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坚持阅读《人民日报》、收看《新闻联播》的人们会发现,这两个中共最权威媒体平台并未呈现什么别的重大新闻,主旋律依然是推广阐释现任总书记一周前的党庆指示。

《人民日报》评论员的“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今天已经来到第五论,即《直面时代风险考验,推进党建伟大工程》,其网站推荐的首页专题头条则是《各省书记传达学习“七一”讲话》。央视则在昨夜七点宣布“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7种少数民族文字单行本出版发行”,并由专家出面解读《“三大成就”现实意义极其重大》。

这种紧紧围绕胡总书记讲话展开的组合宣传攻势,不仅由中央及地方机关报主力承担,门户网站也需全情投入。即使是偏向市场化的新浪、腾讯、搜狐、网易,七天以来的新闻首页头条也始终是红旗招展,新华社从中国各地发来的学习贯彻稿件是主体。

一篇并未刊发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头版的评论却得到了不需“红顶”的凤凰网重视,即《人民日报告诫官员:警惕问题拖大拖炸,矛盾击鼓传花》。文章原题是“人民是永恒的政治坐标”,标明系《人民日报》评论部新一轮作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开篇之作,刊于视点版头条。作者重在阐释胡锦涛讲话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四大危险”,提出“现实中一再响起危险的警报”:“我们从未忘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但也需警惕‘替谁说话’等脱离群众的言行;我们从不缺乏突破禁区的改革勇气,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畏首畏尾的疲态,把问题拖大拖炸,将矛盾‘击鼓传花’;我们从未减弱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但也应直面贪污腐败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

在这篇同时得到多家门户推荐的评论中,更以苏联解体前针对苏共是否代表全体人民的一项惨淡调查为前车之鉴,强调“一个不再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注定要‘雨打风吹去’”:“‘七一’重要讲话一万四千余言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如此高的频率,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崇……站在90年历史新起点上,如何让人民成为永恒的政治坐标,如何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做出回答。”

午时,凤凰网首页头条更换,独家引用新华社英文消息,称“海外媒体之前报道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病逝消息是失实报道”。但这条消息很快消从凤凰网页面消失。

6月底以来,中国网络论坛上开始零星流传相关消息,所引为香港或日本非正式信源。自“七一”党庆大会江泽民未出席以来,猜测日盛。关心这位中国前最高领导人身体状况的网民使用暗语传递各类迹象,揣测官方何时正式宣布。昨日香港亚洲电视确认“病逝”报道更是马上引发微博论坛轰动,网络监管方删除截图速度已赶不上转发速度。

根据新华社昨日消息,因在回复帖中称网友抱怨为“螳臂挡车”而引出一时波澜的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已承认不恰当,对网民造成了伤害,向广大网民表示道歉,并对回帖的工作人员做出离岗培训的处罚。《人民日报》评论员范正伟昨日亦曾以此为例,论及“治理者如何面对‘失当批评’”,其观点正是:“民众的某些批评或许带有情绪,但情绪的背后往往潜藏着真实问题,治理者如果只盯住表面情绪,只顾‘以牙还牙’”,就无法见微知著,从更深层次看问题;更不能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纾解民忧、化解民怨“。

党中央机关报要求干部有此心态,团中央机关报今则刊文呼吁“网络不是谩骂攻击的‘角斗场’”。在这篇得到新浪评论头条推荐位的《中国青年报》文章中,作者立论:“网民通过微博、跟帖等介入公共事务、关注政府决策、跟踪名人举动,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力量,也使公权部门和名人感到无处不在的约束和监督。但是也要看到,网络也是谣言、谎言、辱骂等不良话语和负面情绪蔓延的地方。”标题来源正是此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网聊”语录(市场化媒体此前多系强调“官员能骂娘,老百姓不能骂娘?”,而非此段落)。

文章批评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时“往往会过度解释、宣泄情绪”,并称“网络传播者动辄刻意追求集中火力的哄骂效应”:“一些社会现象在获得真相之前,就迅即在网络上引起一片讨伐之声,落井之石铺天盖地。在炮轰与起哄之后,还原话语真相的努力往往变得脆弱。事情缘何发生,在怎样的条件下进展,矛盾是如何升级的;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传播和扭曲的,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实际关系到批判的意义和价值。不分青红皂白地兴师问罪,放大了负面效应,激化了矛盾冲突。”

文章斥责网络媒体是“苍蝇总是要叮有缝的蛋”、“对惊人之语的过度消费是当下媒体和网络之病,也是舆论让乌合之众为之疯狂的圈套和陷阱”,更感叹“我们如果整日周旋在这些雷人话语之中,势必影响思想的深刻和社会的宽容,也会白白消耗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资源和情感资源。”针对“虽然一些网络事件是人为推动的,但所体现的社会心理却是真实的”的观点,作者亦提出反驳,“真实的社会问题要想得到真正解决,必须建立在全面的调查、确凿的数字、具体的解决方案之中,决不会在商业目的的掺杂下亦真亦假的话语事件中得到解决”。

末段,这篇“冰点时评”将网络围观起哄形容为“心灵病毒”,批评一些网络发言者“拒绝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更不愿意耐心考察客观条件和语境。他们悬置了一个踮起脚也够不着的价值标准,以此来衍生出一系列的议论,他们的话语姿态是高高在上的,不合现实,也不接地气”,呼吁体谅国情复杂、管理决策水平有限,“网络发言者只有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中,从观念之争回到实践层面,从围观到参与,才能既发现弊端,又不以先入为主的偏见判断扭曲现实,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

