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 北京传媒学者
中共政治局进行全球治理的集体学习,决不是突发奇想的务虚探讨,而是主动释放出参与全球治理、实施全球战略的明讯号。
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是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请学者进行讲解。中共高层领导近年来经常组织类似的集体学习,就某一个话题请专家讲课。但从事后官方媒体的报道来看,人们往往不知道这些专家到底讲了什么,只看到主持学习的总书记的强调、指出,高屋建瓴,长篇大论。
当然这些专家讲了什么其实已不重要,有了这段「国师」经历,声名大振,不能触碰。最典型的是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的周叶中教授,抄袭明显,证据确凿,诉诸法院,但由于他给中南海讲过课的特殊身份,法院终不能判。被抄袭的王天成,由于不像周叶中一样在政治上「根红苗正」,流亡美国。而王的代理律师浦志强,现在的牢狱之灾,更是令人唏嘘。
据报道,此次是中央政治局的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形式没有什么意外,但专门学习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却释放出不同于以往的讯号。如果说之前的中国崛起、民族复兴只是口号动员的话,现在则明确地为中国的全球战略和参与领导世界,进行理论探索和舆论造势。
中国在毛的时代,批判苏联修正主义与其分道扬镳以后,争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对外援助,输出革命,要把红旗插遍全球。毛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旨在号令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小伙伴,争取第二世界的中间力量,向美苏争霸的第一世界插上一足。
但是由于政治感召力不够,更主要的是国力不济,打肿脸充胖子很难长久。邓上台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出头、不扛旗,对内压倒一切的是稳定,外交上更是奉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别说领导世界、全球治理,连台湾问题都是「相信下一代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棘手的南海问题,邓的指导方针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到了江时代,继续萧规曹随,前期主要是争取打破「六四」后西方的制裁,后期虽然出访频繁,重心还在国内的稳定,反和平演变。借用江在1998年抗洪的讲话,就是「严防死守」。即使是在1999年美国炸毁中国使馆、2000年美机在海南岛撞落中国战机这样的难堪事件上,中国也继续韬光养晦,息事宁人,不愿对外激化矛盾。特别是当时力争加入世贸组织,专注经贸增长。
之后胡温十年,随着经济的起伏发展,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强拆、上访、维权、污染、群体性抗争事件不断,各种矛盾和社会危机暗潮涌动,遂强化周永康统帅的公安政法力量,进入全面维稳阶段。官方提出「和谐社会」,其实是维稳的另一种说辞。看得出来,这时仍然以国内为主,虽然对外也衍生出「和谐世界」的说法,但并没有明确的全球战略和全球治理方案,更没有相应的举措。
习上台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坐拥3.5万亿美元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财大气粗,踌躇满志,在国内反腐和舆论管控、权力巩固的基础上,对外雄心勃勃,从模糊的中国梦向逐渐清晰的全球战略发展。
经济上推出「一带一路」,斥巨资向全球许多国家投资建设;机构上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吸引众多经济体加入;军事上军费增加,前所未有的借抗战纪念阅兵,显示国威。长期搁置的钓鱼岛问题急剧升温,在东海设立飞行识别区,在南海加快建设人工岛和军用设施。
在和全球治理直接相关的问题上,中国领导最近在联合国宣布,将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派更多各类人员参与全球维和行动;为各国培训2000名维和人员;对于欧美无心顾及的非洲,中国将向非盟提供1亿美元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在这种国内外态势下,中共政治局进行全球治理的集体学习,决不是突发奇想的务虚探讨,而是主动释放出参与全球治理、实施全球战略的明确讯号。
中国从区域大国走向全球大国,既有实力增长的驱动和综合发展的需求,也受到很多制约。国内来说,要面对民众增加福利、改善民生、保障民权的呼声和压力。但是为了加强权力,转移国内矛盾,也有向外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会受到国际的制约,周边国家的疑忌自不用说,最终绕不开全球大国美国的应对,双方最近在南海的明争暗斗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