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转型路径探讨”征文
在中国国民党的历史上,孙中山终其一生所扮演的是由宪政民主向党魁专制反复倒退的祸国殃民角色。真正把中国国民党由一党训政的革命政党,成功转型为民主选举的议会政党的历史人物,是自称“以专制来结束专制”的最后一位“专制者”蒋经国。
1912年7月29日,章士钊在《民立报》发表《毁党造党说》,建议“将现时各党之构造悉取而毁坏之,一若民国尚无此物发生者也。而因各集其魁首,相与商榷政见,决为可否,从其可否处树党帜焉,使以后所有党争尽本之于党纲,而倾轧之私,期于绝迹。”这是中国政党史上,关于“毁党造党”的最早阐述。
同年8月11日,在同盟会北京本部的总务部主任干事、前农林部总长宋教仁的极力推动下,来自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的代表,在北京安庆会馆召开国民党筹备大会,会议决定设立筹备事务所具体负责相关各党的合并办法,同时推举同盟会的宋教仁、统一共和党的张耀曾、国民公党的张南生,负责起草《国民党宣言》。宋教仁因此成为这个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框架之内阳光参政、公开选举、和平竞争的现代议会政党的第一缔造者。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遭到暗杀。理事长孙中山等人以此为借口挑起发动“二次革命”。因“二次革命”失败而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第一次“毁党造党”,于同年7月8日在东京筑地精养轩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所谓的中华革命党,与早年的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一样,是专门从事暗杀暴动之类革命性破坏活动的秘密会党组织。要求每个党员宣誓效忠的党魁崇拜加党魁专制的中华革命党,比起宋教仁此前缔造的作为现代议会政党的国民党,显然是一种历史倒退。与此同时,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对于“二次革命”失败后仍然留在国内坚持议会政党活动的国民党人士,所采取的又是自相矛盾地允许其继续存在的另一种立场。用他的话说:“至向来设立之国民党支部,乃系政党性质,与现在之党并行不悖,毋庸改组,以免枝节。”
1919年10月,在中华革命党彻底失败的情况下,孙中山以中国国民党的名义第二次“毁党造党”。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国国民党,一方面保留了同盟会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军政府统治阶段,另一方面把同盟会所主张的由军政府向宪政民主过渡的约法治理阶段,改写成为由国民党一党专制的训政时期。像这样比同盟会更加崇尚暴力专制的革命党,与宋教仁负责缔造的作为现代议会政党的国民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政党组织。1924年1月,孙中山在苏俄政府及共产国际委派的首席代表鲍罗廷的协助指导之下,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第三次“毁党造党”的改组宣言,实施引狼入室败坏本国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正是在苏联方面的军政支持下,以孙中山的革命继承人自居的蒋介石,初步实现了武装夺取政权进而实施一党训政的革命大业。蒋介石国民政府实施一党训政的结果,是在中国大陆逐渐丧失民意支持,不得不于1949年败退台湾。国民党历史上由一党训政回归议会选举的第四次“毁党造党”,是由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台湾逐步实现的。
1951年5月31日,流亡美国的胡适通过杭立武带给蒋介石一封长信,初步谈到自己“毁党救国”的设想。说是“今日似可提倡多党的民主宪政,其下手方法,似可由国民党自由分化,分成三四个同源而独立的政党,略如近年立法院内的派系分野。此是最有效的改革国民党的方法”;这种改革的第一条应该是“蒋公辞去国民党总裁的职务”。
与胡适的书生论政不同,作为政治家的蒋氏父子,所推行的是另一种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毁党造党”。在此之前的1950年7月26日,蒋介石宣布中央改造委员和中央评议委员名单,身患肺病的陈果夫挂名“中央评议委员”,他的兄长、自国民党定都南京之后一直负责主持党务的陈立夫榜上无名。8月4日,陈立夫受命赴瑞士参加世界道德重整年会,会后带着夫人和一双儿女转往美国,落户新泽西州经营一家养鸡场,直到1970年才得以回台养老。陈立夫离开台湾的第二天,国民党召开中央改造委员会,全部摒除陈氏兄弟的CC系官僚集团,由以陈诚为首的政学系和以蒋经国为首的青年团取而代之。
与此同时,台湾宏观经济以“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为前导,经过从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整整40年的建设调整,逐步淡化党政官僚对于经济资源的垄断干涉,依法有序地保障以民间私营资本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成功实现了由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市场经济,到现代化、全球化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有序转型。作为一名成熟的现代政治家,蒋经国在辅佐蒋介石担任行政院长期间,面对来自海峡对岸、欧美各国以及台湾岛内本土化势力的全方位的政治压力,清醒意识到只有持续发展市场经济、落实政治民主,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才能够长期维持台湾社会的稳定发展。
蒋经国从1978至1988年主政时期,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循序渐进地实施一系列政治民主化改革,为台湾经济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和成功起飞保驾护航。随着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台湾得以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1985年,蒋经国出任第二届总统时明确承诺,“中华民国”的下届总统,不会再由蒋家人担任。1987年7月15日,《国家安全法》开始施行,国民党政府正式解除在台湾实施38年的戒严状态;与此相配套的党禁、报禁,也随之解除。同年11月,蒋经国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海峡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对峙局面。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去世,蒋氏家族成员从此再没有介入高层政治活动。一党训政的国民党政权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之内,成功实现“毁党造党”的和平转型。由蒋经国主持的“以专制来结束专制”的和平转型与社会进步,是中国政党史上以及世界政党史上由革命政党成功转型为宪政政党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