华商。何如将此数百千万之资散在民间,各出其心思才力,以保身家,以成基业。”24可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利益所在,官僚们不会轻易放手。民国建立以后,这个局面依然没有改变。1913年,上海蜀商公会就曾发出电报揭露:“近年来太古、怡和、大阪、招商四公司垄断独登,屡加运费,而权不我操,只有俯首忍受。现更联盟要挟,自宜至沪停运川湘货物,断我手足,制我死命。”25


  于是,大量本国资金情愿投放到外资公司;或者购买了轮船后在外国领事馆注册并交给外国人经营,冒充外国公司;与今天外资享有超国民待遇下,本国资本宁愿扮演假外资如出一辙。19世纪美商在华最大的企业旗昌洋行所办的旗昌轮船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资本是华资。26避害趋利是人性的本能,中国资本家藉外国公司的名义,保护自己正当、正常的经营,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再说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1908年,“安东(今丹东)一埠,航业已尽为日本抢夺,虽有商轮十余艘,亦半挂日旗,其实日人所有该埠航业,亦半为中国人资本”。27清政府冀图用政权力量,要华商“另换中国船牌”和“中国旗号”;并要各国驻华使馆“转饬各口领事官照办”,洋人答复说商船买卖“向由民人自主”、“本国并无此禁”,置之不理。28


  友:有些史家因此谴责这些中国商人,说这些人惟利是图,不顾民族大义。您怎么看?


  袁:这些泛道德的谴责不符合历史实际。


  首先,这些是和平时期的经济活动。当时有三个选项:民间自己经营;与本国官僚合作经营;与外资合作经营。当环境不容许民间资本生长之际,后两个选项纯粹是商业行为,与是否维护国家利益和道德高低毫无关系。


  其次,当时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主要是观念陈旧、行为腐败的官僚。商人逃避本国官员的不当税收和违法的勒索,是任何国家商人都会采取的商业行为。把官员的失职和渎职归罪于商人,纯属倒果为因。即使有一些商人自愿或无奈接受这些不恰当的待遇,也改变不了本国经济无法正常发展的困境。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应该是改革税收,整饬吏治,而不应是用道德高调指斥商人。


  再次,当本国资金生存环境改善了,这些“假洋鬼子”会自动回归。例如,1907年广东领有航行执照的轮船有240艘,1908年增至268艘;但同时期中国籍的轮船突然由142艘增至248艘。“盖近时国民热于收回权利之心,故本国船只客货特盛,加以前此中国船多挂洋旗,今则以洋旗非所必需,争悬本国之旗,故本国船数,顿然有加也。”29说到底,投资环境改善了,利之所在,船东们自然乐于在本国注册。


看得见的脚踩住看不见的手:政府阻碍经济发展


  友:这是不是轮船运输业的特殊情况呢?


  袁:不!这些现象带有普遍性。例如,在外资企业中附股的现象不仅在航运业中存在,在外国人从事的保险业、银行业、各类工业、码头堆栈、房地产业和铁路运输业中,都有大量华股,华股比例有的占50%,有的占60%,有的甚至占到80%。30


  同样,当环境改善或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本国商人自然会走出外资的遮蔽,独立创业。义和团事件以后,清政府痛定思痛,推行新政,这些绳索基本解开,本国企业就如雨后春荀,破土而出。而当初发展的主要障碍,无疑是本国政府。


  19世纪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最大宗的是鸦片和纺织品。鸦片的输入的趋势是停滞和下降;纺织品则日益上升。“战前的1913年,棉织品和棉纱进口总额达18200万海关两,约占中国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此后,由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纺织品在进口总额中的相对地位则不断下降。1933~1934年中国对进口的棉布和棉纱课以重税后,到1936年,二者进口总额为1000万关两,仅占该年进口总额的1.7%。”31


  妨碍中国发展纺织业的主要障碍是列强还是本国政府?甲午战争前的主要障碍是不准民间资本自由创办纺织企业。李鸿章在70年代末在上海兴办机器织布局,居然申请朝廷批准:“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祗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32由于官僚企业的痼疾,该局折腾了十多年才得以投产,民间资本自由发展的局面却被延误了。


