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并没有出现外界盛传的高层人事异动,但会后海外亲共舆论仍热炒新政策、新人事动向,甚至把中共将大幅放宽电影剧本审查、放宽入口电影门槛,说成改革派得势的标志。只不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共权贵家族已经没有不下海的,迄今坚定反对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的,只有闻名于网络上的几个左王、毛粉,对中共高层领导人来说,这种标签还适用吗?谁是改革派代言人?谁是保守派代言人?
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国最受关注的几宗政治事件,说起来似乎都与改革派、保守派的较劲有关。一是《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据称对现行电影审查制度有颠覆性的改革,加上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早前公开批评文化部微博删贴,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因此被说成改革派集中发力并逐渐得势。但是,禁网络大V、禁美剧等政策并未放开,保守派也未失势吧?
二是《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减少了九个死刑罪名、取消嫖宿幼女罪,这是顺应民意的部份。但是,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或媒体上传播假信息将被定罪,最高刑罚为判囚七年,这不是以言入罪的又一重刑吗?这是改革派得势或保守派得势?
习江斗难分改革与保守
三是当局加快公布暴力救市的查处进度,涉嫌操控股市和期货的官员、操盘手,抓的抓,逃的逃,自杀的自杀,中纪委巡视组的进驻,更让一行三会(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风声鹤唳,官员人人自危。五中全会决定改革「金融监管框架」,这些前奏是改革派得势或保守派得势?
自19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共高层的确曾有改革派与保守派配对共治的情况,如邓小平与陈云,江泽民时代的李瑞环、朱镕基与李鹏,胡锦涛时代的温家宝与薄熙来。但是,习近平主政后,改革派、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对中共高层权斗的对手,海外猜测最多的是习近平对江泽民及其代言人刘云山等,但习近平、江泽民,又岂是给他们一顶改革派或保守派的帽子就能识别的?
再从五中全会去观察中共的权力斗争,也无法得出改革派或保守派得势的结论,甚至无法得出习近平是权势无两还是集权受挫的结论。一方面,习近平亲自上阵为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一反25年来由总理作说明的传统,让人觉得李克强被靠边站;另一方面,海内外把习近平将重组中央军委和军队领导架构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但结果落空了,似乎习近平也不是说一不二吧?
而且,五中全会对中共指导思想的新提法,同样令人可有不同的解读。全会第一次把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纳入中共文宪,甚至吹捧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但又重提前两次中央全会未提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加起来是不是可以说,习近平成为保守派的总司令?
红脸白脸包装增卖座率
会中、会后的这些动向,与其套用传统的改革派、保守派标签法,不如换一个角度去看,所谓政策打架、法律打架,目的还不都是为了巩固中共一党专政,无非是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而已,而且,红脸、白脸还可随时转换角色,把红脸、白脸包装成改革派、保守派,无非是为了增强卖座率。一如所谓允许生育二孩、所谓放开市场价格,你要把它当作中共尊重生命、尊重市场的标志,那就是把自己当傻仔。
中共利用海外舆论、利用新媒体大作宣传,技巧已炉火纯青,红脸白脸角色的设定与转换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堪与一比的,只有近年权斗时利用报章、网络的手段,无论是抛出试探风球,还是大打泥浆战,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