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常務理事
圖:陳竹奇提供
前情提要
本書《阿拔泉之霧》是陳竹奇《臺海風雲戰記──臺灣三部曲》的終結篇。第一部《北京的秋天:一個情報員之臨終回憶》講述的是兩岸關係經過何等的演變,而發展到2027年10月突擊性的軍事對決,臺灣以代號《2027》無人機行動奇襲北京,及時阻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臺北的無人機斬首行動;第二部《長白山的月光》講的是,2027年的北京突襲,如何誘發中國的內戰,而俄羅斯為了自烏克蘭戰場脫身,乃另在東北亞開闢戰場,邀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對臺灣發動攻擊。
臺灣決戰
本書設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主義情結受到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鼓動,而在內戰狀態下,仍勉力配合後者在東北亞的軍事行動,對臺灣出兵。實際上解放軍要登陸作戰並不容易,因為臺灣軍事防禦準備原本就十分堅固,何況解放軍的行動只是為了滿足內外政治目的的虛攻,並無意不惜代價非將臺灣打成廢墟不可,因此解放軍在經歷第一波攻勢慘烈的犧牲後,便未再持續第二波的攻勢。美國早就洞悉解放軍的意圖,因此只是監控戰局,而並未參戰。
陳竹奇最具有暮鼓晨鐘效果的情節設計,是臺灣島內中共第五縱隊與國民兵的交戰。臺灣內部有一股堅定支持臺灣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力量,在解放軍攻臺時與之裡應外合。雖然解放軍登陸失敗,卻成功地在新竹市南寮漁港和嘉義縣東石漁港兩處以漁船海運武器強化南北兩支第五縱隊的武裝,解放軍特種部隊甚至順利自東石上岸,與南部縱隊在阿里山區合體,最後在達娜伊谷為國民軍和國軍殲滅。
臺北最終陷落於盤據新竹山區的北部第五縱隊。他們在對岸無人船部隊和漁船特遣隊的支援下,由淡水河口溯源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舉攻佔總統府。這說明了解放軍的千軍萬馬所難以突破的臺灣防衛線,從臺灣內部就可以輕易將之瓦解,非但如此,解放軍造價昂貴的飛機、軍艦、航空母艦等、在臺灣周邊海上空中,目標顯著,幾乎都逃不過國軍的獵殺,但新式小型的無人攻擊自動武器,卻能躲過雷達的偵測,出奇制勝,完成任務。
北部第五縱隊拿下臺北後,原以為祖國統一大業就此完成,卻未料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主新政府不為所動,不表興趣,北部第五縱隊乃宣布自行建立凱達格蘭國,再伺機而動。
中國新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脆弱的強權,臺灣的北京奇襲導致各大戰區擁兵割據自重,北部戰區恢復了滿洲國,進而成為俄羅斯的附庸;南部戰區宣告獨立,不聽中央號令;東部戰區則蠢蠢欲動,出兵佔領金門、馬祖並佯攻臺灣。
書中作者化身的臺灣情報員,則與美國、日本情報人員合作規劃出《藍月計畫》,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西里古里(Siliguri)以東地區爆發戰事之機,將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所屬航空母艦戰鬥群調遣至孟加拉灣與印度作戰,在東部戰區艦隊擊敗印度航母後,早與美國暗通款曲的南部戰區戰艦林則徐艦則反身攻擊東部戰區艦隊,東部戰區的袁崇煥艦在重傷之餘乃不得不奔向孟加拉吉大港尋求庇護,另一支丁日昌艦則於返回中國行經泰國克拉運河(Kra Canal),遭到美軍圍堵而被迫投降。南部戰區與東部戰區航母艦群全數在印度洋海域落入美軍掌控。
中共黨書記兼國家主席一如當年帝制夢碎的袁世凱憂憤而死。陳竹奇的歷史預言告訴我們,中國民主復興的契機,就是獨裁領袖的棄世及後繼無人。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捷北上被擁為新的最高領導人,他與美國早已暗渡陳倉,美國以中國實施民主化為條件支持王捷,王捷乃於訪問華盛頓之際,作成政治上的重大宣示,開啟中國的憲政民主進程。佔領臺灣總統府的臺灣北部第五縱隊向王捷表達將成立臺灣特別行政區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意,王捷在美國表示,民主新中國尊重臺灣人民自決原則,婉拒中共在臺灣第五縱隊的提議。民主新中國查禁了共產黨,解除黨禁,準備全國各級大選,藏人行政中央也決定結束流亡,帶領流亡藏人返國,達賴喇嘛則準備參選西藏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正因如此,自甘為中共移民的臺灣第五縱隊,只得擱置統一念頭,宣布建立凱達格蘭國。
阿里山救世
兩岸爆發戰爭以來,解放軍以導彈轟炸臺灣各地戰略據點,也造成鐵路公路交通全面中斷,綿延不斷的山區道路,反而成為南北通路,山區也因此成為島內第五縱隊與國軍的戰場。達娜伊谷之戰,由鄒族高天生、湯守山領導的山地青年部隊因為熟悉地形和驍勇善戰,立下大功,國民軍指揮部乃在阿里山區的嘉義縣立樂野國民小學設立游擊戰的訓練中心,由鄒族領袖高天生、湯守山擔任正、副指揮官。
