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由于旅途劳顿,过武威后天已黑了下来(这里的夏季要晚上九点多才天黑),我们不知不觉便都已酣然入梦,一觉醒來,列车已过了玉门市(这里离真正的玉门古关还有数百公里)快到瓜州了,大家都后悔因睡觉没有看到嘉峪关这一万里长城上与山海关齐名的重要关隘。
列车临近瓜州,车窗外已呈现一片片綠州,有树木、农田、绿草、果园,铁路四周的水草肥美,放牧的牛羊群也随处可见。大概是在汉唐时代,因此地水草肥美盛产瓜果而得名“瓜州”,瓜州为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古乃中原通西域之交通要冲。列车于凌晨时分抵达瓜州车站。新修的车站远比内地的县级车站要宽大、漂亮,不过上下车的旅客寥若晨星,与京广线上县级车站的喧嚷、拥挤大相径庭,反映出瓜州地区经济、文化及市民生活的落后与封闭,与外界缺乏交往。列车开出瓜州后,见车窗外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小溪一样的小河在绿洲、沙漠与戈壁之间蜿蜓西去,我驚奇地问黄君如此干旱的地方怎么会有一条小溪?黄君笑着回答道:“这哪里是一条小溪,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疏勒河啊!”我和大外甥听了都吃惊得张开口半天也说不出话來,过了好一阵子我和大外甥几乎是同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就是原來罗布泊主要淡水來源的疏勒河呀!”黄君见我们几乎不相信的样子,连忙解释说:“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垦、放牧和砍伐森林导致植被被破坏,失去涵养水源的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地面沙漠化、戈壁化,沙漠化和戈壁化又使得地表没有水份蒸发到空气中,导致雨量下降,雨量减少又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戈壁化形成一种悪性循环,再加上发源于疏勒南山东北麓的疏勒河沿途几经拦河筑坝、抽水灌溉导致疏勒河下游水源枯竭,流量剧减,才使得疏勒河流到瓜洲时就只剩下一条小溪一样的流量了。
1949年后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更是加快了疏勒河萎缩干涸的过程。再往西100多公里这条曾经水量充沛、声名显赫的疏勒河便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茫茫的沙漠和戈壁之中,再也流不到罗布泊之中去了。” 在古代疏勒河水量充沛滋润着两岸肥美的土地,疏勒何流域曾呈现一片瓜菓飘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而今它的两岸大都变成了荒凉的沙漠与戈壁。由于原本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因主要水源疏勒河的干涸和孔雀河的萎缩导致了渺无际涯的罗布泊不断的萎缩,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罗布泊终于流干了它最后一滴眼泪,完全干涸并永远从地球上消夫了,那个曾经的湖泊如今它已变成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原來岸边的芦苇荡、胡杨林均已枯萎死亡,原本生机勃勃的罗布泊,如今成了生命禁区。
后来当局在此地进行了多次核爆炸试验,更是使罗布泊及其周围大片地区遭受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成为名符其实的死亡地带。面对疏勒河和罗布泊的今昔我和黄君及两个外甥不免发了一通沧海桑田的感慨。看到沙漠化、戈壁化日益严重的沿途景象,大家都显得心情沉重。
23日上午8时15分列车终于抵达敦煌车站,这个车站比瓜州车站更加巨大、华丽,我们出站时黄君的友人早已驾车在出站口等侯,互相介绍寒喧之后,友人便催我们赶快上车进城(车站距市区有数公里),由于敦煌境内有发源于党河南山东北麓水量较为充沛的党河流过所以是一大片綠洲,进城的公路两旁,除了野生的草木之外,还有大量人工栽种浇灌的树木花草,与周围的沙漠戈壁比起來倒还显得生趣盎然,公路沿途随处可见“飞天”仙女的优美姿态,“飞天”已成为敦煌的标志,连电桿上的路灯都是两位造型优雅的“飞天”一左一右伸出玉臂,各提一盏灯笼式路灯为行人车辆照明。
车经过一个仿古城墙的城门(城门上书有敦煌二字)便进入了市区,车开到市区中心的“敦煌飞天宾馆”,黄君的友人张先生早已在此为我们一行订好了房间,因原住旅客尚未离开,我们只好将行李先寄存在服务台,取出相机、墨镜等随身物品,黄君早已为我们每人预备好一顶旅游遮阳帽,为赶时间便匆匆来到附近一家著名的黄面店去吃敦煌有名的黄面,黄面其实也是一种拉面拉得很细(像兰州拉面一样),大概是放的碱较多的缘故吧,面呈黄色。煮熟后捞起來盛在碗里拌上菜和佐料便可食用。这家黄面店加的菜和佐料有一种麻麻辣辣的“川味”,吃起来还祘可口。
