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12-21] 来源:参与  作者:张博树 [字体: ]
(参与网2009年12月21日讯):

 参与网编辑收到社科院张博树先生的三篇稿件,特予首发:        
                          

各位所领导: 

   今年的年终考核,本人之“不称职”终成定论。今天(1125日)上午李景源老所长找我谈话,算是正式通知了这个决定。我知道,某种意义上讲,这并非你们本意,不过秉承院领导旨意、奉命行事而已,但我还是决定写这封信给你们,也给我们全所同仁,甚至给更多的人,因为这并不仅仅是在下的个人私事,它事关一些更根本的原则问题,有必要揭示之,讨论之。

   按照常理,在一个根据“科研成果”考核绩效的单位里,给我这样一个人年终考核“不称职”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本人今年出版了两部新著,一部35万字,一部18万字,合共53万字,这还不算其他零散发表的文章。难道有一年内发表了几十万字科研成果的研究人员年终考核“不称职”的道理么?

   李所长上午告诉我,作出“不称职”的决定是因为我在所里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出访德国,似乎这个“不称职”的“处罚”只是针对我违反了所行政纪律,而非其他。其实,景源所长没有说实话。上周二(1118日)所务会上,某位领导公开讲,张博树今年又有两大“违规”事项,一是不听“招呼”擅自去了德国,二是发表了有关西藏问题的文章,批评中央政府的涉藏政策,支持“藏独”。后者才是你们一定要给我个年终考核“不称职”的真正原因。 

   我还是先从“罪过”稍轻的事情说起。

   关于“违规”出国,实有其事。今年9月份,我受法兰克福大学邀请,赴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学术研讨会。我提交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现代专制主义研究:建构中国批判理论的可能性”。7月份,我曾按照规定程序向所里提交出国参会申请和参会论文,但没有得到所里的“批准”。科研处通知我所里的决定时并未说明原因,但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参会论文“犯了忌”,它批评了中国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批评了现存中国制度本身,而这显然是违反社科院“规矩”的大逆不道之举。然而,问题也正在这里:为什么中国学者不能批评本国政治,在国内场合不允许,在国际场合更不允许,而一定要为本国政府、本国制度唱赞歌?科学只认真理,不问场合。如果你确实是在本着科学的精神研究学问,发表意见,那就没有什么人能够剥夺你说话和参会的权利。社科院的这套出国“审查”和“批准”制度是极权年代的产物,是思想控制、言论控制的体现,它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符合中国政府已经签署的有关国际公约,也不符合今天的时代潮流,早就到了应该改革、应该割除的时候。正因为此,我理所当然地没有理会所里的“决定”,“违规”去了德国。

   附带说一句:法兰克福之行给我留下深深的慨叹,非为别的,恰恰是因为与会的不少中国学者已经习惯于作“歌德”派,他们可以“研究”西方人是怎样批判自己的制度、自己的文明的,却从不想把同样的批判精神、批判原则应用于自己的本土问题。一位日本学者在这个会的最后对中国学者提出严肃批评,这让作为中国人的我都感到汗颜。我们应该反躬自问的是:由于这种只准“歌颂”、不准批评的制度性禁锢,我们到底有多少所谓“学者”患了软骨病,在各种国际场合大出其丑,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关于发表西藏问题的文章,是我的更大一桩“罪状”。尤其是说本人的文章支持“藏独”,这可是一顶吓人的大帽子,帽子工厂又开张了。的确,本人今年4月份发表了“西藏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文,并被互联网广泛转载。此文追溯了西藏问题产生的历史,严肃批评了今日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的政策,对如何解决西藏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至于此文是否有“支持藏独”的表现,大家可以去读这篇文章,读罢自会得出结论。我倒想利用这个机会“坦白”一下为什么我要自己惹这个“麻烦”,非要就这么个高度“敏感”的问题发表看法?原因很简单,它出自一个学者和公民的良知。3.14事件后,我查阅了大量有关西藏历史和当代事件的资料,并最终得出结论:西藏问题首先是人权问题,但又不仅仅是人权问题。当代中国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是造成西藏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可怕的是我们的当政者如此短视,他们不敢正视这个问题,不敢通过启动宪政改革为包括西藏、台湾诸多难题在内的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创造制度条件。我们的媒体则秉承中宣部的旨意,热衷于制造谎言,煽动低劣的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我们的广大公众又由于信息封闭和党的多年“教育”所致,多不了解西藏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局面。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对此保持沉默。一方面,作为汉族学者和汉族公民,我们为藏族兄弟的人权呼喊,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权,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不合理的政治体制内;另一方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又实实在在看到了继续这种状况,我们国家真的有走向分裂的危险!最近的事态发展,证实了我的担忧。可以说,中国现存政治体制的不合理才是“藏独”诉求产生的根本原因,它甚至可能因为自己的冥顽不化真的逼出一个“藏独”来。正是为了避免酿成大错,为了避免未来可能的国家分裂,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福祉,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我才要大声疾呼,立即启动中国的宪政改革!