  20世纪发展的障碍,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内地便宜的棉花运到上海比从美国进口还要贵;二是苛捐杂税如影随身,苦不堪言;三是管理和技术落后。30年代生产一包20支纱的成本,日资纱厂是20.4元,中资纱厂是43.7元,相差一倍多!其中捐税和利息负担中资企业是15元,日资企业只要2.7元!这是政府(包括军阀)横征暴掠的后果,责任不在外国人头上。但管理落后也难辞其咎。例如,工资支出日资纱厂是5.8元,而中资纱厂是10.5元;维修费用日资是0.6元,而中资是1.8元。33当时彼此用的机器是一样的,而有关费用相差将近一倍到三倍,主要原因是中资工厂的管理远远比不上人家;有时看来是技术落后,其实是管理水平问题。


  又以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来说,1847年英商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在上海建立分行开始,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了远东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黄金交易量凌驾法国、印度和日本,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各类金融市场开放性大,上海黄金市场交易量固然超过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两个黄金市场,无形的上海外汇市场的活跃亦远非实行封闭或外汇管制的日本所能比拟。”以外国银行来说,“1936年上海一地有27家,超过东京的外资银行11家,孟买的13家和香港的17家。”34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本国金融资本无所作为呢?不,水涨船高,本国银行与外资银行实现了双赢。19世纪末,全国仅有一家中资银行:1897年开业的中国通商银行;到了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中国金融家就拥有86家银行,48家钱庄,6家信托公司,36家保险公司。“到1925年,在沪三种金融势力所拥有的资金……外商银行约计36.7%,钱庄约占22.5%,本国银行已占40.8%。”35换句话说,后两项华资金融机构加起来,占有63.3%的金融资金。上海拥有的金融资金约占全国80%左右,这张非常不俗的成绩单雄辩地证明:即使外资银行非常强势,尽管他们有一些倚仗军事、政治压力取得的特权,只要善于经营,本国银行仍然不乏生存空间,不但可以共赢,也有可能逐步树立本土银行的优势。当本国银行系统健全后,那些特权也不难收回。


  是什么摧毁了上海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


  首先是战乱。要是说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上海的金融企业还能托庇于租界的话,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无地容身了。1945年后的内战和作为内战后果的通货膨胀,断送了复活的机会。


  其次,政府的不当措施更摧毁了现代金融业存在的基础。国民政府各种不当政策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掠夺性的措施(如发行金圆券,强迫收缴金银),带来中国金融的崩溃。而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恐惧症日益蔓延和加重,银行全面国有化和沦落为行政工具,加上实行闭关锁国,现代金融业不得不长期退场。


发展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应该永志不忘


  友:回顾这段历史,您认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袁:我想有两条是应该永志不忘的:


  第一条是认准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扩展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消除使人们几乎不能有选择、而且几乎没有机会来发挥其理性主体的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不自由,构成了发展。”36法国研究近代中国的著名史学家白吉尔则说:“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间的辩证关系,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中心问题。”37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而与经济民族主义针锋相对。


  现代化的中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要营造经济和科学、技术、文化能够自动、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真正的中心是政府要保障而不是侵犯公民的自由。


  晚清七十年。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事件60年,经济发展的实绩远远不及推行新政的最后十年。原因无他,把被扼杀的经济自由还给了大清国民,求利的冲动成了推动国家繁荣的主要驱动力。它带来的是真金白银:民间经济蓬勃发展;全国财政收入也从十九世纪末的8000万两至辛亥革命前增加至三亿两左右。


  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战火几乎连绵不断,但经济仍在持续发展,1912至1936年的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竟高达9.2%!38一些学者赞誉这个时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这个速度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速度几乎一样。


  友:军阀混战的情况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实绩呢?


