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冉云飞称:这次她的道歉虽然充满辩解、推脱,剔除其道歉背后的动机勿论,对道歉这个事实,我持谨慎之赞成态度。有更多的个体出来道歉,对更多的年轻人真实地理解文革是有帮助的。
但是,很多网友对宋彬彬为什么具体事情道歉提出质疑?她只是泛泛地谴责文革,并没有向被害的校长表达自己多年来所受到的良心谴责和应付的责任。她在道歉声明中说她“没有也不可能强势去阻止对卞校长和校领导们的武斗”,“请允许我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没有保护好校领导,是终生的伤痛和懊悔”。
宋彬彬的道歉更多的是引发了争议。北京外媒引述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崔卫平的话说,“她在红卫兵中是个重要人物,对她的要求应该比普通人高。说自己目睹了一场谋杀,之后又说自己不知道凶手是谁,这毫无意义”。
*没有真相 遑论和解*
宋彬彬的道歉,遭到卞仲耘的丈夫、93岁的王晶垚的拒绝。多年来,他一直指责宋彬彬及其他人掩饰他们在1966年8月5日卞仲耘被打死一事中的表现。
王晶垚称宋彬彬们没有直接向他道歉,他是通过媒体获悉这件事的。媒体引述王晶垚的话说:“因为她做的那些事,她是个坏人。她和其他人都受到毛泽东的支持。毛泽东是所有罪恶的根源。他干了很多坏事。这不是个人问题……整个共产党和毛泽东都有责任”。
七年前北师大附中举行校庆的彩旗飘飘和鼓乐声,难掩一位丈夫对真相的呐喊和对凶手的谴责。王晶垚得知校庆中把宋彬彬评为知名校友之后,发表了中国官方媒体不予报道而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三点声明。这三条要求掷地有声,凸显出老人对半个世纪迟迟未来的公义的诉求:
*钉棒殴打 军靴践踏*
第一、1966年8月5日,原师大女附中(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卞仲耘同志活活打死。凶手惨无人道,用带铁钉的棍棒和军用铜头皮带殴打,用军靴践踏,折磨达数小时,其过程令人发指!宋彬彬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对卞仲耘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校方在知情者明确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知名校友”的荣誉授予宋彬彬。对此,我不得不提出强烈抗议。
第二、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公然违背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结论,将宋彬彬的活动和“8.18”事件作为光荣业绩加以炫耀。这是对中国全体文革受难者及其家属的再一次最严重的伤害,对历史的亵渎。这种肆无忌惮的举动,是公然诱发“文革”卷土重来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全党全国人民的警觉。
第三、要求校方做出明智的处理,撤销授予宋彬彬知名校友的荣誉称号,并将处理结果通报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组织全体在校师生,尤其是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让青年学生认清文革曾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吹捧文革 不顾底线*
93岁的王晶垚老人,也许看不到为文革建立纪念馆并且把妻子的血衣陈列在纪念馆里警示后人的一天了。相反,今天的中国,从唱红打黑,到七个不准,到打杀大V公知,弥漫着一股文革之风,当局似乎不用摸石头就走上了没有毛的毛方向。看看这所以学生打死校长而知名的学校对荣誉校友宋彬彬的介绍:宋彬彬,女,毕业于1966年。1966届高中3班。宋彬彬在校学习时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社会工作,高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66年8月18日,主席接见红卫兵时,为主席佩戴上红袖章。在文革中曾受江青等人迫害,后响应国家号召去内蒙插队;十年动乱后,出国求学、工作,研究生学历。
“为主席戴上红袖章”这句话,显然不是作为负面批评,讥讽和谴责而加上的,更是这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名校赖以骄傲和自豪并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的光荣。
对文革的态度,已经超越了红歌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的自我吹嘘和自我肯定的阶段。良心常年的责备和谴责,会让一个尚有良知的人无法永远保持缄默。
*国家道歉 清算罪恶*
潘多拉的盒子随即打开。更多的罪行和忏悔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宋彬彬的道歉,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谁应该为文革道歉?更应该道歉的是不是这个国家和党?毛泽东在文革时期的“错误”以至罪恶要不要清算?卞仲耘校长的惨死难道用毛的三七开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吗?
