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社 北京时间:2007年08月29日22时48分 发布

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将在北京召开。可当新华社8月28日将这个消息公布时,网上又传来了北京一份公开刊物《太平洋学报》向作者出卖版面被曝敛财的坏消息,这明显是针对主管新闻出版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而来。
   自今年《星星》诗刊被传靠出卖版面谋取不义之财的丑闻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学术刊物《太平洋学报》又\”导演\”了一出卖版面丑闻。可见中国的新闻出版界混乱无序和惟利是图已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同时又导致学术腐败、有偿新闻歪风屡刹不止,学术刊物已无公信力可言。
   太平洋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认定的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学术期刊,由国家海洋局主管,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李慎之曾担任其顾问,前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朱厚泽,前国际奥委会官员何振梁、前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中将及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名流现任该杂志顾问,行政法教授杜钢建等还担任编委,后担任主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该杂志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李慎之先生生前曾为该刊撰写多篇政治问题的文章。可进入2005年以来,这份杂志陆续被传出卖版面非法敛财的消息。2007年7月21日,署名\”ygqu888@sohu\”的搜狐网友在搜狐论坛上发表帖子揭露《太平洋学报》敛财骗人的非法行径。一时,网上议论纷纷,揭露其腐败和敛财的帖子众多,其中就有人这样质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新闻出版局为什么不主动站出来澄清事实真相呢?再者,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也默不作声。该局局长、原海洋出版社社长孙志辉,曾有参与迫害记者揭露真相的不良记录。这样的一个局,能主管出好东西吗?
   搜狐网友ygqu888称:作为一名受害者,我怀着对知名学者担任编委的崇敬,于2005年11月,给几个还在大学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朋友推荐了位于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大楼内的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希望他们能够在这样一个较权威的综合性核心期刊上发表一些专业论文,为自己的毕业和将来的发展更好的打基础创造条件。谁知投稿以后,杂志社发来的用稿通知却让汇800、900、1000元不等的所谓审稿费,可收到的是粗劣的太平洋学报,太平洋学报的主管单位根本不是所谓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也根本没有中国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经我们多方咨询查实,太平洋学报的主管单位应是国家海洋局,为惟一主管单位,中国太平洋学会也为惟一主办单位,按照一刊一号的出版规定,也根本没有所谓\”太平洋学报教育版\”,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的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却公然违反国家媒体出版规定,冒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管单位、中国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为主办单位,大肆向无数学者、教授和无辜学子非法敛财,并堂而皇之的公然挑衅法律并对广大学子进行诈骗;在寄回的收费单据上也赫然盖上太平洋学报杂志社的财务章和会计姓名(为一位杨姓财务人员)。不知太平洋学报杂志社的高层管理和众多知名编委也都对此一无所知,还是明知造假还肆意包庇纵容?!  
   作为一个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核心期刊,其中还包括著名学者、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任编委会主任的很多知名学者都参与的杂志,为何如此猖狂的公然造假而无人过问?最令人不解的事,太平洋学报骗人敛财,财务人员也敢大胆开出盖上公章与财务章的发票,是不是说明是中国太平洋学会或太平洋学报杂志社高层私下允许这么操作的,还是某些人员与财务人员勾结?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或证据(杂志社寄来的假太平洋学报刊登论文作者)看差不多的受骗者已超过千人,而太平洋学报也通过造假非法敛财数十万,真希望还有点怜悯之心的中国太平洋学会和太平洋学报杂志社的领导们能够尽快给广大受害者一个说法;也希望通过这个贴子告诉并提醒更多的学子、学者要擦亮自己的双眼:那个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内的太平洋学报编辑部是个造假骗人的窝点,他们杜撰出来的所谓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出版所谓太平洋学报教育版根本就不属实。聪明一点,投稿前最好先去新闻出版单位(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咨询查实再行动,避免上当受骗。
