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上台後不久,上海的资本家就敲锣打鼓走上街头,让共产党把自己的生意接过去。

现在,共产党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在信贷、通讯和能源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却步履蹒跚。

党和商界联系紧密,方便了股市等政商存在利益联盟的领域的改革,但也给政府放权带来了阻力。

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正绪表示:“总的来讲,中国严重依赖国有部门,这阻碍了私营部门的发展,从而限制了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的发展。”

“城里人的收入更依赖于国有单位……这也使得人们很难产生敢于挑战政府的态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私人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削弱了党的影响力。但如今“国进民退”的趋势开始兴起。

据北京咨询机构Dragonomics的Arthur Kroeber估计,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产出中约有80%来自国有企业,如今这一比例只有30%到40%.

但去年国有企业显示出巨大的兼并热情,尤其是钢铁行业。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不变的政策则显示出中国政府不惜牺牲市场,也要确保一切尽在掌控。

美国西北大学的政治学教师Victor Shih说:“最近从中央到地方的‘国进民退’现象是经济改革的巨大退步,对世界也有影响。”

“国企预算限制不严,再加上政府财政充裕,它们可以在多个领域展开大规模投资攻势,从而把国内外竞争者都一一撵走。”

国进民退

尽管以出口为主的私企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仍主要通过国有银行,流向基础设施等国有企业占优势的领域。

私企目前在农业领域占据主导,但国家计划机构和共产党仍牢牢把握着基础设施、电信和银行等关键经济部门。

Shih说:“地方政府用当地国企从银行借钱来推动投资增长。”

“国进民退”的迹象在钢铁行业较为明显。据麦格理研究部门(Macquarie Research),私企和混合型企业在该行业产值比例已达45%.

例如,中国最活跃的钢铁私企之一日照钢铁本月被国有的山东钢铁集团强力收购,而後者本身也是最近一宗国企并购案的产物。

日照钢铁案说明中国希望“招安”私企,这也是中钢协昔日官员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