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补天”、“逐日”、“填海”的精神
——在《往事微痕》编者、作者、读者联谊会上的发言
杜 光
《往事微痕》从2008年7月10日出版第一期,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在许多难友、文友的支持和帮助下,《往事微痕》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今天,五十多位关心《往事微痕》的新朋旧友欢聚一堂,畅叙心怀,非常难得,也非常有意义。
(一)我们的权利和责任
我们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把我们聚在一起的缘由,主要有两条,一,我们都是五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的蒙难者,21年同命运、共患难的痛苦经历,在我们的心头埋下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爱憎,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我们之间的友谊。二,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情、共同的愿望,要把21年的苦难所酿成的体验和感悟,作为一笔精神遗产留给历史,留给后人。我们的经历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大矿,我们应当把它开发出来,贡献当代,遗泽后世。
毛泽东发动的反右运动是在全国范围内残害知识分子的法西斯暴行。作为这个运动的受害者,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奋起行动,清算这个运动及其首犯毛泽东的罪恶,为这场反人性、反民主的政治运动作出历史的结论。根据有关材料透露而官方从未否认的数字,运动中受害的难友达三百多万人,其中很多难友在劳改场所饿死、冻死、累死,文革期间又有许多难友被斗死、打死、杀死,侥幸得到改正的难友,大部分在三十年来陆续去世,目前还在世的据说还不足万人。可以说,我们是“死剩下来”的五七难友,已逝难友的权利要我们来行使,他们的责任要我们来承担。这使我们更感到这个权利的可贵和责任的沉重。
(二)五七难友的差别和分化
五七难友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整齐划一的队伍。就落难时的状态来说,有的是比较自觉、比较清醒地批判专制政体,提出民主自由的要求,具有明确的民主主义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六八社论”吹响反右号角以前的民主运动的先锋,以当时的北大和许多高校的大学生为代表;有的是在整风运动中,或主动或被迫地对共产党和政府的某些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他们当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反封建、反专制、反独裁的民主主义意识,但既然他们的批评建议针对的是专制政体的方方面面,就使他们的言行带有民主主义的性质,可以说,他们是五七民主运动的追随者或同路人;还有相当多的难友,只是一些党组织为了凑够5%的比例,或者为了超额完成打右派的任务以邀宠,因而不幸地被划为右派分子,他们是专制独裁政权镇压民主运动时被殃及的无辜者(如果说前两类难友对独裁者来说是“有辜”的话)。
1979年改正之初,绝大多数难友怀着从贱民阶级的地位解放出来的喜悦,对共产党心存感激,力图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以弥补二十多年的损失。这是长期政治思想教育熏染的结果,既有正确合理的成分,也有奴性和迷信的一面。与此同时,整个群体也存在着分裂的潜在因素:有的对共产党感恩戴德,认同反右运动是必要的正确的、只是扩大化了的结论,把反右运动比喻为母亲错打了孩子;有的则开始反思运动本身的性质和后果。经过三十年的磨洗筛分,难友队伍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朗:一部分难友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站出来控诉反右运动残害知识分子的暴行,声讨毛泽东设置圈套、蓄意构陷的卑鄙阴谋,揭露劳改场所暗无天日、草菅人命的黑幕,探讨五七民主运动和反右运动的前因后果及应该吸取的教训,提出全部平反、道歉、赔偿的正当要求,等等。他们接续了五七民主运动的精神,在新形势下投入了新的战斗。有些难友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前面所说的活动,但密切地注视着并同情、支持有关的动向。还有一些难友则比较消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反右后遗症”,谨言慎行,担心重蹈覆辙。
值得高兴的是,近两三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难友参加到我前面说的控诉、声讨、揭露、探索和要求赔偿的行列里来。在这个形势的发展过程中,《往事微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铁流、卢玉和志愿服务的难友同工作出了牺牲和贡献,我衷心地感谢他们的劳作和业绩。
(三)民主与救亡
经过2009年,我国的社会形势已经进入一个非常严峻的阶段,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转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破坏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国进民退”,反对普世价值和政治改革的狂飙骤雨,对政治异见者和维权运动的残酷镇压,对媒体和网络的严酷控制,在在都展现出一个反改革、反民主的高潮。但是,与此同时,民间推动改革、倡言宪政的民主力量也在不断加强、不断凝聚。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阻挡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特别是网络出现之后,民间言论的自由度空前拓展,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意见,都能得到自由发表的机会。如果按照当年划右派的标准的话,数以亿计的公民都可以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山寨文化、山寨史学、山寨出版物的蓬勃发展,给民主主义的活动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公民直接间接地参加到反专制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来。在这个正迅速扩大的队伍里,五七难友是一个比较突出而又比较特殊的群体。