   另外,本人正在搜集全国的上当受骗者,希望受过骗的朋友尽快给我联系,我们一起讨还公道和损失。我的邮箱:ygqu888@sohu.com。对于网友指责《太平洋学报》自身造假\”贼喊捉贼\”,也是有很多帖子支持。太平洋学报杂志社曾公开发表声明称:一段时间以来,有许多不法分子以«太平洋学报»名义征稿并收取版面费。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太平洋学报»声誉。为了维护«太平洋学报»名誉,减少作者损失,经编辑部研究,特声明如下:
   一、«太平洋学报»是由国家海洋局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二、«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地址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电话:(010)85196348;主编:陈骅。
   三、«太平洋学报»非常注重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对于来稿采用专家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四、到目前为止,«太平洋学报»没有委托任何编辑部以外的机构和个人组稿,也没有在网上或通过电子邮件发布征稿启事。我们的征稿启事只在«太平洋学报»发布。
   五、请广大作者订阅正版«太平洋学报»,发行热线:(010)85196348。
   可这个声明一公布,就有一些在太平洋学报发过稿的网友提出:这是杂志贼喊捉贼。因为他们后来收到杂志才发现上当。当初,杂志社给他们寄发征稿通知和用稿通知以及\”审稿费\”发票,都是使用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名称。他们认为现在的这个声明总感觉是\”贼喊捉贼\”,理由是:一、对于陆续寄到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的所谓\”审稿费\”怎么解释?请问哪个傻子做假学报和太平洋学报(教育版)的征稿通知与汇款地址还寄到建国门内大街5号?二、如果按照这则\”声明\”所指,那么,那些汇到建国门内大街5号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的\”审稿费\”别人怎么能取走?据我联络的很多上当者说,每个寄款人在当地汇款邮局查询的取款人的记录中为什么会显示一个叫\”陈骅\”的先生,还有另外一名女子的大名呢?而这个取款人的大名为什么又和贵社的\”主编\”同名同姓呢?请问又做何解释?声明中特指主编是\”陈骅\”,而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登记却是著名学者于光远,这个\”主编陈骅\”是欺世盗名吧。
   也有帖子就这样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调查,比如有一未署名的网友认为:现在太平洋学报造假的事已经调查清楚。在陈骅任主编期间,中国太平洋学会执行主席张海峰一向把学报作为挣钱机器,先后委托多个社会人员出版不同版本的《太平洋学报》,并收取版面费。位于建国门内大街5号的正规的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不同意张海峰的这一做法,可是,张海峰多次向陈骅施加压力,欲让陈骅承认假学报,但陈骅的答复是:要么辞去主编职务,要么学会取消假学报。对于张海峰委托造假之事,学报总编辑罗肇鸿和太平洋学会秘书长鹿守本都表示了异议,但是结果是:张海峰下了一个文件,免去了鹿守本学会秘书长职务,同时,也免去了陈骅主编职务。而这些决定都是与国家海洋局此前所发文件精神对着干的。至于为什么会有复兴路83号,那是中国太平洋学会区域安全委员会的地址,也就是张海峰委托出版假学报的单位地址,张海峰只是收了该安全委员会5万元钱。对于以上事实,张海峰在内部是承认的,但是,在社会上和不知情人面前,他又予以否认。其实,中国太平洋学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希望大家和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和调查。
   网上还有署名陈骅的申辩说法,也披露一些内幕。经8月28日笔者与陈骅联系,大致和这个说法相符。他在网上说:我是陈骅,其实,对于有些人置疑《太平洋学报》造假,我是不愿说什么的,毕竟这些都不是我们编辑部做的。但是,为了避免广大读者受骗,我还是在网上发了个声明,可有些人的评论却说我是贼喊捉贼,于是,我就不再说话,我只有选择沉默了。现在,可能有些人已经了解了真相,我也感激与我熟悉的学校和学者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这么说,常与我们编辑部联系的人都是了解我们的。如果现在有些人还认为我参与造假,请你们站在我的位置上思考几个问题:一、我作为太平洋学报主编为什么需要出版假学报,真学报的工作量已经是很大的了;二、如果是为了钱,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真学报收取费用,这也是很多学术类期刊已经做的了,还有没有必要出版假学报。现在,假学报给我也带来了很大的名誉损失,出版假学报的人骗人的运做水平是非常高的。有一次,我曾以投稿人的身份咨询过复兴路83号,问他们的主编是谁,他们也告诉我是陈骅,并且哪个\”陈骅\”还与我通了电话,当时我真的都要骂了,但又觉得实在是滑稽。
