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流入台湾、香港,大陆食品的负面形象深入人心。中国大陆二十五公吨毒奶粉流入台湾,再由台湾流入香港,两岸三地同受毒害,台湾民眾在中秋不仅遭受辛乐克颱风强烈威胁,更饱受毒奶粉的惊恐。日前香港政府又从伊利雪糕中检验出三聚氰胺,在香港又颳起一阵食品问责风暴,引起恐慌浪潮。

早在今年六月模里西斯商「新西兰乳品公司」进口的六百零五包、十五公吨大陆三鹿全脂毒奶粉,就已流窜到全台九县市被製成月饼、麵包、布丁、糕饼、木瓜牛奶、珍珠奶茶、咖啡饮料等製品,主要贩售至食品加工厂、烘焙坊、麵包糕饼店、饮料摊贩、夜市,甚至是生技公司,其中不乏知名厂商,不知多少消费者在不知不觉情况下,已经将毒奶粉吃下肚。

一位全家食用毒奶粉做的麵包的民眾愤怒指出,政府应明令禁止大陆食品原料进口台湾,若准进口也要严格把关,否则防不胜防,大陆各种黑心食品可以透过各种管道潜入台湾市场,让消费者受害。

毒奶粉事件爆发后,台湾卫生署食品卫生处立即透过经济部标準检验局报验资料库,以「三鹿」及「大陆进口奶粉」等关键字搜寻,都未发现有进口资料,且由於三聚氰胺并非生產过程的添加物,标準检验局根本无从查核,食品卫生处还乐观发布未进口三鹿奶粉的重要讯息,台湾民眾大大鬆了一口气。

不料九月十二日深夜食品卫生处接获海基会得自大陆海协会电话通知,二十五公吨三鹿奶粉早在今年六月间即已销至台湾,请台湾方面尽速查明,必要时配合回收销毁。食品卫生处才知事情严重,立刻全台清查毒奶粉流向。由於已事隔多月,清查过程并不顺利,多数都已製成食品销售,未加工的毒奶粉则没入销毁,但也有经销商为保护下游商家,仅以麵团交差,不愿透露毒奶粉流向,让卫生单位相当困扰。

桃园卫生局长林雪蓉建议,中央机关应严格规范,强力把关、抽验,否则难保这类事件不会重演,其结果就是下级单位人仰马翻地追查。在这波毒奶粉事件中,香港亦受波及。卫生署调查发现,高县业者将所购置的毒奶粉转售给彰化县春乔食品公司製作成尚砜木瓜牛奶、尚砜曼特寧咖啡等,其中有六百六十五箱的蓝山炭烧咖啡已在七月间全数销往香港。

毒奶粉事件引发台湾民眾恐慌与强烈不满,虽不至冲击两岸关係,但民间认定中国大陆製造產品是劣质货、黑心货的印象将更加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