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南海又成为中国外交的焦点之一。如何应对南海局势的变化,北京官方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及其属下《环球时报》发表多篇针锋相对的文章,显示中国在南海战略上的举棋不定,左右为难。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北京外交智库内部对于南海战略的分歧和争论。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北京的很多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越南在南海咄咄逼人,核心是它认定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其使用武力,它把中国的和平崛起政策解读成北京会对它的各种激进行为不断忍让。”“中国应当以实际行动,扭转越南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使其确信中国敢于使用任何手段坚守自己在南海利益底线的决心。如果越南继续在南海挑衅,中国应坚决予以回击,包括用海上执法力量回击,必要时动用海军力量予以痛击。中国应清楚地告诉越南,下一次中方的回击,将顺势夺回越南非法侵占的岛屿,如果越南想在南海制造一场战争,中方坚决奉陪,中国完全有力量打垮越南前来攻击的海军舰队,中国不会因为考虑‘国际影响’而对其手软。”“回应越南挑衅,是中国意志的试金石。”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吴建民的评论称:“面临这些挑战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通盘考虑。切忌意气用事,切忌用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旧思想来处理今天的问题,那样会犯时代错误。”“我们同东亚地区各国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我们的分歧。”“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关于南海问题,给我们确立的方针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方针的制定,考虑到时代的变化,符合时代的潮流。同时,也考虑到了我们同周边国家双方的根本利益。虽然执行起来有难度,但历史终将证明,这个方针是最明智的方针。”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龙韬的评论称:“吴先生在文章中说,‘中国的自信来自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南海问题给我们确立的方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据笔者所知,邓小平同志在这八个字前面还有‘主权在我’四个字。而这恰恰是目前南海争端的关键词。“”这世界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而为了贸易和投资那样的‘共同利益’,中国就可以置神圣主权于不顾,在领土、领海权益屡次被侵犯的情况下,只能克制,笔者更不敢同意这样的逻辑延伸。“

北京《人民日报》署名王玉主的评论称:“实际上,中越之间在南海归属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一直存在争议,但双方并未因此使中越友好合作的大局受到破坏,双边以经贸合作为纽带的相互依赖实际上在逐步加深。”“毕竟,无论对中国还是越南来说,保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还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对于主权争议,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的,可以留给后人去解决。”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孙培松的评论称:“作为地区内的主要国家,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中国绝不可以向小国或无核国家轻言战端。说得极端一点,即使迷途的菲律宾以其老迈的70高龄的海军旗舰向中国舰船开炮,中国也要认真想一想,是发射一枚导弹把它击沉好呢,还是让它回去自己反思其做法更好。”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丁刚的评论称:“我们不轻言战端,但也不能一味退守。一味退守和克制的结局很有可能是不得不战。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大国,必须有所作为,这才是取得和平结果的唯一路径,克制是克制不出一个和平的南海、共同开发的南海的。而以为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实力更强大,南海争端就会更容易解决,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