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间谍案虽然闹得满城风雨,并且变成中澳两国关系的重要考验,不过迄今为止,相关司法机构并没有对外公布全部案情,案件真相如何,公众依然不得而知。对于这种牵涉面广泛,过程复杂的案件,坊间可以纷纷猜测,但是司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却要保持必要的审慎和严谨,不能信口开河。
但是今天发布在国家保密局网站上,署名“蒋汝勤”、题为“力拓案件折射出什么?”的文章却让人大跌眼镜。 该文来势汹汹,一开始就论断到:“涉案的经济间谍六年来拉拢收买、刺探情报、各个击破、巧取豪夺,逼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相当于全国钢铁行业同期利润总和的一倍多!”
似乎为了激发公众愤怒情绪,该文章用更加煽情的语言指出,中国经济发达的江苏省2008年财政收入为2731亿元(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这7000多亿元意味着“7000多万江苏人民白白干上两年半”,“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加上辽宁省人民辛劳一年创造的财政收入的总和”。
不知道国家保密局发表这篇文章是什么意图?!是代表官方说法吗—在没有司法机关权威的公告之前,保密局有资格做这种判断吗? 抑或这是一个外交手腕—这种舆论动员岂非显得中国很心虚?或者纯粹就是为了追赶热点,给国内公众一个谈资,增加保密局的曝光率?
无论初衷如何,这篇文章的一个关键指控:力拓案件中,因为经济间谍中国钢企损失7000多亿的说法,却因为没有有效的论证,而缺乏说服力。这不像是一个严肃的国家机关的做法,这更像是“环球时报”的做法。
虽然笔者对中国钢协垄断铁矿石进口谈判权和铁矿石进口配额制度深恶痛绝,并认为这一制度是所谓的经济间谍案的深层基础,同时笔者也相信在中澳铁矿石谈判进程中有非法的利益输送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理会商业逻辑。这里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就是成本和价格都是动态的,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所谓底价,在谈判过程中双方施加一些战术和博弈,甚至利用某些谈判优势,提高或者压低价格,这也都是自然的,只要交易不是强迫发生的,就不存在所谓的讹诈和巧取豪夺的问题。这是中国钢企面临的市场风险。
保密局文章作者大概不会承认这种商业逻辑,也许是假设力拓方面存在一个不变的底价,然后把成交价减去其底价,再乘以这些年进口的数量,大概就是7000多亿的来源?这种认识也太缺乏常识了吧?
其实,如果保密局文章里的指控是真实的,那么最大的祸首肯定是中方的谈判团队,他们简直完全没有智商,并且彻底站在商业对手的立场,正是在他们的配合下,7000多亿的损失才能顺利发生。虽然中国钢协主导下的铁矿石谈判积弊重重,但是要假设他们彻底放弃谈判利益,任由对手摆布,我想这种指控他们也近乎污衊了。
因此,想质问国家保密局的是,你们所谓的7000多亿巨额损失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你们用这个天文数字和许多辛辣比喻把无数公众的愤怒给搅动起来了,但是对关键指控和其证据链,你们难道不想对公众做个起码的交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