吃完早餐连司饥、张先生一行七人便登上张先生预备的一辆小旅行车,就往东南方向的莫高窟前进,出市区不久便见一河,黄君介绍这便是党河,河床大约有200米宽但水流量并不大,水流宽度只有4─5米,这在南方恐怕不大会有人把它称之为河,不过比起流经瓜州的疏勒河还是要大得多。党河两岸由于有水,荘稼、瓜菓、林木花草都生长得不错。过了党河大桥,再往东南行数公里由于干旱少雨便呈一片荒漠景象,人烟稀少,行约卄余公里便见远处的沙山之中突然出现了一片林木葱笼的景象,原來车又将进入一个绿洲。绿洲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与周围的荒凉毫无生气的荒漠对比是如此的強烈,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南方人來说,在一望无际除了偶尔出现的一丛丛骆驼刺之外那样荒凉、那样缺乏生机的沙漠、沙山、戈壁之中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会突然有一片生气盎然的绿洲展现在你的眼前,那里的林木、花草、瓜菓、菜蔬甚至还有溪流、泉水,不由得让你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南方。原來我们已进入了莫高窟所在的绿洲之中。把沙漠里的绿洲比之为沙漠里的一颗绿色明珠,它实在是当之无愧。
进入莫高窟景区后透过车窗外的稀疏小树林可见到远处石崖下排着两三层大小不同的一百多个石窟,黄君介绍说:“这些石窟原为凿建莫高窟石窟的工匠、艺人居住的生活区,里面也有不少塑造的佛象、绘制的壁画,目前正在修复整理之中,尚未对外开放,现在开放的是左侧山崖下的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现存492个洞窟,只有己经整理修复好的375个洞对游人开放参观,总计有4万5千平方米的壁画、2415尊大小不等的彩色泥塑象,此外莫高窟的藏经洞内于清朝末年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佛像、绘画等历代珍贵文物五万多件,莫高窟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之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珍贵的一个,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和《世界现存佛教文化艺术最伟大的宝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通常所指的莫高窟是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开凿的上下五层共计三百七十五个洞窟,为便于维修和保护并不是所有的洞窟都同时开放参观,而是分批轮流向游人开放参观,通常游人每次可参观十至十五个洞窟,不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如藏经洞所在的洞窟、和那个窟外盖有九层飞檐的大佛洞和另一个大佛洞都会列在每次参观的洞窟之中。
进入景区内举目远眺,只见莫高窟后右侧的沙山上矗立着一座夯土筑成的烽火燧(台),在它的左侧不远处有一座佛塔式的建筑与它隔沙相望。看到烽火台这一人类古老的信息传递工具,不由让人想到,在悠远的古代,每当处于游牧状态的西域少数民族的铁骑入侵的信息由玉门关、阳关的烽火台传来,莫高窟的戍卒们在沙山上的这座烽火台上燃起白色的狼烟时,正在莫高窟一带绿洲进行贸易和生活的各族商人、民众特别是汉人扶老携幼仓惶出逃的驚恐、悲惨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由此想到戍卒、将帅们为开拓疆土、戍守边关及来自东西方各地的商人们为追求财富开拓东西方贸易的艰辛,尽管戍卒将帅们是为了满足封建帝王们开拓疆土、建立旷世武功的野心来到这里征战戍守,尽管内地和西域的商人们是为了追求财富来到这里开展东西方的贸易,但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仍然起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黄君拿了大、小外甥、笨笨和我的身份征件去购买门票,每张160元,够贵的,我属六十岁以上得以享受半价优惠。由于参观要分批次进去,按我们前面的参观人数估计还得等待一段时间,我们趁这个空闲,在莫高窟景区内浏览了一番。景区内除种植的树木花草之外,还有不少大小不一的佛塔,莫高窟对面建有一博物馆,珍藏了许多洞窟内保存的和藏经洞出土的文物、经卷。经黄君介绍我们在景区内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胡杨和红柳,这是生长在沙漠和干旱地区的两种树木,以耐旱能力特強而闻名于世。据黄君介绍胡杨叶子的形状随生长环境水份的多少和季节变化而改变,有时几乎呈针叶状;有时呈柳叶状;有时呈白杨叶状。而且胡杨还会利用沙漠和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由于气温骤降,导致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有时可到接近露点的程度,而胡杨的叶子具备晚上从相对湿度度较大的空气中吸取水份供自身需要的能力,正是胡杨的这种“特异功能”才使得胡杨可以在全年几乎不下雨的极端干旱的地区生长。在博物馆的后面是沙漠和沙丘,再远处是一条岩石裸露的山脉。
终于轮到我们这一批人进莫高窟参观了,黄君与张先生因曾多次陪同友人到这里参观,他们不想再进去参观,便找了一荫凉地方喝茶等候我们。洞内不准拍照我们只好把像机和摄影器材(大外甥是职业摄影师)都交给黄君他们保管。
