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代的“被认为”:5月5日新华网的“新华头条”说,“广大高校师生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亲切关怀、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

“广大高校师生”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在中国的语境里,这概念泛指的是全国的高校师生。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广大高校师生”不是机器人不是提线木偶,他们各有各的认知和判断,这么个大群体,怎可能“一致认为”?

胡锦涛莫非是萨达姆?萨达姆最后一次当选总统,得票率是百分之百,伊拉克人民在选举中,“一致认为”萨达姆最适合担任该国总统。中国的“广大高校师生”,莫非也成了当时暴政铁蹄下的伊拉克人民,只能一致仰人鼻息?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这摆明就是胡锦涛的应景演出,这种蹩脚的演出“在高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且“一致认为”,“娱乐”得也真够离谱。

“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亲切关怀”。教育高收费、乱收费长期逼良为娼、逼出人命,没得到“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亲切关怀”和纠正,而胡写封回信,就“充分体现了”“亲切关怀”。

所谓“广大高校师生一致认为”,是对“广大高校师生”的一种侮辱,它试图造成这般客观假象:“广大高校师生”是一种无脑动物,即便对某人的应景演出,也没有自己的质疑和追问,只会傻乎乎地“一致认为”,一片欢呼。

它同时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消息采写者主观强奸民意、不由分说的虚假判断。要得到“广大高校师生一致认为”这种肯定判断的结论,需要有该群体全部认同的证据支撑,只要有一人嗤之以鼻,就谈不上是“一致认为”。

所谓“广大高校师生一致认为”,其实是“被”时代的又一次“被认为”。中国的整个宣传体系,和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宣传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我们的”这个宣传体系中,“被认为”司空见惯,常出现在虚假的宣传中。

“一致认为”之类的虚假宣传,只会造成“新闻”受众对意识形态操纵者的反感。上述这篇“一致认为”的伪报道,产生的是这样的“笑果”:让人不禁想到萨达姆的“得票率百分之百”,并且不由将胡锦涛和萨达姆进行对比。

我不是“广大高校师生”的一员,只是一名长期呼唤社会公平、关注民生但饱遭迫害的作家。胡锦涛的应景演出,引起我的不是“热烈反响” 而是强烈反应,报道出炉的当天,我所写的评论文章标题为《敦促胡锦涛引咎辞职》。

我在该文说了:“中国亟需力挽狂澜的伟人,不需要官场混混,更不需要‘影帝’。”当然中国也更不需要萨达姆,或是步萨达姆后尘的暴政执行者。萨达姆的流氓政权垮台了,萨达姆也被推上了绞刑架,这给人类社会以警示。

国际新闻自由组织“无国界记者”日前公布新年度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继续榜上有名。这不是光彩的“榜上有名”,正因为有这样的“新闻自由‘掠夺者’”,也才会有萨达姆时期似的“一致认为”。

写于2010年5月5日(廖梦君同学惨烈遇害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中学,杀人狂徒在中共治下逍遥法外第1390天!遇害学生的尸检报告和相关照片是“国家机密”!作家廖祖笙在国内传媒和网络的表达权被党天下公然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