文革至今仍然是一个禁区。在中国互联网上讨论文革的文章,会立即被网管封杀。宋彬彬的道歉引发出清算文革罪恶的大讨论,矛头直指对毛泽东的评价。
@矛头鹰:他们是加害人,也更是受害者,大多还是未成年青少年,而真正元凶依然逍遥法外,甚至被供奉为神,没有追究责任。文革是典型反人类罪行,不从根上反省和翻然悔过,天理难容。陈小鲁宋彬彬敢于站出来道歉,是好事。但更应道歉忏悔的人谁,应该予以扒衣揭露。
*牛鸡之间 何去何从*
海外文革学者王友琴,通过搜集大量资料,访谈,成为卞仲耘被害事件和文革的最权威研究者之一。王友琴曾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同样是动物,在看到同类被杀之后,牛群会拒绝前往同类被杀的地方,哪怕那里青草肥美,并会发出悲伤的吼叫。而鸡群却不但仍然在同类被杀的地方嘻戏玩耍,还会争抢被屠宰的同类的内脏一饱口福。王友琴说:“对活在文革后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我们都被置放到了牛和鸡之间的某个位置”。
但是,很多网友对宋彬彬为什么具体事情道歉提出质疑?她只是泛泛地谴责文革,并没有向被害的校长表达自己多年来所受到的良心谴责和应付的责任。她在道歉声明中说她“没有也不可能强势去阻止对卞校长和校领导们的武斗”,“请允许我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没有保护好校领导,是终生的伤痛和懊悔”。
宋彬彬的道歉更多的是引发了争议。北京外媒引述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崔卫平的话说,“她在红卫兵中是个重要人物,对她的要求应该比普通人高。说自己目睹了一场谋杀,之后又说自己不知道凶手是谁,这毫无意义”。
*没有真相 遑论和解*
宋彬彬的道歉,遭到卞仲耘的丈夫、93岁的王晶垚的拒绝。多年来,他一直指责宋彬彬及其他人掩饰他们在1966年8月5日卞仲耘被打死一事中的表现。
王晶垚称宋彬彬们没有直接向他道歉,他是通过媒体获悉这件事的。媒体引述王晶垚的话说:“因为她做的那些事,她是个坏人。她和其他人都受到毛泽东的支持。毛泽东是所有罪恶的根源。他干了很多坏事。这不是个人问题……整个共产党和毛泽东都有责任”。
七年前北师大附中举行校庆的彩旗飘飘和鼓乐声,难掩一位丈夫对真相的呐喊和对凶手的谴责。王晶垚得知校庆中把宋彬彬评为知名校友之后,发表了中国官方媒体不予报道而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三点声明。这三条要求掷地有声,凸显出老人对半个世纪迟迟未来的公义的诉求:
*钉棒殴打 军靴践踏*
第一、1966年8月5日,原师大女附中(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卞仲耘同志活活打死。凶手惨无人道,用带铁钉的棍棒和军用铜头皮带殴打,用军靴践踏,折磨达数小时,其过程令人发指!宋彬彬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对卞仲耘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校方在知情者明确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知名校友”的荣誉授予宋彬彬。对此,我不得不提出强烈抗议。
第二、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公然违背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结论,将宋彬彬的活动和“8.18”事件作为光荣业绩加以炫耀。这是对中国全体文革受难者及其家属的再一次最严重的伤害,对历史的亵渎。这种肆无忌惮的举动,是公然诱发“文革”卷土重来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全党全国人民的警觉。
第三、要求校方做出明智的处理,撤销授予宋彬彬知名校友的荣誉称号,并将处理结果通报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组织全体在校师生,尤其是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让青年学生认清文革曾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吹捧文革 不顾底线*
93岁的王晶垚老人,也许看不到为文革建立纪念馆并且把妻子的血衣陈列在纪念馆里警示后人的一天了。相反,今天的中国,从唱红打黑,到七个不准,到打杀大V公知,弥漫着一股文革之风,当局似乎不用摸石头就走上了没有毛的毛方向。看看这所以学生打死校长而知名的学校对荣誉校友宋彬彬的介绍:宋彬彬,女,毕业于1966年。1966届高中3班。宋彬彬在校学习时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社会工作,高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66年8月18日,主席接见红卫兵时,为主席佩戴上红袖章。在文革中曾受江青等人迫害,后响应国家号召去内蒙插队;十年动乱后,出国求学、工作,研究生学历。
“为主席戴上红袖章”这句话,显然不是作为负面批评,讥讽和谴责而加上的,更是这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名校赖以骄傲和自豪并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的光荣。
对文革的态度,已经超越了红歌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的自我吹嘘和自我肯定的阶段。良心常年的责备和谴责,会让一个尚有良知的人无法永远保持缄默。
*国家道歉 清算罪恶*
潘多拉的盒子随即打开。更多的罪行和忏悔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宋彬彬的道歉,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谁应该为文革道歉?更应该道歉的是不是这个国家和党?毛泽东在文革时期的“错误”以至罪恶要不要清算?卞仲耘校长的惨死难道用毛的三七开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吗?
文革至今仍然是一个禁区。在中国互联网上讨论文革的文章,会立即被网管封杀。宋彬彬的道歉引发出清算文革罪恶的大讨论,矛头直指对毛泽东的评价。
@矛头鹰:他们是加害人,也更是受害者,大多还是未成年青少年,而真正元凶依然逍遥法外,甚至被供奉为神,没有追究责任。文革是典型反人类罪行,不从根上反省和翻然悔过,天理难容。陈小鲁宋彬彬敢于站出来道歉,是好事。但更应道歉忏悔的人谁,应该予以扒衣揭露。
*牛鸡之间 何去何从*
海外文革学者王友琴,通过搜集大量资料,访谈,成为卞仲耘被害事件和文革的最权威研究者之一。王友琴曾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同样是动物,在看到同类被杀之后,牛群会拒绝前往同类被杀的地方,哪怕那里青草肥美,并会发出悲伤的吼叫。而鸡群却不但仍然在同类被杀的地方嘻戏玩耍,还会争抢被屠宰的同类的内脏一饱口福。王友琴说:“对活在文革后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我们都被置放到了牛和鸡之间的某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