说它突出,是因为许多难友超越了要求道歉、赔偿的狭隘眼界,对一党专政的专制政体,直截了当地提出批判和抨击,许多文章尖锐而深刻,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说它特殊,是因为难友们都已经七老八十,以耄耋之身,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使人肃然起敬。与这两个特点同时并存的,是难友们的抗争带有强烈的“救亡”色彩。我在这里借用“救亡”这个词,当然不同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民族面临死生存亡关头所提出的“救亡”涵义。现阶段难友们“救亡”的特殊涵义在于:从难友们个人的角度来说,反右运动的横遭打击,21年的贱民生活,30年来的全面反思,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从中可以感悟出许多深刻的哲理和价值观、人生观、政治伦理。这是我们毕生积累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些财富留给社会,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很大贡献。但是,我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来日无多,需要争分夺秒地利用此生的余年,抢救我们自己头脑里的这些财富,以免亡失。这是救亡的第一层涵义。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着民主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大搏斗,改革与反改革的大决战。五七难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支十分强有力的民主力量。社会非常需要这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因为这个群体有着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体验,可以为争取民主主义的斗争作出特殊的贡献。但难友们毕竟都已经进入晚年,社会如果不及早把这些老年人的体验和感悟留下来,就会永远丧失这些宝贵财富。这将是社会进步事业的莫大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救亡,就是为社会挽救这笔精神财富,不要让老人们带到坟墓里去。
我认为,这种“救亡”意义上的精神,不仅对五七难友,而且对所有与我们同龄的老人,都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因为在那个专制统治十分严酷、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人们即使没有被划为右派分子,也难免在其他运动里受到冲击,过着胆战心惊、度日如年的生活;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是几乎无一幸免。在年老力衰的暮年,念及往事,大概都会有不堪回首之感。这些老年人各有自己的历练和体验,把这些几十年的经历和感受转化为精神产品,留给后人,不仅可以增添社会的精神财富,充实历史的记忆,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发光出彩,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升华,为自己的一生画出一个光辉熠熠的句点。这应该是我们所有同龄的老年朋友的最明智的选择。
(四)发扬“补天”、“逐日”、“填海”的精神
前面我谈到,要把毕生积累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精神财富,贡献给社会。下面我想说,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来从事这个转化过程。
我觉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神话故事,很可以用来形容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和精神。
第一个神话是女娲补天。据《淮南子·天文训》和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等处记载,三皇五帝时代的一个部落首领共工,同颛顼争夺帝位失败,一生气就去撞击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空的不周山撞塌了。因此,“天柱折,地维绝”,支撑着天地之间的柱子断了,天有塌下来的危险。另一个部落首领女娲便采炼了五种颜色的石头,把天上的窟窿补起来,使生活在地上的人,避免了天塌下来被压死的灾难。
这个神话里的“补天”精神 ,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天被撞出窟窿了,要是塌下来,地上所有的人都要遭殃。所以,地上的人必须奋起补天,挽救这个大地。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当代社会,毛泽东发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就像共工撞击不周山,把中国社会这片天空,撞出一个专制主义的大窟窿。但当代没有女娲再世,补天的责任就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不能认为“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如果大家都有这个侥幸心理,趴着身子,不去补天,天就有塌下来的危险。只有我们大家都挺起身来,顶着天,也就是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补专制主义这个窟窿,才能挽救社会。用什么来补呢?女娲是采炼了五彩石来补天,我们有的是甜酸苦辣咸五味备尝的经历,喜怒哀乐愁五情皆具的体验,对这些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可以冶炼出自由民主观念和认同普世价值的现代意识,这就是可以用来补天的“五彩石”。我们是最具备补天条件的群体。
记得1984年春节时,北京大学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校友在南河沿欧美同学会聚会,老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庆劫后余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北大教授、也是五七难友的王铁崖教授在会上勉励大家,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舍我其谁”,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有一大批成员抱着“以天下为己任”、“舍我其谁”的精神,这个社会和民族就有希望了。
第二个神话是“夸父逐日“。据《山海经》记载,夸父在名叫旸谷的太阳出来的地方追赶太阳,热得喝了黄河、渭河的水还不解渴,最后渴死了。
这个神话里的“逐日”精神,我把它概括为一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太阳是永远追不上的,但夸父偏要去追它,如此执着,是不是太傻了?不!
