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拜会明仁天皇和皇后陛下。奥巴马一边握住明仁的手,一边以不低于90度的深躬向天皇致意。摄影记者从侧面抓拍的照片,刊登在日美的各大报章和新闻网上。照片上,原本身材颀长、玉树临风的奥巴马身体呈龙虾状弯曲。对新闻照片的处理,微妙地折射出日美这两个同盟国家基于历史的怨怼、情结。
先看日本。奥巴马从微微颔首到俯身、弓背,直到“折腰”90度,是一个连续动作,明明有各种角度的一系列照片。但所有大报,作为政治版的头条,不约而同地选用了90度“折腰”的一帧。画面上,身高比奥巴马要低不止一头的天皇,单手握住美国总统的手,含笑俯视奥巴马低垂的头顶;身穿和服的美智子皇后站在一旁,低眉颔首。日本媒体就事论事,一副“纯客观报道”状,对美国总统访日的“花絮”并不置一辞。但只此一帧,逾一甲子的历史风云瞬间跃然纸上,诚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再看大洋彼岸,这回轮到美国人的感情受了伤:挺共和党的保守派媒体,对比副总统切尼2007年拜会天皇夫妇时,只握手不鞠躬的映像资料,认为奥巴马的“低姿态”是自我贬损的谢罪外交,而美国何罪之有?FOX电视网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批评道:“(鞠躬之礼)虽然通行于日本,但作为美国总统,在外国君主面前低头是不合时宜的”:“把过去20年与天皇会见的海外国家元首的照片摆在一起,(除奥巴马外)谁都没鞠过躬。”
连被认为民主党舆论重镇的《纽约时报》(电子版)都发表该报记者的博文称:“美国人,站直了握手才是理所当然。”15日的《纽约邮报》鉴于照片上总统的视线正对天皇的脚尖,居然添油加醋地在照片的旁边加注旁白曰:“多好的鞋啊。”顺带引申道:“正是明仁天皇之父批准了对珍珠港的偷袭。”针对如此物议,当然也不乏为奥巴马辩护者:自由派色彩浓厚的政治观察博客群“政治家”(Politico)说,总统无非是遵守了东道国日本的习惯而已,“试图把该问题政治化的人是打错了靶子”;一位政府高官则解释说,奥巴马所为系“外交礼仪的范围”,“且提升了美国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
就事论事客观地看,美国国内舆论,无论“正方”、“反方”,对奥巴马所为到底是否合乎外交礼仪,是否“过于谦恭”的问题,纵然见仁见智,但分歧却远不到日美之间认识鸿沟的程度。而两国间如此醒目的鸿沟,几乎完全源于对64年前的那次历史性会见的历史记忆。
1945年9月27日,是西方的“安息日”。裕仁天皇(即明仁的父王)于麦克阿瑟的寓所,首次拜会了这位后来被称为“太上皇”的联合国对日占领军(GHQ)的最高司令官。两天后的日本报纸刊发的照片上,麦帅身着卡其布军便服,衬衫敞着领口,未佩戴勋章,双手放在臀后,姿态随意;而身穿黑色晨礼服的裕仁,看上去要比麦帅低20厘米,僵硬地站在麦帅的左侧。报纸一出,即遭日内务省新闻审查官判为犯上不敬,下令回收。但成命旋即被占领军当局驳回。于是,报纸照卖。
无数日本人看了报纸流泪了。名歌人斋藤茂吉更出离愤怒,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麦克阿瑟,你个混账!”这是占领军与日本交手的第一个回合。此时日本人的眼泪和愤怒,无疑成了民主化改造之路上的第一道障碍物,事实上也成为日本在战后重新出发的起点。
历史总是倾向于过滤掉烦冗的细节,而只保留那些戏剧性的情节。其实,据后来出版的麦克阿瑟回忆录,以及30年后终于解密的当时惟一在场的皇室通译奥村胜藏的笔录,谈话可以说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虽然看上去谈话由麦帅主导,但他对天皇也充满了敬意,屡次赞扬裕仁终止战争的“御英断”,使日本人民免遭不可估量的灾难。在回忆录中,他甚至盛赞天皇“凭他自身的品质就足以成为日本第一的绅士”。事实上,也正是这次会见,使美国当局最终确立了保留天皇制的占领方针。
但无论历史真实的细节如何,人民的感情一旦被“伤害”,便会成为超越时间的创伤。更何况,这创伤的切口不是别的,而是被大和民族视为最大禁忌的皇室———是可忍,孰不可忍!照片上,麦克阿瑟那副“傲慢、无礼”的尊荣,成了战后日本“耻感文化”的由头之一。
这一章,在64年后的今天,终于被翻了过去:在日本逗留不足24小时、在美军基地迁移问题上拒不“折腰”的奥巴马,一个90度的深躬,竟让原本很不爽的日本人民彻底爽了一把。
日美两国人民的伤害与受伤,再次证明哲人克罗齐的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并非戏言。
历史总是倾向于过滤掉烦冗的细节,而只保留那些戏剧性的情节。但无论历史真实的细节如何,人民的感情一旦被“伤害”,便会成为超越时间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