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后的权力交接斗争加剧
和平时期专制政治的最大软肋是,最高权力的交接会引发激烈斗争。此类权争会导致政局动荡,甚至政体转换。邓小平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引进领导干部任期制,在最高权力核心还健在时,主导完成新核心的交接,并保证新核心在年资、经验和人脉关系上能真正行使领导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邓江之间和二十一世纪初江胡之间的权力平稳交接,一度使人们相信,中共已解决了专制政治的传统难题,形成了稳定的权力交接程序。然而,去年开始,中国政坛呈现种种迹象,围绕十八大胡锦涛后的权力交接,权争正日益加剧。
去年十七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未能如各界预期循邓后惯例进入中央军委领导核心,引发外界谨慎猜测,胡锦涛不想按照十六大权力交接时既定的佈局,让江泽民集团选择的习近平接管最高核心,而是想让李克强也进入最高核心。随后的国庆庆祝活动报道中,江胡较力更趋公开化,成为境外华文媒体的热议话题。年底,中共採取措施,力图消除外界印象,营造权力核心稳定的形象。首先透过香港媒体报道,再通过网络广泛转载传播,习近平未入军委是本人会前致信中央推辞。但熟悉中共官场的人都知道,所有被提拔的领导都要在得悉升迁信息时例行公事地致信推辞。而胡锦涛核心接受习近平的推辞,让假戏真做,使习近平未能进入军委核心,导致十八大上习近平能否接管最高权力成为悬念。
今年伊始,中共突然召集各地大员在北京开会,部署经济结构转型作为党政工作重心。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是邓小平确定的中共党内共识最高的核心方略。看起来胡锦涛是想通过重提这一话题打造权力交接时期的全党政治共识。然而,会上胡锦涛讲话提升议题的政治高度后,却没有循例安排习近平作第二主讲,而是让李克强以主持经济工作的核心领导主讲部署具体方略。这一佈局确实精妙,因为经济工作是李克强分管职责;人们不能质疑这一举措。但中共政治挂帅,如果真要树立习近平的候选核心地位,不难安排一个角色作为第二主讲。显然,李克强将成为十八大前中共工作重心的主持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级领导,积累政绩、人望甚至人脉关系。再联想李克强去年下半年挤佔王岐山的经贸角色,借外贸活动频繁亮相国际舞台,胡锦涛核心传递的信息明显无误。
此次权争有两大看点值得注意
由於江泽民集团不在名义核心,显然在公开佈局中处於弱势了。但他们利用实际把持的位置和广泛的人脉关系,通过灰黑渠道大量释放新的信息,凸显江胡之争的政治取向不同,籍此获得民间力量的支持。这是过去毛邓在失去名义核心时重新夺回领导权时用过的有效方式。一个政纲取向不同的信息是对去年国庆纪念活动重提毛泽东思想万岁不满,强调建国六十年是前后两个三十年,而不是直线发展的六十年;前三十年主要是教训,后三十年才是成就。还有一个信息就是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国进民退”的经济佈局不满;甚至江泽民去海南度假都被刻意解读为政治支持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
围绕十八大的权力之争信息表明,中共并没有解决专制政体的最高权力交接问题,而是使得斗争以更微妙複杂的格局进行。名义权力交接后会有一线二线领导之争;十八大之后还有几个太上皇共存,这种最高权力分佈格局虽然加大了驾驭权力交接过程的难度和外界分析观察的难度,但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仍然会在此刻趋於激烈,因为名义最高权力交接仍是对权力分佈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比较十五大和十六大两次最高权力交接的政争格局,此次权争有两大看点值得注意。第一,围绕中国日益严重的问题,高层在建国方略上有分化;政治改革可能再度提上日程争夺民心。第二,实际权力和名义权力的不对称,会使得私下阴谋利用民间民意成为可打之牌。境外媒体仍然会起作用,而异议运动和网络空间也将是重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