这个神话使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经常唱的一首歌,题目好像叫《光明赞》,第一句就是“兄弟们向太阳向自由”。把自由比作太阳、比作光明,是非常恰当的比喻。共产党在六七十年前向人们承诺,要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目标中的独立、富强已经实现,但自由、民主还是遥不可及,而且,似乎比那个时候距离我们更加遥远了,因为,与自由民主为敌的专制统治,比起那个时候来还要严酷。有些朋友曾经对我说,向这个专制政权争取自由民主,无异于与虎谋皮,不但得不到皮,反而有被吃掉的危险。这话虽然有道理,但绝不是我们放弃争取民主自由的理由。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争取自由民主,把中华民族从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树立了值得效法的榜样。我们这些备受专制主义压迫之苦的受难者,应该接续他们的英雄事业。我们明明知道专制统治者不可能接受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并且,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自由民主的新天地。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还是应该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绝不放弃争取自由民主的权利。
第三个神话是“精卫填海”,记载在《述异记》、《博物志》等书上。古代的炎帝有一个女儿,不幸在东海里淹死了,她不甘心,死后变成一只白嘴巴、红爪子的名叫“精卫”的鸟,不断地从西山衔了石块,丢在东海里,想把东海填平,以免有人再在东海里淹死。
“填海”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只小鸟,要用嘴叼来一块一块的小石块,去填平东海,这怎么可能呢?当然,一只两只精卫填不了东海,但如果有千千万万只精卫一起来填,天天不断,年年不断,东海总有填平的时候。我们这些政治运动的受害者,都曾经被淹在专制主义这个东海里,幸存到今天,可以说都是一只一只精卫,要避免我们的子子孙孙再被专制主义淹死,就要大家一起努力来填这个专制主义的东海。
有一句老话说得很好:“水滴石穿”。一滴两滴水改变不了石片,但是只要滴水不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有一天会把石片滴穿。我们对专制主义的揭露、批判、控诉,就好比是滴在这个专制主义石片上的水滴,一篇文章,一次活动,丝毫也动摇不了专制主义,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专制主义的石片就必然会有被滴穿的一天。对于滴穿石片的无数水滴来说,每一滴水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样,我们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次活动,都是摧毁专制主义所不可缺少的。
上面我引用三个神话故事,把天上的窟窿和东海比作专制主义,把太阳比作自由,提出应该效法女娲、夸父和精卫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发扬他们“补天”、“逐日”、“填海”的精神。这些比喻不一定很妥帖,但发扬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是我们这个现实社会所需要的。当然,要效法补天、逐日、填海的精神,做到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很高的标准。但“取法乎上”,我们必须用高标准来激励自己。我们这个群体,由于特殊的经历,对历史、对社会也就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就应该用高标准来要求我们自己。至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这个标准,那就因人而异了。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只要尽心尽力,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五)关于今后开展活动的一些想法
下面我想对今后怎样开展活动,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近两年来,《往事微痕》在铁流和各位义务同工的努力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来稿的数量、印刷份数、读者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根据到目前为止的发展趋势来看,可能今后的工作会更加繁重、更加复杂,过去那种小作坊的运行方式,恐怕很难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准备从小作坊向大工厂转型。当然,我说大工厂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今后需要有比较严密的结构、比较完善的制度;要吸收更多的志愿者,所有活动都要有规可循。为此,我建议专门成立一个精干的小组,在2010年内提出一个转型方案,如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起草一个章程,拟定一个大体的发展规划,画出一个扩大活动的草图,等等。
就扩大活动范围来说,我认为除办好办大《往事微痕》外,还有几个课题可以考虑:1、继续推进要求道歉、赔偿、彻底平反的活动。争取使章伯钧、林希翎等所有至今没有改正的难友,都得到全面彻底的平反,以抚慰这些已逝难友的在天之灵。2、深化理论研究,提高学术层次,每年举行一两次学术研讨会,除有关反右运动的内容外,还可以向相关方向扩展,如从五七民主运动出发,对中国民主运动的历史和前途进行探讨;支持难友或遗属的维权活动,举行案例分析会、专题讨论会等。每次会议都要有准备、有计划、有成果。这些活动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小组来推动。3、在一两年内成立“五七难友联谊会”,以加强难友之间的联系,推进索赔和全面平反、开展学术研究等活动。可以先成立地区性的筹备小组,例如,我们可以向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提出申请,请他们作为我们的管理部门,以便我们依法向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这个申请如被拒绝,则可以再申请成立“反右运动研究会”或“五七老人后援会”等名义的社会团体。在这个过程中,不妨以筹备小组的名义开展活动。4、在有条件时成立“五七难友和遗属基金会”,募集基金,对生活困难的难友或遗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以援助。
(六)简短的结语
今后两三年里,我们将面临的是十分严峻的岁月,权贵集团的专制统治将日益加强,毛左派的复辟活动将更加咄咄逼人,改革派将进一步被边缘化。这就使得发展、凝聚民间的民主力量,显得更为迫切。因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出路,就在于在朝的改革派同民间的民主力量的结合。这种结合自从1989年被切断后,一直没有恢复。近几年来,同不断增强的专制统治相对应,民间的民主潜流也在奔腾汹涌,特别是互联网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民间的民主活动。三亿多的网民,有许多敢于冲锋陷阵的先锋,更多的是伺机出手的后备军。在这个不断发展、不断凝聚的民主大潮里,我们这些五七难友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就是我提出要发扬“补天”、“逐日”、“填海”精神的社会背景。也许有些难友、朋友会感到我的这些话是不是有点唱高调的味道。是的,我在这里说的话,调门确实有点高。我前面引用过“取法乎上”的成语,“上法”就是高调。还有一句成语,“气可鼓而不可泄”,高调鼓气,低调泄气。现在泄气的低调太多,到处笼罩着得过且过、明哲保身的气氛,甚至在我们难友当中,恐怕更多的还是这种泄气的低调。而时代需要的是鼓气的高调,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鼓气。这就是我提出以上的一些想法看法的原因。
(2007年3月23日完稿,已于会前发给与会者,不幸会议被迫取消,没有机会就这个发言内容交换意见,颇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