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去年秋天曾作客德国之声电视台
中国作家廖亦武最近将有两本书在西方出版。一本是下月即将在德国上架的《证词》;另一本《上帝是红色的》英文版也将在美国面世。多年以来,廖亦武的作品在中国始终被禁;但他在国际上却相当知名。

廖亦武生活在四川成都,远离政治气氛浓烈的首都北京。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感觉到中国国安部门的力量存在。1990年,他由于撰写关于六四天安门事件的诗歌《大屠杀》而被判入狱四年。这一段铁窗生涯改变了他的人生:

“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以前把这当成是自己所承受不了的东西,我觉得愤怒,觉得自己特别的苦难,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是现在,我把这一切苦难都当成我的老师。”

但这种心态上的改变并没有影响到廖亦武用最愤怒的笔触来描述自己在监狱中的经历,描述这个虐待和侮辱自己公民人格的国家机器。这部作品的中文版《证词》2004年已经在香港出版,而这本书的德文译本今年8月13日也将在德国出版。可能正是因为在书中对中国监狱内的状况进行了写实性的描述,廖亦武被禁止离开中国,因此也不能亲自到德国来为自己的作品作宣传。去年,廖亦武生平第一次出国,来到了柏林和汉堡,而今年,有关部门再度拒绝了他的出境申请。

不过,52岁的廖亦武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政治作家,他也从来不对时事发表评论。他的其它作品也都是将一些社会边缘群体作为主角,比如小偷、农民工、妓女等,在中国一般情况下是听不到这些人的声音的。即便如此,这样的写实作品也不被中国当局所容忍。

“一些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出版的权利,一个作家写作的权力,在中国就要一步一步地去争取。就像一个门缝一样,你要一点一点地把它挤开。我现在还会去争取正常出版的权利,如果正常出版不了,我就退而求其次,自己把它印出来。虽然读者群小了,不会有很多人读到我的东西,但总会有一些人读到,我影响一个人就算一个人。

由于当局采取严格的出版物审查制度,中国的广大读者并不了解廖亦武的作品。而他作为作者,同时又是曾经的监狱服刑人员,流浪音乐家,在写作时涉及的话题也都是中国丑恶、肮脏、不”和谐”的一面。在一个变革发展中的国家,许多人不愿意看到阴暗面,更不愿意去回忆过去的不光彩历史。

在柏林巴比伦剧场演出在柏林巴比伦剧场演出
 

尽管如此,廖亦武还是坚持要过自己现在这样的生活。他引用了艾未未的父亲–诗人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廖亦武即使在去年唯一一次出国旅行前也非常清楚,自己一定会回到中国。

“自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内心的自由。虽然在遭遇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我常常会有一种冲动。但是我的身体里流淌的还是中国的、传统的血液,对于我来说,假如像很多其他的流亡者一样,出国之后很多年不能回国的话,那么这比不让我出国还要让我难受。我愿意待在中国,因为作为一个作家,我能用我的母语汉语来写作,我能跟很多人在一起,这些人能给我很多温暖。”

廖亦武的最新作品《上帝是红色的》今年秋天将在美国出版。这本书涉及的话题也是中国的阴暗面:毛泽东时代农村基督教徒所遭受的迫害。这本书的序言已经在网络上发布,廖亦武在其中写道,一位至今健在的百岁老修女对文革期间迫害农村天主教徒的行为愤恨不已,而正是这种愤怒的力量支撑着她,令她长寿至今。而廖亦武本人,恐怕也是将愤怒之情化为了写作的动力。

作者:ARD 编译: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