  袁: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是社会稳定和保障公民的自由尤其是经济自由。战火之下谈不上对财产权的保障;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许多公民权利,也一再受到侵犯。但是,中国经济仍在持续发展。在这些矛盾现象后面有值得玩味的玄机。


  容许我说句在一些人看来“政治不正确”,但却符合历史实际的话吧:在扭曲了的近代中国环境下,遍布各地的27个租界39成了很奇特的战乱中的安全堡垒。从太平天国时期开始,凡遇战乱,人流和资金流都涌入租界,各级政府和军阀不敢侵犯,它成了经济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中心。中国政府不能保障中国人的财产和自由,中国人要托庇于洋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却给中国的发展留下了生机!为什么这个时期的上海超越日本和其他地区成为远东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集中在租界,受到租界的管理机构的保护并按照最自由的市场经济规则在运作,黄金和外汇买卖不受管制,股票和期货交易也很发达,既自由又安全,成为远东主要金融中心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经济自由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甚至抗战爆发后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日军不能进入租界,上海仍然是全国重要的金融和经济中心。不但中外银行汇聚,大量工厂也在狭窄的租界中破土而出。“从1938年1月到1939年2月,租界上新注册和新接电开工的工厂达4534家”。40


  还有一条也不能忽视:一些地方军阀在努力保障本地的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广东人念念不忘上一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陈济棠时代”,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以我所在的中山大学来说,就在那时建设了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校园(一万亩)和拥有最充足的经费!


  总之,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安全,是国家兴盛的首要前提。自由和安全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追求,也是现代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条件。租界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却在中国人争取自己的自由中起到某种独特的作用。这是令人心酸的历史记忆。


  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逐步扶植官僚垄断资本,建立特务控制下的恐怖政治,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践踏公民的经济、政治和言论自由,结果不但党内四分五裂,也带来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危机。这是永远值得记取的教训。如果本国政府善待民间社会,努力履行现代政府无可推卸的职责:保障公民的安全和自由,现代化就会走上康庄大道;在政治清明,法治严明,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收回受到损害的国家主权就有了坚实基础。万一受到外国武装侵略,公民也会不惜流血牺牲,万众一心保卫祖国。


  第二条应该切记的是和平改革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最好道路。


  “须知兵者乃凶事,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改革的社会成本最低。


  再讲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辛亥革命,各省突然增加了几十万形形色色的革命武装——“民军”(光广东省就有14万8千多人),每月军费开支由清末每月216万多元增至970余万元,整整增加了四倍多!41为了供养和遣散他们,各省不得不扣留应该上缴中央的税收,财政系统的运作一片混乱。那么大一个国家,竟然出现北京、南京两处合计中央政府的库存不到9万元的准破产状态!为了弥补高达将近3亿的赤字,只好借外债。于是,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出台。没有免费午餐;借款要抵押,盐税成了主要抵押品。袁世凯政府成立了统管全国盐务的盐务署,在其下设立“盐务署稽核总所”和各地的“稽核分所”,名义上由署长兼任稽核总所的“总办”,实权掌握在借款方派来的“会办”手上。当时舆论大哗,说是丧失了主权。话没说错;可是,钱不能不借,要人家肯借钱,相信还钱有确实保证,又不能不请外国人去监督(稽核)。腐败无能的官僚系统,信誉度实在不高,谁肯白借钱给你啊?设立了这样的外国人挂帅的稽核系统后,盐税真的稳步上升了。1912年是7136万,1913年是7756万,袁世凯逝世那一年(1916年)上升至8031万,1928年更达1亿3704万。42


  国民革命,国民党统一全国,铲除侵略痕迹,1927年古应芬当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把这个稽核所系统废掉,外籍官员解雇,痛快极了!可是,税收随之下降。同年10月12日,孙科接任财政部长,建立由中国官员组成的新的稽核机构,也是成效不彰。1928年1月3日,孙科离任,宋子文执掌财政大权,一个月后就下令恢复原有的稽核系统,把原来雇用的外籍官员请回来,配合一系列其他整顿措施,到1936年盐税上升至2亿1750万元。43


  友:您的意思是要听任外国人支配我们的财政、经济?