导游是一位瘦高个青年男士,身材和模样足可当个男时装模特,衣著也十分得体,洁白的衬衫加上笔挺的西装黑长裤,他自我介绍了姓名之后,便发给我们每人一个无线耳机,以便我们无论是站在他身边,还是站在离他较远的位置都能同样清晰地听到他的讲解,而且他也不必为让无论距他远近的游人都能听清他的讲解,而不得不用力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倒不失为一个既照顾了游人又照顾了导游的两全其美的人性化办法,值得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推广。
由于为保护石窟内壁画、塑像的色彩不致因长时间光照而发生褪变,所以洞内没有电灯照明(我估计洞内应该是装有电灯,不然如何进行对洞内塑像、壁画的维修、临摹?只是平时不开罢了)。导游有一支小型集光手电筒,所照范围很小,所以很难观赏到洞内塑像、壁画的全貌,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地方。整个布滿洞窟的崖壁岩面都用砾石水泥仿照崖体砂砾岩的形状粉饰加固,使洞窟区与周边崖面融为一体,构思奇巧。
在各层洞窟的外面为便于游人行走参观都加修了钢筋混凝土的走廊和楼梯互相连接沟通,表面也呈砂砾岩状。现在每个洞窟都安装了不锈钢防盗门和报警装置,钥匙都由景区专门的安保机构统一保管,景区配备的专职导游在按预定计划带领游人去参观某号洞窟时,须先到安保机构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才能领出这个洞(或这批游人将要参观的几个洞)防盗门的钥匙,打开洞门带领游人进洞参观,参观完导游立刻要将防盗门钥匙归还给安保部门,防盗措施可谓严宻。所有的洞窟均按一定的次序编了号,每洞的号码都写在洞门口上。导游首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开凿时代较早的洞窟该洞始凿于北魏时代,进洞门后是一条两三米长将近两米高两米左右宽的的通道,通道尽头便是一个高约十米、宽、深各约七、八米的崖洞,它的最里面塑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坐像,慈眉善目、两耳垂肩,一手悠然垂于膝盖之上,另一手大姆指与中指相扣,食指、无名指和小姆指优雅地略微向上伸展,脸上及身体的裸露部份不知是贴了金铂还是描了金粉,在导游的手电灯光的照耀之下显得金光闪闪。旁边还有几尊我叫不出名字的较小的佛像,他们像貌姿态各异,四周的洞壁上和洞顶部都绘满壁画,其内容多为大大小小的佛像、飞天、宗教故事及当时的一些生活场景,甚至还有民间艺人、杂技艺人当街表演的场景,这些壁画(包括我们这次参观的其他几个洞在内)的内容真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中有许多已通过画报、电视、邮票等传播方式早已为世人所熟悉。尽管这些洞窟内塑制的佛像和绘制的壁画最早的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最迟的也有八百年之久,然而这些佛像和壁画上的色彩依然是那样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令人叹为观止。
导游还告诉我们:佛教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印度石窟内的佛像多是利用洞内本身的岩石雕刻而成,而莫高窟所在的山体为砂砾沉积岩,质地较疏松且岩体夾有大量砾石因而无法进行雕刻,所以莫高窟内所有的塑像(绝大部份为佛像)都是泥塑的。现在唐代以前泥塑的塑像保存至今的已十分稀少,唯独莫高窟内保存了大量公元四世纪至唐代的泥塑像。
导游接着又介绍了莫高窟各石窟开凿的经过,最早是北魏时期一位叫乐樽的高僧云游至此,見莫高窟所在的崖壁上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便率先请来工匠在莫高窟的崖壁上开凿出了第一个洞窟,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在莫高窟现有的数百个洞中究竟哪一个是乐樽开凿的第一洞。由于当时的莫高窟一带是一片适合人类居住的大綠洲,又是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处,汉武帝时代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内地与西域、西亚、印欧的贸易、文化和科技往來日渐频繁,敦煌和莫高窟一带便是南北丝绸之路上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中国内地的商人从内地把茶叶、丝绸制品、瓷器……运到这里;來自西域、西亚、印欧的商人把香料、象牙、宝石、玉石、金银制品、骆驼、骏马、牛羊运到这里相互交易各得其所,许多人在这种充满艰险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这些先富起來的人中的一部份,因笃信佛教、相信生死轮迴、善悪有报,希望通过积德行善、弘扬佛法以求得心里的平衡与安宁,于是纷纷捐出巨资,从内地请来工匠及绘画泥塑艺人,在莫高窟悬崖的岩壁上凿洞穴、塑佛象、绘壁画,正是这些无名的工匠民间艺人(以他们存留下来的作品按现在的标准,其中许多都堪称艺术大师)。他们从公元336年东晋时代起至元代止历经十个朝代一千余年的不断努力、不断奉献、不断创造才造就了莫高窟文化艺术宝库今日的壮丽与辉煌。