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蒙牛、伊利、光明等内销奶制品因深陷三聚氰胺丑闻信誉扫地。可它们供应京奥的奶制品(注:按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抽检结论)却是安全的。
  
  以上“内外有别”,为消费者评估“中国奶”的质量现状提供了至少五个思考向度:
  
  奶制品是否添加三聚氰胺对厂家对质检机构其实都是完全可预控的;
  
  京奥奶制品供应商虽说原本就系封授的免检企业,可授牌者其实也心里发虚,故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才使京奥奶制品幸免于难;
  
  三聚氰胺的检测并非如丑闻曝光初期厂家和质监机构所狡辩的那样,面临这样那样的检测困难;
  
  “内外有别”所隐含的针对厂家和质检机构的共同心思是:内销奶制品的质量控制属经营行为,其约束是具有弹性的;京奥奶制品的质量控制是政治行为,是不可“因小失大”的;
  
  商品奶与“政治奶”虽说都是供人食用的,前者出问题—-只消莫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摆平首先“摆平舆论”的办法和手段有的是;后者出问题,不光京奥形象受损,甚至会酿成重大外交事件。故而,厂家不敢胡来,质检机构不敢睁眼闭眼,更不敢放纵。
  
  商品质量“内外有别”之恶,若楞要追溯其根源所在,话就很不中听了。因为其最本质的根源缘自对人的生命健康权的保障力度的差异,既涉及观(官)念和认识,亦受制于问题曝光后对民怨的可控(包括自信和不自信)程度。
  
  “外”指洋人,却又不尽然。这个“洋”更指“惹不起”,惹了外国消费者,替人维权的是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保不定也要介入其中,共同揪住你的领口非给出个说法不可;惹了国内消费者,即便事儿搞大了也可大事化小,面对一盘散沙的消费者个体,惹事者不用担心生命健康受损害者抱团来“硬”的。
  
  “内外有别”之恶由来已久。20多年前,我曾在地方质监机构(那会儿管叫技监)当过几年差,容我举几个亲历过的例子:
  
  19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出口的成衣屡遭外商退货,我被单位指派到乡企局举办的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讲课,几期班讲下来,与服装企业的人混了个脸熟,学员见我穿的衬衣和长裤色样较时尚还宽松,就问我是不是从外贸局开的门市部买的,我说是,口气中还带着一份自得。有学员正色道:以后千万别再买这种衣服,都是国外商检检出面料中带有染色有害物质被外商退货的……自那起,我知道了有些厂家大量使用的劣质染料及染色中间体中,含有致癌物质联苯胺。照说这类有害衣服该销毁才是,可即便到今天,甭说这类服装照样充斥于市,毒校服不也时有耳闻(譬如广东前几天刚被曝光的)么?
  
  搞标准化情报收集时,有个厂长送我一盒他的厂子产的魔方(儿童玩具),我告诉他我儿子买有魔方玩着,他说不一样,这是出口魔方,塑料不含毒性,街上买的是用回炉塑料做的,不少带有毒性。搞瓶装酒灌装线计量检测,我认识了几位酒厂厂长,一来二往知道了许多秘密,同一质量等级的黄酒、白酒内部还分若干等级,有供应市场的,有关系酒(又细分为半送半卖的“部门酒”及用于公关的“孝敬酒),还有神密兮兮的特供(贡)酒(开酿时上头会派人来监工,绝对不敢掺杂使假),最原汁原味的是厂子里管理层及亲朋好友自己喝的。
  
  酱油也一样,市面上卖的不少偷工减料添加食盐、水、酱色素、蛋白精勾兑,包装上却标明纯黄豆酿制。每年春节前,近水楼台先得月,单位从酿造厂购买不贴商标的“白瓶酱油”整箱分给大家。作为潜规则的见证者包括受益者,我将当年所亲历的许多见闻说上几段,不是反思也不是揭丑,只想说明“内外有别”之恶不仅由来已久而且范围广泛五花八门……
  
  此短文要收尾,最讨巧的行文方式,是从道德、人性、社会伦理层面写些煽情的文字,对读者作进一步的情感刺激,以体现论(作)者的悲悯情怀。可我觉得这么写无用因而没劲。我想说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内外有别”既然普遍存在,道德声讨加强监管严肃法纪之类的悲切、空喊、表态,于改变现状作用有限。捡大白话讲,倘若30年来所积累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继续迟迟得不到消解,即如具体到食品安全,隐忧就不可能得到消解。
  
  病从口入,防不胜防。消极防御,能防多少算多少。譬如我,盒装低温鲜牛奶不敢喝了,就买了个豆浆机自己磨豆浆,虽说黄豆未必就是绿色的,至少没有三聚氰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