  袁:不对!国家独立和公民自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两项最重要的制度基础。管理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有的权利,政府机关也应由中国人自己管理。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不能不借款,因此要接受损害主权的条件时,你怎么办?二是可以收回自己管理了,你却管不好,又该怎么办?处理这些大事,只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任何情绪化的举措都有害无益。总结历史经验,很重要的一条是千万别在经济领域胡乱“反对帝国主义”,而要眼睛向内,致力于自身的改革;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制度,在公民监督下整顿好国家机关,不要像国民政府的盐务管理机关一样,腐败无能,被迫请洋人来监督。


  至于外资企业也可以转化为本土企业;大企业已经国际化,不要斤斤计较企业的国籍;如此等等,经济学家已经说得很多,我就不再罗嗦了。


  冷眼看世界,任何国家的盛衰的奥秘都在如何对待公民的自由和安全。告别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自大和自恋症,以宽阔的胸怀主动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潮流,这是福国利民的最好选择!


  2006年9月29日星期五


  2007年4月发表删节本,这是没有删节的原文。


注释:


23《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35页。


24《申报》:<恤商宜废官局论>,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849页。


25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860页。


26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


27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863页。


28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188页。


29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1004页。


30汪敬虞:《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北京版第528页。


31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年),第37-38页。


32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摺>(光绪八年三月初六日),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版第1051-1052页。


33侯继明:<关于外人在华投资的“压迫论”>(1895~193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5)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34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第7页。


35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第3页。


36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北京版第24页。


37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第10页。


38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第85页。39租界数目有不同的统计口径。本文采用费成康:《中国租界史》的观点(见该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页)。


40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第9页。


41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一卷(上),中华书局1987年北京版第436页。


42左治生:《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成都版第92页;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北京版第87页。


43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北京版第311页。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从中国近代史看“经济民族主义”(2)



 
(续前)其四,不准中国轮船在没有开放的港口自由航行。


  有清一代,被迫或主动开放了48个口岸,比现在广东一省的开放口岸还少一点。在大量内河和沿海码头、港口没有开放的情况下,如果善待本国商人,让他们在其中自由航行,本国航运商可以避开外商的压力,更快地成长。但是,清代统治者愚蠢地堵塞了这条中国商人致富之路。他们所持的理由是:“如准华商随便进泊各口,则洋人久必觊觎。”而且“既不在通商口岸往来买卖,即难仍在洋关纳税。”23为了预防洋人要求开放更多口岸和方便税收,把中国商人的手脚捆起来再说。


  其五,官办企业垄断,阻碍企业正常生长。


  当时的舆论大声疾呼,要打破官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垄断的局面:“官虽设局,在商人之与有股份者既不能顾问局务……中国设一官局,小则数百万,大则数千万,所得什一之利,半供局费而不足,名虽有损洋商,实则无益华商。何如将此数百千万之资散在民间,各出其心思才力,以保身家,以成基业。”24可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利益所在,官僚们不会轻易放手。民国建立以后,这个局面依然没有改变。1913年,上海蜀商公会就曾发出电报揭露:“近年来太古、怡和、大阪、招商四公司垄断独登,屡加运费,而权不我操,只有俯首忍受。现更联盟要挟,自宜至沪停运川湘货物,断我手足,制我死命。”25


  于是,大量本国资金情愿投放到外资公司;或者购买了轮船后在外国领事馆注册并交给外国人经营,冒充外国公司;与今天外资享有超国民待遇下,本国资本宁愿扮演假外资如出一辙。19世纪美商在华最大的企业旗昌洋行所办的旗昌轮船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资本是华资。26避害趋利是人性的本能,中国资本家藉外国公司的名义,保护自己正当、正常的经营,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再说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1908年,“安东(今丹东)一埠,航业已尽为日本抢夺,虽有商轮十余艘,亦半挂日旗,其实日人所有该埠航业,亦半为中国人资本”。27清政府冀图用政权力量,要华商“另换中国船牌”和“中国旗号”;并要各国驻华使馆“转饬各口领事官照办”,洋人答复说商船买卖“向由民人自主”、“本国并无此禁”,置之不理。28


  友:有些史家因此谴责这些中国商人,说这些人惟利是图,不顾民族大义。您怎么看?


