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华社主要面向海外客户播发的英文稿件专线又一次担当信使角色,在昨天晚间告诉内地民众,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停职。因一直没能等来中文电稿,人民网也只能在标明“据新华网英文消息”之后,在首页推荐此讯,记者加注一段7月24日那个夜晚的经历:“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几句话:‘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还有‘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在随后几日,被网友们在网上无数次地引用。”
事实上,一直到子夜截稿时分,《南方都市报》编辑也都没能等到用中文撰写的通稿,于是只能在那段英文的基础上,援引中新网和财新网的综合报道,并以副题注明“‘7.23’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其部分言论为媒体和公众诟病”。如果说《河南商报》在头版标题里加上个“传”字还算遵守信源规定的话,另一些市场化纸媒同行就没那么恪守原则,已经从门户网站的晚间头条里大段摘录,王勇平三周前侃侃而谈的模样再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登上四方头版:《现代快报》形容此为“‘铁嘴’下课”,《大河报》担心读者忘记了王勇平何许人也,特意标注那位低头摊手的男子是“高铁体”发言人,《重庆晨报》、《郑州晚报》、《新闻晨报》更是不会放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会,头版赫然写着,“我反正信了!”
这真不是一个奇迹。三周之前的动车追尾事故使铁道部成为近年来承载最多骂声的靶子,而王勇平这个官方指定发言人更是因为那几句“经典语录”成为媒体集体斥责的对象。据《法制晚报》此前报道,7月24日发布会之后,曾有传言称王勇平已被停职,但遭其本人否认:“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尽管自己在新闻发言中可能有不足,但在那个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我站出来了,而且自己没有说假话和违心的话。”
的确,有人开始同情这位中国政府部门发言人“黄埔一期”的代表人物。微博舆情大致有二:一些人拍手称快,称王早该下台,唯一的担心是,会不会哪天又悄然复出甚至官升一级?更多的人则强调王勇平不过是替罪羊,现行发言人制度才是问题核心,“如果系统自身出了大漏洞,单靠新闻发布这块小铁片,如何能补?”曾经发出公开信与“王勇平兄”商榷的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叹息,“若说惩罚,应该更高级别领导出席发布会或讲话而不出席而不讲,该不该罚?还有做了多年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该讲话而不讲或很少讲该不该罚?不能让不讲话少讲话或永远讲正确废话的人永远占便宜得利益,那是社会的倒退!”
认识王勇平的记者中看来也以持后一观点居多。“令人吃惊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对王勇平表示了同情,这和网友在王勇平两大‘名言’发出后不断地质疑和拷问相比,大相径庭”——在写下这段感慨后,《东方早报》更是记录了自家记者的巧遇,“分别在当日下午和晚上与王勇平有过短暂交流”,电话中,前发言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想再和媒体接触了。我只想过安定的生活,负起自己的责任。好了,就这样吧。”
《京华时报》甚至依据自家对铁道部人员的采访,更正了流传广泛的“免职或被停职”说,宣布他只是“不再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职务”,“级别待遇没变,调到哪个部门还没定”。在说明离任“疑与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表现欠妥”之后,这份北京报纸配发一篇《向谁追问?》:“在记者看来,王勇平熟稔宣传要领,以虚避实……铁道部变故甚多,王勇平身在其位,必受其过。在发言人岗位上坚持8年之久,王勇平离去。发言人因言受过,对错争议又将激起巨浪。”《经济观察报》网站亦刊即时评论,发问“是谁‘掩埋’了王勇平?到底是铁道部的领导掩埋了王勇平,还是铁道部的体制掩埋了王勇平?”
或许巨浪之前确曾有过暗流。《人民日报》曾在8月12日刊出《中国新闻发言人遭遇“七年之痒”》,在配发王勇平深陷记者重围的资料图片同时,正是以其为“困境”代表之一,由他的老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点评:“应该说在当时的舆论氛围下,一个新闻发言人能够不回避,能够坦然面对记者前所未有的逼问,没有怒发冲冠离席而去,已经相当不错了。然而由于缺乏媒体的从业经验和传播素养,也犯了一个资深发言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曾经逆流而为中国高铁事业多加辩护的《环球时报》今天再度挺身而出,所刊单仁平那篇《希望“王勇平悲剧”不再重演》得到新浪评论头条推荐。在定义“王勇平遭舆论围攻直至被停职,是个悲剧”之后,这位评论员强调“官方公信力的缺失,是发言人们处境尴尬的更大原因”,“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需要官方做出比撤换新闻发言人更加艰苦、认真的努力”。文章建议,“中国官方应认真反省今年以来铁道部、红十字会等机构与媒体沟通的失败案例。由于有了互联网和微博,通过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来引导舆论,今后肯定会越来越难,一旦失误的代价也将越来越高。除了重建舆论与官方的基本信任,从根本解决问题,看来不会有什么别的更好选择”,给现行官方表达体系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不要只是“鼓励宣扬成绩”,而是要“把改正问题的艰难、挫折全都展示给公众”。
正如新浪、腾讯晨间新闻头条所示,有关中国铁路系统的亡羊补牢,还有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宣布“要全面系统排查和彻底整治高速铁路安全隐患”、“如有重大隐患须立即停运停产”。铁道部网站亦公布了昨天降速后的首日正点率:“截至16日15时,240多列动车组正点率达100%,客流饱满,秩序良好”。根据新华社引述,盛光祖部长对中国首次放慢高铁步伐的解释是:“为增加高铁安全冗余,积累安全管理经验”。
二
央视正在揭批百度。“黑吃黑”、“狗咬狗”——这两家同为巨无霸的平台被共同的反感者们在互联网上戳了脊梁。得到凤凰网推荐的《新快报》报道用副标题注明,“网友质疑央视动机,百度表示不予评论”。
让李彦宏身背骂名的还是那套竞价排名系统。周一,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暗访节目,指控百度改造后的搜索广告系统“凤巢”依然是虚假网站泛滥,出钱越多就能排名越靠前,收受虚假网站更高的费用以致网民受骗上当。昨日又曝百度贴吧,批评这家在谷歌退出中国后日益奠定垄断地位的搜索引擎为了赚取点击率,对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不管不顾。这些无情揭发获得转载,纸媒所拟的典型标题是“百度一下,你就上当”。
百度没有媒体牌照,但有搜索结果。在不能公开反击的情形下,这家网站在自己的排序结果中优先展示那些“阴谋论”网帖,例如《百度动机遭质疑:央视搜索早已上线》、《央视批百度只是一场闹剧》、《央视抨击百度背后:新旧媒体的生死博弈》。在一篇由《证券市场周刊》提供给财经网发布的评论中,作者以“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来形容央视猛批百度之事,并回溯起三年前的那一幕:“2008年11月,央视新闻30分也连续两天曝光百度竞价排名中的虚假医药广告,未几偃旗息鼓。百度事后承认,赞助了央视4000万元广告费用,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也和百度广告一起,喜气洋洋地在2009年春晚上‘和谐’地亮了相”。
如果要从这个“阴谋论”角度来看,正在筹划上市的人民网或许也想从百度的广告费上分一杯羹。这家中共中央机关报下属网站从昨天下午起,就在首页推荐“人民网评”《百度,请慎用自己的“网络权力”》。文章声称,“许多企业对百度制定的规则只能选择屈从,一些人对百度也是敢怒不敢言,生怕被百度屏蔽封杀。通过央视报道来看,这样的顾虑和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活生生的例子佐证。”更劝诫百度“是时候履行社会责任,与垃圾信息、网络欺诈进行着最艰苦的技术斗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