   随后,陈骅又在另一个帖子里解释:先说复兴路83号的编辑部,复兴路编辑部出版的《太平洋学报》肯定是假的,第一,他们没有正规的条形码,都是复制的;第二,他们的学报版本是大十六开,页码数不定,完全根据收钱的多少决定页码,而《太平洋学报》在新闻出版部门备案的开本是小十六开,页码是96页,《太平洋学报》也从来不收版面费。至于复兴路83号的编辑部是不是合法就比较复杂了,可以这么说,有一段时间他倒合法,原因是这样的:张海峰会长让我承认他们出版的假学报,我打死也不承认,于是,张海峰就就指示杨淑霞到我办公室取走了出版登记证,说是年检用,后来我发现她是骗人的,他们拿走了登记证,在没有征得罗肇鸿和我的同意,偷偷地到北京新闻出版局把地址改了,改到了复兴路83号。我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气愤,当时就给张海峰打电话,要求他在两天之内把地址改过来,否则我就向公安局报案,因为复兴路非法敛财,有诈骗嫌疑。第二天,张海峰就让杨会计带着登记证找我了,我们一同去了北京新闻出版局把地址又改回了建国门内大街5号。在我发现他们私改地址以前,太平洋学报的登记地址确实有一段时间是复兴路83号,所以说,仅就地址而言,他们确实曾经合过法,但其出版的学报从来就是假的。现在汕头大学法学院承办的《太平洋学报》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便多说,因为说了会得罪人的,大家查一下国家有关出版文件自己判断吧。
   看到陈骅的解释,虽不是完全的真相,但可以看出这本杂志敛财和贼喊捉贼基本成立,虽然现在又转移到汕头大学为该校法学院承办了,由杜钢建教授担任主编,但此前的敛财骗钱之举仍然很严重,却一直有举报,有曝光,却没有来自权威部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查处消息,这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当下种种事例可以证明,是新闻出版总署默许一些刊物把办刊变为创收的手段,把杂志社变为摇钱树。有的期刊缩小字号,增加页码,由几十页增至一百多页、二百多页、甚至三四百页;有的期刊缩短出版周期,季刊变双月刊,双月刊变月刊,月刊变半月刊、旬刊甚至周刊;有的期刊打破专业学科限制,经济类期刊登载非经济类文章,自然科学期刊登载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章,似乎\”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专业期刊、专科期刊都成了\”全科期刊\”、\”综合期刊\”;有的杂志社版面费漫天要价,一篇四千字左右的论文版面费,省级以上期刊一般为八百至一千二百元,中文核心期刊需要四五千、五六千元;有的杂志社靠办增刊、专刊(B版)赚钱。由于有的地方评职称增刊不算数,杂志社就把增刊设计成\”1、2、3期\”或\”春、夏、秋、冬季号\”,或\”专刊\”、\”B版\”,让人难辨真伪;有的单位领导干脆把期刊社当成企业整体承包给个人,只要你每年给我交多少万钞票,其他一概不管。无怪乎有的杂志社一年创收上百万,甚至几百万了。由于有利可图、利润可观,不仅杂志社红火,还催生了论文发表代理机构、中介公司,帮你找杂志社发表论文甚至捉刀代笔替你写论文,当然要想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必须花钱买版面。
   由于学术期刊商品化、敛财化、蒙骗化,对学术,对社会的危害甚大,并导致一些官样文章泛滥,比如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新华文摘》专门转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官样文章,导致该杂志水分太大,品位降低。同时,柳斌杰还涉嫌从中赚取稿费和名声,这样的官员,一边扫黄打非,一边名利双赢,岂不也是贼喊捉贼?
   此外,学术刊物敛财造假,金钱至上、创收第一,还导致论文质量低下,粗制滥造,抄袭剽窃频繁,助长学术腐败,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公害、文化公害吗?
   再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柳斌杰所称的\”谁主管、谁负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又看到造假敛财刊物泛滥成灾,这不也是掩耳盗铃吗?所谓打击非法出版,所谓\”反盗版天天行动\”,其实看看新闻出版总署所纵容下的腐败,就知道这不过是骗人骗己的瞒天过海行为,除了祸害社会之外,惟一的目的就是名利。
   政府主管部门如此不作为,我又想起北京电视台造假的纸陷包子丑闻来,这难道不是北京电视台公然造假吗?前有\”致癌香蕉\”,后有\”纸馅包子\”、正式的假刊物,相伴左右的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失职、新闻单位的腐败和缺乏自律,真正受伤的新闻自由和民意。所以说,看到这一给学术和全社会带来灾难的一些糟糕局面,我不禁想问刚刚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的柳斌杰先生:作为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责任人,当下你该当如何应对这些刊物敛财腐败、正规新闻单位新闻造假和自身存在的贼喊捉贼行为?你又该以何种实际行动来迎接中共十七大的召开?
(昝爱宗:十七大前新闻出版署再次丢人现眼 纵容期刊敛财蒙骗读者泛滥成灾 全文完博闻bowen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