  袁:这些泛道德的谴责不符合历史实际。


  首先,这些是和平时期的经济活动。当时有三个选项:民间自己经营;与本国官僚合作经营;与外资合作经营。当环境不容许民间资本生长之际,后两个选项纯粹是商业行为,与是否维护国家利益和道德高低毫无关系。


  其次,当时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主要是观念陈旧、行为腐败的官僚。商人逃避本国官员的不当税收和违法的勒索,是任何国家商人都会采取的商业行为。把官员的失职和渎职归罪于商人,纯属倒果为因。即使有一些商人自愿或无奈接受这些不恰当的待遇,也改变不了本国经济无法正常发展的困境。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应该是改革税收,整饬吏治,而不应是用道德高调指斥商人。


  再次,当本国资金生存环境改善了,这些“假洋鬼子”会自动回归。例如,1907年广东领有航行执照的轮船有240艘,1908年增至268艘;但同时期中国籍的轮船突然由142艘增至248艘。“盖近时国民热于收回权利之心,故本国船只客货特盛,加以前此中国船多挂洋旗,今则以洋旗非所必需,争悬本国之旗,故本国船数,顿然有加也。”29说到底,投资环境改善了,利之所在,船东们自然乐于在本国注册。


看得见的脚踩住看不见的手:政府阻碍经济发展


  友:这是不是轮船运输业的特殊情况呢?


  袁:不!这些现象带有普遍性。例如,在外资企业中附股的现象不仅在航运业中存在,在外国人从事的保险业、银行业、各类工业、码头堆栈、房地产业和铁路运输业中,都有大量华股,华股比例有的占50%,有的占60%,有的甚至占到80%。30


  同样,当环境改善或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本国商人自然会走出外资的遮蔽,独立创业。义和团事件以后,清政府痛定思痛,推行新政,这些绳索基本解开,本国企业就如雨后春荀,破土而出。而当初发展的主要障碍,无疑是本国政府。


  19世纪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最大宗的是鸦片和纺织品。鸦片的输入的趋势是停滞和下降;纺织品则日益上升。“战前的1913年,棉织品和棉纱进口总额达18200万海关两,约占中国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此后,由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纺织品在进口总额中的相对地位则不断下降。1933~1934年中国对进口的棉布和棉纱课以重税后,到1936年,二者进口总额为1000万关两,仅占该年进口总额的1.7%。”31


  妨碍中国发展纺织业的主要障碍是列强还是本国政府?甲午战争前的主要障碍是不准民间资本自由创办纺织企业。李鸿章在70年代末在上海兴办机器织布局,居然申请朝廷批准:“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祗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32由于官僚企业的痼疾,该局折腾了十多年才得以投产,民间资本自由发展的局面却被延误了。


  20世纪发展的障碍,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内地便宜的棉花运到上海比从美国进口还要贵;二是苛捐杂税如影随身,苦不堪言;三是管理和技术落后。30年代生产一包20支纱的成本,日资纱厂是20.4元,中资纱厂是43.7元,相差一倍多!其中捐税和利息负担中资企业是15元,日资企业只要2.7元!这是政府(包括军阀)横征暴掠的后果,责任不在外国人头上。但管理落后也难辞其咎。例如,工资支出日资纱厂是5.8元,而中资纱厂是10.5元;维修费用日资是0.6元,而中资是1.8元。33当时彼此用的机器是一样的,而有关费用相差将近一倍到三倍,主要原因是中资工厂的管理远远比不上人家;有时看来是技术落后,其实是管理水平问题。


  又以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来说,1847年英商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在上海建立分行开始,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了远东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黄金交易量凌驾法国、印度和日本,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各类金融市场开放性大,上海黄金市场交易量固然超过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两个黄金市场,无形的上海外汇市场的活跃亦远非实行封闭或外汇管制的日本所能比拟。”以外国银行来说,“1936年上海一地有27家,超过东京的外资银行11家,孟买的13家和香港的17家。”34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本国金融资本无所作为呢?不,水涨船高,本国银行与外资银行实现了双赢。19世纪末,全国仅有一家中资银行:1897年开业的中国通商银行;到了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中国金融家就拥有86家银行,48家钱庄,6家信托公司,36家保险公司。“到1925年,在沪三种金融势力所拥有的资金……外商银行约计36.7%,钱庄约占22.5%,本国银行已占40.8%。”35换句话说,后两项华资金融机构加起来,占有63.3%的金融资金。上海拥有的金融资金约占全国80%左右,这张非常不俗的成绩单雄辩地证明:即使外资银行非常强势,尽管他们有一些倚仗军事、政治压力取得的特权,只要善于经营,本国银行仍然不乏生存空间,不但可以共赢,也有可能逐步树立本土银行的优势。当本国银行系统健全后,那些特权也不难收回。


