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区、市近来先后公布了各自的经济数据半年报。对此,中国经济网经梳理后发现,全国共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均超过了10%,要比上半年全国5.4%的CPI增幅高出近一倍,并由此得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全部“跑赢”物价指数(统计学上称CPI)的结论。据《联合早报》的综合报道,想不到,中国民众非但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反而大呼这是数据造假。
有网民更是引用“7.23”温州动车事故后,铁道部发言人的那句经典回答“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来作标题,嘲讽这种让人难以信服的官方数据。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专门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某省调查总队的工作人员,对方也明确表示,物价与居民收入增长不能相提并论。这位统计系统的内部人士说,目前很多省份并没有仔细测算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的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因为这个数字很难看,所以干脆就不公布。”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看上去居民收入与物价之间有着较好的转变,其实这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数字游戏而已,而且仅就数据而言,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居民收入增长的目的不是仅仅停留在跑赢CPI上面,而是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才能实现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
《南方都市报》上专栏作者周子勋的文章说,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我国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却显示,今年上半年G DP同比增9.6%,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只有7.6%。可见,如果把31个省(区、市)的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绝大多数都难以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没有“跑赢”经济发展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却以绝对优势“跑赢”了经济发展速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税收同比增30.8%,个人所得税同样有高达22%的增速。这样的增速格局,说明经济发展创造的社会财富,更多地分配给了国家而不是普通居民。
与此同时,北大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则提醒外界,这足以说明全国居民并未能够很好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蔡志洲提出,GDP如果从收入法核算,则可以分为政府收入、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目前政府的税收收入和企业的利润收入增速,远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要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则需要政府降低税率。对此,有网友讥讽说,民众收入全面跑赢CPI,“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不是收入增长的奇迹,就是统计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