不过,作为新浪竞争对手,腾讯评论频道今日所荐头条所议亦是个中话题。原载媒体《南方都市报》不仅摘编中共中央机关报昨日那篇《治理者如何面对“失当批评”》,更允许作者黎明今日强调《言论过激事小,权力过界危险》。文章所据实例还是南阳之事,核心论点正在结束语中:“民间以‘不文明’话语抨击公权力的野蛮,本质文明;权力对国民批评过激,话语再文明,也属野蛮。”

副部级的中国红十字会或许真要感谢正部级的中海油,这家央企现在接过了大部分舆论火力,虽然他们的道歉通报会一样招致骂声。在国家海洋局将渤海油田溢油事故公之于众之后,昨天,作为事故责任方的康菲终于跟中海油一起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众道歉,并承诺不再发生类似事情。

根据媒体引述的发布会记录,中海油执行副总裁陈壁表示,“由于调查过程确实需要时间,对外公布的内容希望是负责任的,如果不清楚,也不希望看到误导媒体和投资市场、误导社会”。而后,《京华时报》描述道,“对于记者提问,如果此漏油事件发生在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是否也会在1个月后才向公众告知情况,康菲石油中国总裁先是停顿了一下,然后表示,这个事件发生在中国,并再次强调公司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通知了。”

《康菲石油称溢油后第一时间通知政府和中海油》也在今晨成为五大门户推荐的新闻点。而《人民日报》已经出面批评中海油和未直接点名的“有关方面”。编辑们用大标题《五问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20万元的罚款上限从何而来;行政处罚是否过轻;谁可以提出索赔;谁应承担赔偿责任;应否对公众公开”。更配发时评,认定涉事企业甚至管理部门采取的是“鸵鸟战术”或“羊群策略”(“面对舆论把头埋进沙里,希望时间长了风头过了;实在挺不住,让小羊先出来叫几声,老羊躲在后面观风声”),要求《对事故瞒报必须“零容忍”》:“查清原因、给出结论固然需要专业严谨,但事实的及时发布、过程的及时公开有时候更为重要……我们或许永远也做不到‘零事故’,但对重大事故的瞒报迟报行为绝不能留下容忍空间”。

不能容忍一流“捂功”的评论员满眼皆是。《河南商报》上,作者要求中海油“低下高贵的头”:“反思信息发布上的不足和近海石油开采的风险,承起”共和国长子“应有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不计代价地逐利和‘否认瞒报’,以免成为公众唾弃的‘败家子’”;而比起《长江日报》评论员愿意体会“环保困局”,每日经济新闻不愿“宽容”,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政府部门,今刊文章认为国家海洋局官员认为延报有理“根本站不住脚”,批其“污染”政府公信力:“康菲石油及时于6月4日和6月8日两次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报告了情况,企业不向社会公布消息,国家海洋局为何也不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究竟是谁在隐瞒、延报渤海漏油事故?是中海油,是康菲石油,更是国家海洋局。”

《第一财经日报》以《康菲、中海油首度通报事故:“瞒报”无罪,避谈经济赔偿“》形容事态,引用律师之论,”康菲公司作为事故作业者,应该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中海油作为大股东,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京华时报》的头条评论更是高呼”中海油及康菲不仅应负经济责任“。评论员根据昨日通报会内容提出,”对行政垄断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习惯性纵容,才是问题的关键“,摘要有云:”正是因为机制建设的欠缺,才导致当事方无须第一时间披露事实,也导致处罚力度过弱。对于渤海溢油事故,容不得大事化小式的处理。否则,海洋又将在粗放式开发和管理中,成为不可持续的开发牺牲品。“

对处罚最高限额为20万人民币的叹息沉重。《新京报》和《中国青年报》今均发文,哀叹“20万元罚款怎能奈何中海油”,认为事故索赔要“和国际接轨”:“如果污染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救济,环境正义就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继此前呼吁“中海油渤海漏油,不要再成为消失的新闻”之后,搜狐再发专题,大声嘲讽“伟大的企业中海油”:“钱多、话少、责任小”。央视网更是以专题预测中海油是“罚不到的油企”:“中海油与康菲公司如何进行生态损害赔偿不得而知,有关部门的表态也暧昧至极。巨额环境成本是否会再次毫无愧色的转嫁给社会?答案似乎已见端倪。”

作为海域邻近省份,山东和辽宁的媒体有理由愤怒。《齐鲁晚报》除了让“央行加息房贷涨”的消息成为头条外,用大半个头版宣布该报记者出海探油污的发现,刊出渔民捧着死扇贝的难过面容,声称“钓上来的鱼全身沾着油”。

值此风口浪尖,《南方都市报》愿意站在全局高度,以社论建言《海上石油开发风险失衡局面亟须打破》:“从企业到政府再到民间社会,不妨皆以此次渤海湾漏油事故的处理为契机,反思目前的这一套以政府和企业为主要协调方的风险分配机制,搭建一个用于包括企业、政府、当地居民以及媒体、法律、环保等公众力量在内各方力量进行必要沟通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以此重新塑造一套海上石油开发的风险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