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一(24日)首次造访国家信访局,并与8名上访民众座谈,强调勇於面对群众批评,政府工作才能符合人民意愿。但昨天本报记者到国家信访局门前採访,仍可见到地方来京的截访车辆停泊附近,保安更粗暴阻止记者採访,抢夺相机删除相片。有访民称温总当日到访时,禁止其他访民进入,对於未获温总接见的访民来说,问题的解决“希望渺茫”。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在国家信访局接待室门前看到保安森严,7名保安守在大门外,盘查所有进入访民。约200名访民在院内排队、填上访表格。而在信访局大门左侧,多辆外地公安、法院等政法部门警车停泊路边,其中以辽宁省的车牌最多。据访民说,这些车辆都是为截访(即阻截地方上访者)而来。

总理到访当日访民禁入内

47岁来自吉林的访民吴佳民回忆说,温总来访当日下午,他正在信访总局门前,温家宝的车队驶入信访局院内时,周围并未戒严,专车直抵信访局大楼门,温家宝行入大楼后,安保人员便禁止外面的访民入内。而温总车队驶离时,保安还驱赶访民让路。

吴佳民表示,温总接见访民,表明中央政府开始重视民间呼声,但他对自己未能当面向温总陈情唏嘘不已。他是由於所承包55亩土地被强徵而进京上访的,但4年来进京多达17次,问题一直未解决.吴佳民说,他未来仍会上访,但“自己已经感觉希望更加渺茫”。

学者﹕破解上访难题须司法独立

昨天,当本报记者在信访局门外拍照时,遭当值保安粗暴干涉,指该处“即使门前也禁止採访”。3名保安员还推搡记者,更强抢相机,擅自删除相片。

内地中国问题学者胡星斗表示,内地的上访问题经多年累积,尤其是信访制度弊端丛生下,已“病入膏肓”。“温总首次造访信访局,并接待访民,体现中央开始正视上访问题.”他说:“温总虽然是去晚了,但晚去总比不去好”。

胡星斗解释,内地的上访制度无法解决民众上访的问题,“而国家信访局的作用有如第二邮局一般,无任何实权,仅将上访材料转发各级政府。而所谓多部门连席(即联合办公)制度,基本为一纸空文”。他认为,破解上访难题,必须司法独立,对公权力监督;地方政府与司法体系分开,“但在当前中国,恐难以成事”。

明报驻京记者刘洪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