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周日(311),便是立法会补选投票日。向来补选的气氛都不会太炽热,再加上候选人知名度不高,故大家可能并未很关注今次补选。

 

以港岛区为例,民主派的代表原先是较多人认识的香港众志周庭,无奈,因她被违法取消参选资格,才由区诺轩补上。他担任区议员多年,具优秀参选条件,可惜知名度不高,再加上人力物力不足,根本就难以在短短个多月内,就能令港岛区选民广泛认识他。

 

至于同区的主要对手保皇党的陈家佩,知名度也低,而且她亦自认落区少,早前保皇党的造势活动上,再三有同乡社团代表读错其名字。不过,大家都心里有数,这并不会影响其得票,因为保皇党的铁票,就如那些同乡社团代表,即使连其名字都不清楚,都会发挥其影响力全面支持她。况且,低调助选根本就是保皇党针对补选的惯常策略,因补选是单议席单票制,故选举气氛冷淡,支持民主派选民的投票意欲越低,对保皇党的选情越是有利。由于保皇党候选人背后有中联办此选举机器支持,一方面他们可运用多年来建立的选举网络来拉票,如透过同乡社团、地区桩脚、小区组织,以打电话的方式催票,另方面他们手上握有大批不在港居住的幽灵选民,可按选情需要而「种」在不同的地区。这样下来,大批铁票在手的保皇党候选人,当然毋须积极地公开拉票。过去曾有民主派候选人在参与区议会选举期间,非常积极落区宣传,却从未见过保皇党的对手在区内拉票,但最终保皇党候选人还是能胜出。

 

民主派候选人虽然没有选举机器的支持,但按照过往数据,多数港人是支持民主派的。因此,我们唯一希望,就是向来支持民主派的选民,都能竭尽所能为民主派候选人拉票。今次补选,民主派必须全取四席,否则,民主派就无法夺回分组点票的否决权(即地区直选组别的半数议席,暂为17席,因尚有2个直选议席因司法程序仍在进行,故悬而未决),而且就连关键否决权(即必须占三分之一,24席)都会岌岌可危。一旦民主派落败,就会彻底失去在议会内制衡政府的权力。

 

保皇党只为政府护航

 

眼前形势,令笔者忆起1991年的首次立法局地方直选。当年是采用双议席双票制,把全港分为9个选区,每区选出2席。香港岛共分为两个选区,民主党前身港同盟共有4名候选人,杨森及黄震遐出战港岛西,而我与文世昌则出战港岛东,同区候选人还有亲共代表程介南。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我必定能赢得一席,故程介南经常公开宣称,把一票投给李柱铭,另一票就投给他,便可平衡议会势力。对于此说法,我们一直想不到任何对策,直到选举前一天举行的论坛上,我突然想到如何回应。我打了一个譬如:「大家如果去街市买餸,要买两条鱼,鱼档有游水的生猛鲜鱼,那你们会不会买一条游水的,跟一条不游水的鱼作平衡呢?」程介南实时反驳说:「你咁即系话我系死鱼啫!」我说:「我冇话,系你自认系死鱼咋!」此比喻获广泛报道,最终我和文世昌双双当选,而且大多数选区都是全取两席。

 

众所周知,在政制民主化遥遥无期的政治现实下,今天的保皇党比过去更加明目张胆,毫不掩饰地为政府施政护航,根本是主动放弃监察政府的权力,那怕是侵害市民的权益,他们都会奉迎,导致立法会就如橡皮图章,任由中共治港者和政府为所欲为。我们实在不可能承受,再失任何议席给保皇党了!

 

港人都看在眼里,近年中共治港者总是牢牢掌握特区的全面管治权,千方百计地扼杀特区的核心价值,以致特区的民主前景看来越来越黯淡。然而,正因为如此,争取民主多年的我们更不可以放弃,更加要尽力把握所有机会去争取,除了自己要踊跃投票,亦必须积极呼吁住在港岛、九龙西、新界东和属建测界的亲朋好友,都一定要去投票,务求令民主派全取四席,为自己手上一票增值。否则,赢得战役却输掉战争,特区的民主前路只会更崎岖。

 

民主派一席都不可失!311,大家一起为民主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