  是什么摧毁了上海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


  首先是战乱。要是说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上海的金融企业还能托庇于租界的话,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无地容身了。1945年后的内战和作为内战后果的通货膨胀,断送了复活的机会。


  其次,政府的不当措施更摧毁了现代金融业存在的基础。国民政府各种不当政策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掠夺性的措施(如发行金圆券,强迫收缴金银),带来中国金融的崩溃。而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恐惧症日益蔓延和加重,银行全面国有化和沦落为行政工具,加上实行闭关锁国,现代金融业不得不长期退场。


发展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应该永志不忘


  友:回顾这段历史,您认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袁:我想有两条是应该永志不忘的:


  第一条是认准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扩展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消除使人们几乎不能有选择、而且几乎没有机会来发挥其理性主体的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不自由,构成了发展。”36法国研究近代中国的著名史学家白吉尔则说:“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间的辩证关系,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中心问题。”37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而与经济民族主义针锋相对。


  现代化的中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要营造经济和科学、技术、文化能够自动、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真正的中心是政府要保障而不是侵犯公民的自由。


  晚清七十年。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事件60年,经济发展的实绩远远不及推行新政的最后十年。原因无他,把被扼杀的经济自由还给了大清国民,求利的冲动成了推动国家繁荣的主要驱动力。它带来的是真金白银:民间经济蓬勃发展;全国财政收入也从十九世纪末的8000万两至辛亥革命前增加至三亿两左右。


  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战火几乎连绵不断,但经济仍在持续发展,1912至1936年的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竟高达9.2%!38一些学者赞誉这个时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这个速度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速度几乎一样。


  友:军阀混战的情况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实绩呢?


  袁: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是社会稳定和保障公民的自由尤其是经济自由。战火之下谈不上对财产权的保障;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许多公民权利,也一再受到侵犯。但是,中国经济仍在持续发展。在这些矛盾现象后面有值得玩味的玄机。


  容许我说句在一些人看来“政治不正确”,但却符合历史实际的话吧:在扭曲了的近代中国环境下,遍布各地的27个租界39成了很奇特的战乱中的安全堡垒。从太平天国时期开始,凡遇战乱,人流和资金流都涌入租界,各级政府和军阀不敢侵犯,它成了经济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中心。中国政府不能保障中国人的财产和自由,中国人要托庇于洋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却给中国的发展留下了生机!为什么这个时期的上海超越日本和其他地区成为远东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集中在租界,受到租界的管理机构的保护并按照最自由的市场经济规则在运作,黄金和外汇买卖不受管制,股票和期货交易也很发达,既自由又安全,成为远东主要金融中心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经济自由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甚至抗战爆发后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日军不能进入租界,上海仍然是全国重要的金融和经济中心。不但中外银行汇聚,大量工厂也在狭窄的租界中破土而出。“从1938年1月到1939年2月,租界上新注册和新接电开工的工厂达4534家”。40


  还有一条也不能忽视:一些地方军阀在努力保障本地的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广东人念念不忘上一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陈济棠时代”,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以我所在的中山大学来说,就在那时建设了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校园(一万亩)和拥有最充足的经费!