   危言耸听地给我扣上一顶“支持藏独”的帽子,是一个严重的信号,我不认为这样的“定性”语言是我们所一级领导能够“拍板”决定的。它说明我们社科院的一些级别更高的领导人仍然在坚持“棍子”式的文革思维,他们还生活在中世纪。无论是“违规”出国问题,还是西藏文章问题,说到底都是在以言论治罪,只不过形势毕竟不同了,他们一般不敢再用文革的办法,用“思想罪”公开实施惩治,所以才有扣政治帽子和假手“行政纪律”、“外事纪律”之类的作法出台。这实在是些很不高明的作法。 

   事实上,在我们社科院,围绕言论和思想自由的冲突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一直存在,就我个人而言,这种冲突去年就达到了高潮。去年8月,本人在互联网发表《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个报告直面当代中国现实,指出一党专政的中国现存政治体制是我们这个国家完成社会转型、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最大障碍。这大概吓坏了社科院的某些“当家人”。《报告》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我就预感到院方已经“忍无可忍”,一定会采取“行动”。果然,去年年底的考核,院里就要求所里搞了一出“群众斗群众”的荒诞剧,试图在研究室一级搞出个“群众测评不称职”的结果,为下一步处置本人提供“合法性”根据。此事最后无果而终,不了了之。我个人并不知道内中缘由,只知道因为这件事,我们全研究室(也有说全所)人员07年的考评结果都没有公布,一直到今天。有猜测认为所里为我说了好话,客观上延缓了院方对这件事的处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也有分析认为院里权衡利弊,仔细计算“处理”的收益-代价比,才决定暂时搁置,这倒可能更接近事实。而我这个人居然“不识时务”,在新的一年里又连续“犯事”,这才有了今天的结果。所谓年终考核不称职“终成定论”,即指此也。

   然而,我秉承一个公民和学者的良知,就重大公共问题发表意见(而且是建设性意见),难道错了么?如果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这个共和国还有公理么? 

   各位所领导,下面我想谈谈你们。

   应该说,这么多年来,作为同事或者朋友,我们的私人关系一直是融洽的。我和所里任何一位同事都没有发生过私人恩怨,包括诸位领导。由于我这个“屡教不改”的人的存在,的确使各位领导操了不少心,着了不少急。我还要负责任地说,你们确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我的工作给予了理解,对我的境遇提供过帮助甚至保护。记得2006712日,景源老所长、党委书记吴尚民兄和当时还是副所长的小谢(谢地坤兄,因为我们是同学,我还是习惯于叫“小谢”)到我家“家访”,景源所长当面对我的人格表示钦佩,这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同年118日,三位领导在长安大戏院请我吃饭,再次作了深入沟通。你们也曾到院里游说、努力,试图解决长期未能解决的我的职称问题,此事最后无果,是院方强硬态度所致,怨不得你们。考虑到我的工资过低,景源所长还从院文化中心每月给我补贴1000元(用发票报销),一来是对我经济上的帮助,二来大概也想用文化中心的“活儿”占去我的一部分时间,以免老是发表些“反动”作品,可谓用心良苦。这笔钱,我从0611月一直拿到085月西藏文章“事发”才算截止。几年来,尚民书记找我作过多次深入交谈,每次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我们之间的谈话是坦率的,我也很欣赏尚民兄平易近人的风格。

   回忆上面这些当然不是为了仅仅给各位“评功摆好”,而是想证明我们今天的冲突的纯粹性,同时也想说明人类事务和人类心灵活动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毫无疑问,各位在今年的年终考评中最终还是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因为你们或是哲学所考核领导小组的成员,或是可以对考核结果施加影响,我的“不称职”的决定就是通过你们的手作出的。也许你们会感到冤枉,觉得你们已经作了努力,是由于我的所作所为(特别是那篇西藏文章)超越了“底线”才不得已为之。然而,这能构成你们行为合理性的理由么?我以为不能。你们既是所行政领导,同时也是学者,而且是知名学者,你们同样承担着一个学者应有的良知和道义责任。对我的观点,你们可以不同意,可以进行学术论辩,但你们没有理由助纣为虐,通过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扼杀一个学人对公共事务说话的权利,扼杀对我们学人来说最可宝贵的言论和学术自由。你们今天扼杀我的言论和学术自由,其实不就是在扼杀你们自己的言论和学术自由,也扼杀全所同仁的言论和学术自由么?

   至于你们何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我丝毫也不想简化这个事情在社会和人的心灵层面的复杂性。在中国,学术毕竟和政治剪不断瓜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正在转型的社会,专制主义遗产给我们这个社会留下了太过深重的印痕,至今仍然束缚着我们许多人的思维和行为。当今社会是高度功利的,而且是面具化的。这会使每个人都面临某种灵魂的煎熬。后极权社会的特点是,当一个人无所顾忌地说出实话时,这种行为对他周围的人也构成一种挑战,迫使每个人在良知和利益(体制内的既得利益)之间作出抉择。可叹的是,你们在这样一个挑战面前的回答,最终证明是不及格的。当你们的利益不至因为为我说了几句话而受到大的损害时,你们会尽可能地为我说些话甚至提供某种“保护”;而当你们判断我的行为已经“超越底线”,你们想扛也扛不住,再扛就要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时,你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屈服于院里的压力。作为所一级行政领导,你们似乎只能按照院里的要求行事,尽管你们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件事会在哲学所的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人的心灵是复杂的,我能体会到由于这种矛盾、尴尬在你们内心引起的焦灼、不安、烦躁、甚至某种愧疚。 

   更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良知吧!专制社会是建立在每个人对控制机制的服从上,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承载着一份专制体制的罪恶,但也存在着改变这种控制的可能和机会。

   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变化。连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承认、乃至强调自由、民主、法治、人权这些人类的普世价值。我相信,我们社科院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通过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积累逐步促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作出一点牺牲,但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的所有学人。

   我愿意为这种变化做一颗铺路石。

   在最终极的意义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在历史上的表现和行为负责,是做一个开拓者,还是阻碍者,还是搭便车者。历史将记录这一切。 

   按照所年终考核工作程序的规定,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向所考核领导小组申请复核,考核小组在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并通知本人。这封信,表达了我对本人考核结果的异议,我等待着所考核领导小组的复核意见。 

   握各位的手,并致 

   良好祝愿 
 
 

                                               张博树

                                               2008年11月25日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