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香港发生的大规模争普选、争民主和平抗争运动和平落幕近三年之后,香港司法当局17日以非法集结及煽惑他人参与非法集结罪名,判处三名学生领袖入狱服刑,黄之锋、罗冠聪和周永康因此分别被判处6个月、8个月和7个月刑罚。事实上,在此之前,三人已经在2016年以同样罪名被判处社会服务令和缓刑,三人均已完成相关刑期。但港府律政司认为刑罚过轻,提出上诉,要求对刑期复核。17日,上诉庭宣布裁决,将三人立即收监。虽说三位年轻人对这样的判决结果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港府推动下的这次改判裁决意义非比寻常。
国际组织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对裁决结果感到震惊,认为此举更显示香港的一国两制已经名存实亡:
王松莲:“我觉得这个判决结果很令人震惊,因为首先他们三人不应当因为和平抗议示威的行为被起诉,甚至入狱。其次,这样的和平示威行为过往在香港都是被允许的,也是以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来处理的。因为和平示威行为被投入监狱,这之前在香港从未听说过。所以,这也是香港回归之后的历史中,一个很令人震惊的时刻,也说明香港的“一国两制”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港府)律政司有权就刑期提出申诉,但这样的举动也不是太寻常,令人认为这样的决定不是基于公共秩序方面的考量,而是一个政治行为,目的是阻止这三个人去参选立法会,也同时阻吓未来其他人的抗议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教授马岳先生也认为,这次判决完全是出于政治动机,影响香港作为自由城市的国际形象:
马岳:“我觉得(这项判决)给人一种很强的政治审讯的感觉,好像特区政府要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抗争者关进牢里。(同时,)对于很多香港人来所,这只是一连串的政治监控的一部分,因为这之后,应该还会有类似意义的(包括此前东北拨款案的重申判决)判刑,这些都给人很强的感觉,就是过往一些非暴力抗争未来都可能会被判监。”
法广:在此之前,其实他们三人已经(因为同样罪名)有过刑罚。从法律角度讲,如何理解已经做出的裁决可以被推翻重判?
马岳:“香港法律一直是允许律政司对刑期提出上诉。但问题是这一次,原讼庭已经做出判决、已经定罪、判刑以后,律政司去上诉,给人感觉就是特区政府有很强的政治决心,要把他们关进牢里。我觉得这对香港在国际上整体的自由城市形象有蛮大的破坏,因为与以前不一样的是,首先,占领运动是一次引起国际关注的事件,其次,像黄之锋现在已经成为香港抗争者的一个象征,这事实上也对香港的国际形象有一定影响。”
法广:就是说这次新的判决是一次政治的判刑决定?
马岳:”对,我觉得整个动机都是政治性的,而且是要阻吓以后同类型的抗争。另外,也是因为这些学生领袖如果现在被判刑三个月以上,那么未来五年他们都不能参加各级议会的选举,这对他们的政治前途,或者他们在政治运动中的未来前途有一定影响。”
法广:港人一向给人的印象是不太关心。2014年的雨伞运动因此而震惊世界。这次对当年的学生领袖人物重新判刑,而且,在此之前,已经有雨伞运动参与者面对司法追究,这些秋后算账式的举动,是否会对未来香港的社会运动产生震慑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