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市场经济和自发秩序,有许多人或者是缺乏理解,或者是缺乏信心。有经济学家就曾说过:自发秩序就是等死。还有人说,市场经济不能靠自己来维持,只能靠政府施加的外力来维持,因为封闭系统如果没有外界的能量输入,必然会变得越来越无序。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意识到:如果市场是个封闭系统,那么由市场和政府组成的系统同样是个封闭系统,同样会变得越来越无序。在市场外面加上一个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经济体系和人类文明如何才能摆脱这一衰败的命运?首先,文明之间必须彼此交流。文明在交流中进步,缺乏交流的封闭文明只会走向衰败。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能够提供文明发展进步所需的“能量输入”。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衰落,其原因可能就在于过早地建立了大一统帝国,而且远离世界文明的中心地带,与其他文明缺乏交流。其结果是文明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连已有的文明成果都在逐渐失去。失去的文明成果比得到的多,结果就是出土文物一代不如一代。最近有个说法是“防范国际敌对势力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一努力取得了成功,那么今后的人们在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物时,大概也会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肯定还有人会说,虽然文明之间可以彼此交流来获取能量,但是整个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依然是一个封闭系统,如此说来,人类文明仍然会走向衰败?

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与外星人进行交流,但是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从外界获得能量。在以往的时代,疆土扩张总是能够缓解本土的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今天虽然地球上的土地已经基本瓜分完毕,我们暂时也无法殖民月球和火星,但是我们仍然有新的疆域可供开发,例如开发新的资源、创造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或组织方式等等,这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

创新能够给经济体系和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因素,从而为系统输入能量,使系统摆脱封闭系统必然走向衰落的命运,使自发秩序摆脱“等死”的命运,向着越来越有序的方向发展。

但是创新也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需要保障言论自由,让人们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彼此交流,还需要保障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因为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行动和责任空间,才能自由地探索试错并承担其后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分散风险,既能避免某种创新给整个社会带来灭顶之灾,又能避免社会为了防止这种灾难发生而压制一切创新。(卡尔?波普把这种每个人都面临选择的社会叫做开放社会。)这种制度既是自发秩序演进的结果,同时又有利于自发秩序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和自由制度有利于创新,同时市场经济和自由制度也只有在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才能得以维持。政府无法让“资本主义”摆脱危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资本主义”摆脱危机。

相反,如果我们自认为掌握了宇宙的终极真理,从此不再有创新的可能,那么自由就死了。这就是为什么柏拉图及其他一切乌托邦主义者所设想的完美乌托邦都只有衰败一条路可走。

这一点正是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的错误所在:市场是一个动态开放、不断创新的系统,完全竞争和均衡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对市场来说,均衡即死亡。

这一点也是马克思的错误所在:一个缺乏创新的封闭市场确实会使资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但一个不断创新的开放市场则永远也不会如此。开放的市场中永远不会缺少初出茅庐但野心勃勃的冒险家向那些体型庞大但行动迟缓的企业巨头提出挑战,而后者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而在马克思的学生们所建立的“理想社会”中,缺乏创新能力和权力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这也是很多悲观主义的“预言家”的错误所在:他们永远都在假设:假如事情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将会如何如何(例如,石油将会用完,人口将会越来越多粮食将会不够吃,二氧化碳排放将会越来越多,等等)。但是关于未来,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一点就是:只要人类能够继续保持创新能力,未来就不会和现在一样。如果未来和现在一样,这只能意味着人类失去了创新能力,而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明走向衰败是毫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