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洞窟始建于北魏时代,但导游告诉我们,其中我们所看到泥塑佛像虽然是北魏时期的,然而所看到的壁画却是宋代绘制的,原因是当莫高窟的洞窟很早就开凿到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种现模之后,已很难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开凿洞窟的位置,在后来产生的新畗豪之中笃信佛教的那些人,为了表达自己信仰的虔诚,于是出资请工匠艺人在那些已开凿好的,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已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的洞窟中用泥和石灰把原有的壁画掩盖掉,重新绘制新的壁画;已损坏的塑象重新塑造;保存完好的塑像重施色彩重镀金铂、金粉,使这个洞窟再显辉煌,莫高窟的数百个洞窟几乎都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所以我们在每个洞窟中所看到的壁画不过是该洞最后一次重新绘制所保留下来的,买际上在这层壁画之下还有三、四层或五、六层甚至更多层不同朝代的壁画。导游指着一个洞窟的通道与洞交界处的角上的石灰剥落处告诉我们在表面这层宋代壁画的下面那层是唐代风格的壁画;唐代下面的那层是隋代的壁画;最靠近岩壁的那一层壁画才是最初开凿时绘制的北魏时代的壁画。
听到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利用现代扫描技术,将每一层壁画下面的那一层壁画的原貌真实地展现在屏幕上,使每一个进入洞窟的参观者都能由表及里依次看到各个不同时代的每一层壁画,这不仅是令人大开眼界的壮举,而且可以使现在能看到的敦煌壁画的数量一下子增加好几倍,这对丰富中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的壁画艺术宝库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自元代以后,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日渐繁荣,中国与印度、西亚、欧洲、非洲的贸易逐渐由陆路转向海路,相对于陆路来说海运不仅运输量大,而且也更加快速便捷。就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而言:海运虽也有风险,但比陆路也不会大多少,而海运的艰辛程度也比陆路要小许多。于是,自元代以后,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东西方贸易的重心逐渐由陆上丝绸之路转向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泉州、宁波一带。隨着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的日渐衰微,和敦煌、莫高窟一带自然条件的逐渐沙漠化、戈壁化,原在这一带的商人、工匠、艺人和居民带着他们多年积累的财富不断东迁,那里剩下来的人,再也没有人力、财力继续开凿佛洞,也没有能力对原有的佛洞再塑金身、重绘壁画,这就是自元代以后再没有新开凿的佛洞,也没有在原有的佛洞中新塑的佛像和新制绘的壁画的原因。
听到导游的这些介绍,不由得让人慨叹世事的滄桑变化、兴衰无常和难以预料,它们往往取决于一些必然和偶然的、看似无关的因素。自然条件的变化、航海技术的进步,导致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沿途地区城乡的萎缩衰败,元代以后敦煌莫高窟及附近地区的日渐衰败与广州、泉州、福州、宁波和杭州等沿海城镇的兴起,便是典型的范例。
我们这一组人参观了十个洞窟,大多数石窟的结构、形状和大小都相差不多,洞中居中的主体佛像多为如来、观音、弥勒等,两侧塑有较小的其他菩萨和天王、鬼怪。主体佛像无论站姿、坐姿,大多双目下视,端庄慈祥、不苟言笑,反倒是两旁站立的各种菩萨、天王、鬼怪神态各异,有的呈一付凶神悪煞状、有的呈嘻笑颜开状,并展示各种优雅姿态,衣着华丽多彩、线条优美似有微风吹拂显得十分飘逸,许多这类塑像都堪称绝世之作。
壁画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包,不过各式各样的佛像却是每个洞中壁画必不可少的内容。除了佛像之外,各洞壁画中都绘有各种佛教典故、各个朝代的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体育竞赛等各方面的内容。除少数壁画水平一般之外,大多数壁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正是这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无数绘画、雕塑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其水平之高、数量之巨大都让人叹为观止的彩绘壁画和雕塑作品,就连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先生也为之驚叹、折服。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1-1943年不顾当时交通、物资供应的极端困难和当地自然、生活条件的悪劣,居然在那里坚持临摹了两年多时间的壁画,这对于一向讲究美食和生活享受的张大千来说实在太不容易,由此也可以看出莫高窟壁画艺术水平之高,就连张大千这样的国画大师也被这些壁画深深吸引欲罢不能,值得他认真临摹学习。在莫高窟两年多的临摹、观赏、推敲对张大千先生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绘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