  总之,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安全,是国家兴盛的首要前提。自由和安全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追求,也是现代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条件。租界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却在中国人争取自己的自由中起到某种独特的作用。这是令人心酸的历史记忆。


  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逐步扶植官僚垄断资本,建立特务控制下的恐怖政治,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践踏公民的经济、政治和言论自由,结果不但党内四分五裂,也带来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危机。这是永远值得记取的教训。如果本国政府善待民间社会,努力履行现代政府无可推卸的职责:保障公民的安全和自由,现代化就会走上康庄大道;在政治清明,法治严明,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收回受到损害的国家主权就有了坚实基础。万一受到外国武装侵略,公民也会不惜流血牺牲,万众一心保卫祖国。


  第二条应该切记的是和平改革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最好道路。


  “须知兵者乃凶事,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改革的社会成本最低。


  再讲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辛亥革命,各省突然增加了几十万形形色色的革命武装——“民军”(光广东省就有14万8千多人),每月军费开支由清末每月216万多元增至970余万元,整整增加了四倍多!41为了供养和遣散他们,各省不得不扣留应该上缴中央的税收,财政系统的运作一片混乱。那么大一个国家,竟然出现北京、南京两处合计中央政府的库存不到9万元的准破产状态!为了弥补高达将近3亿的赤字,只好借外债。于是,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出台。没有免费午餐;借款要抵押,盐税成了主要抵押品。袁世凯政府成立了统管全国盐务的盐务署,在其下设立“盐务署稽核总所”和各地的“稽核分所”,名义上由署长兼任稽核总所的“总办”,实权掌握在借款方派来的“会办”手上。当时舆论大哗,说是丧失了主权。话没说错;可是,钱不能不借,要人家肯借钱,相信还钱有确实保证,又不能不请外国人去监督(稽核)。腐败无能的官僚系统,信誉度实在不高,谁肯白借钱给你啊?设立了这样的外国人挂帅的稽核系统后,盐税真的稳步上升了。1912年是7136万,1913年是7756万,袁世凯逝世那一年(1916年)上升至8031万,1928年更达1亿3704万。42


  国民革命,国民党统一全国,铲除侵略痕迹,1927年古应芬当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把这个稽核所系统废掉,外籍官员解雇,痛快极了!可是,税收随之下降。同年10月12日,孙科接任财政部长,建立由中国官员组成的新的稽核机构,也是成效不彰。1928年1月3日,孙科离任,宋子文执掌财政大权,一个月后就下令恢复原有的稽核系统,把原来雇用的外籍官员请回来,配合一系列其他整顿措施,到1936年盐税上升至2亿1750万元。43


  友:您的意思是要听任外国人支配我们的财政、经济?


  袁:不对!国家独立和公民自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两项最重要的制度基础。管理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有的权利,政府机关也应由中国人自己管理。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不能不借款,因此要接受损害主权的条件时,你怎么办?二是可以收回自己管理了,你却管不好,又该怎么办?处理这些大事,只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任何情绪化的举措都有害无益。总结历史经验,很重要的一条是千万别在经济领域胡乱“反对帝国主义”,而要眼睛向内,致力于自身的改革;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制度,在公民监督下整顿好国家机关,不要像国民政府的盐务管理机关一样,腐败无能,被迫请洋人来监督。


  至于外资企业也可以转化为本土企业;大企业已经国际化,不要斤斤计较企业的国籍;如此等等,经济学家已经说得很多,我就不再罗嗦了。


  冷眼看世界,任何国家的盛衰的奥秘都在如何对待公民的自由和安全。告别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自大和自恋症,以宽阔的胸怀主动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潮流,这是福国利民的最好选择!


  2006年9月29日星期五


  2007年4月发表删节本,这是没有删节的原文。


注释:


23《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35页。


24《申报》:<恤商宜废官局论>,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849页。


25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860页。


26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


27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863页。


28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188页。


29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1895-1927),第1004页。


30汪敬虞:《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北京版第528页。


31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年),第37-38页。


32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摺>(光绪八年三月初六日),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版第1051-1052页。


33侯继明:<关于外人在华投资的“压迫论”>(1895~193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5)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34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第7页。


35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第3页。


36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北京版第24页。


37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第10页。


38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第85页。39租界数目有不同的统计口径。本文采用费成康:《中国租界史》的观点(见该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页)。


40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第9页。


41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一卷(上),中华书局1987年北京版第436页。


42左治生:《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成都版第92页;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北京版第87页。


43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北京版第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