撤出臺北的中華民國總統,退守到南部的臺南市南化區。有鑑於兩岸關係已發生結構性變化,維持既有大中國主權聲稱的中華民國國號和憲法,對於民主新中國和臺灣自身的主權和國格完整性都構成障礙,乃決定據臺灣南部制憲建國,國號西拉雅。臺灣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而中臺灣和高山地區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則實際為鄒族高天生、湯守山領導的國民軍所控制。高天生認為西拉雅國忽略原住民族自治問題,敦請出身嘉義縣竹崎鄉的陳竹奇為代表,與西拉雅國商議。
西拉雅國自忖無力對抗凱達格蘭國,乃建議國民軍指揮部在中臺灣建立緩衝區,並據以成立阿里山國。阿里山國成立後,陳竹奇奉臨時執政高天生之命前往日本國沖繩縣普天間基地,請求美國協助調停臺灣內亂,結果達成由美軍秘密派遣三棲特戰隊(海豹部隊;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 Teams, SEAL)一個中隊潜赴臺北實施斬首行動的協議,美軍由淡水河登陸直撲總統府,凱達格蘭國政府不戰而降,美軍迅速撤退,而由西拉雅國接管局面,西拉雅國進而修憲設立原住民族自治區,阿里山國階段任務完成而解散,臺灣新國家國號定為「凱達格蘭-西拉雅國」,完成臺灣統一,復由美國協助申請加入聯合國,更獲得民主中國投票支持。
民主新中國與美國結盟,令由俄國倍感威脅,在扶持滿洲國之外,復進軍新疆,扶植成立了東突厥斯坦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傳出病危,接班聲勢極高的普列漢諾夫,正在海參崴競選。中美兩國早已知悉RIS612星球的移民艦隊已經正在往地球的軌道行進,保衛地球的行列,不能沒有俄國的參與,因而必須說服俄國停止戰爭。普列漢諾夫的情婦就是滿洲國臨時執政王紅。美國東亞情報主管真澄乃請求與王紅舊好的陳竹奇,以狩獵旅遊的名義,攜同湯守山一起前往密會普列漢諾夫和王紅。一年後,中美俄三國元首共同現身,宣布建設太空防禦網的合作。
竹崎夢迴
本書書名定為「阿拔泉之霧」,說明了阿拔泉與其所在的竹崎在本書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阿拔泉是位於阿里山腳下嘉義縣竹崎鄉緞繻村松腳的一個小聚落,作者母親陳張忍的故鄉。陳張忍16歲時在家裡兄長租用的林班地裡幫忙農事,曾經與鄒族青年湯守仁(雅巴斯勇.優路拿納)有過一段邂逅,甚至有一次在颱風天擔任伴嫁而要陪回娘家的新娘小娟回到夫家,在橫過暴漲的牛稠溪而差點溺斃時,為湯守仁救起。1947年二二八起義期間,湯守仁曾經奉吳鳳鄉長高一生(吾雍.雅達烏猶卡那)之命,率領鄒族高山部隊到嘉義市協助治安並支援民軍與國軍作戰,高一生則一度計畫召集全臺灣各族代表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霧社會商高山自治事宜。1950年4月,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蔡孝乾在竹崎鄉中和村畚箕湖道生醫院院長林立公館被捕,向政府供出組織,內含簡吉領導之山地工作委員會在阿里山區的發展狀況,而高一生、湯守仁皆參與其中。1952年他們為政府誘捕,1954年槍決。
作者原籍竹崎鄉和平村羗仔科,祖父陳賓購地興建宅邸於當地。在自家的丘陵地和農田上,常見扁圓石板,稍長,經親友相告,方知那是鄒族的墓葬。原來鄒族過去也是住在平地的,因漢人入侵墾殖,才不得不全數遷移到阿里山區,羗仔科陳家竟成了這一歷史的見證。這使陳竹奇倍感愧疚。於是鄒族被他升格為臺灣國民軍中的神將天兵,一如二二八時嘉義市民對阿里山高砂部隊的仰望;他也將高一生和湯守仁的英雄人格,以隔代遺傳方式賦與了其所虛構的後人高天生、湯守山和真澄;高一生的高山自治理想在阿里山國得到補償,阿里山成為臺灣的護國神山;阿里山上的湯守山、山下的陳竹奇、海外的真澄,共同促成俄國停戰進而與中美合作投入太空防禦,阿里山還是地球面臨外星人入侵,重新團結的出發點。
小說中,「凱達格蘭-西拉雅國」建都於臺南市左鎮區,這裡也蘊藏著作者臺灣本土意識中的原住民族情結及南島史觀。作者妻子的母親劉美子是左鎮區岡林里/崗仔林部落西拉雅族新港社李氏家族的後代,新港社李家先祖李順義是基督教臺灣長老教會牧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的第一位受洗皈依的信徒,李氏家族擁有的家譜記錄著女性成員與其配偶,這是母系社會文化的遺風,在當代則更真實地反映家族關係。劉美子本姓李,父親為長老教會傳道李神輔,美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出生於日本東京,回臺後父亡,母親再嫁才改姓劉。陳竹奇及妻子因母親美子的親緣被記錄在西拉雅李氏家譜裡。作者手上有著關於岳母娘家家族史的寫作計畫尚待開展,在本書中,他先安排中華民國在臺灣本土化為西拉雅國。
故事的結束,我們可以想像退休的陳竹奇,在竹崎的書房裡,阿里山森林火車行經的節奏裡,敲鍵寫作他的〈島嶼之歌〉,回顧他在小說內外經歷的曲折人生,然後啜飲著阿里山的高山茶,祝禱臺灣遺世而獨立的未來,日日是這樣地靜好。
民國113年12月12日3時20分
雲林縣虎尾鎮雲林記憶庫二館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