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周来中国政坛大事,继外界猜测北戴河会议举行的种种迹象外,谷开来案的闪电式审判吸引众多关注,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预期王立军、薄熙来等人物的处理也将依次展开,一出出好戏拉开十八大的序幕,展现中国政坛派系角斗势力消长的众生相。本期专题我们请美国《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就此谈谈他的分析
谷开来案与文革后四人帮案审判的对比联系
张伟国首先谈到对谷开来案件的看法。
这个(案件)当然是中国二、三十年来的一件大事了,也可以说讲是文革以后特别法庭审判江青、林彪集团以来最大的、最受关注的法庭审判。因为涉及到了高层的官员。有意思的是发生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一个是文革结束,共产党表示要接受文革的教训,带领中国迈向民主与法制的改革开放时代,所以至少在当初的领导人,还是很有信心的。当时组织特别法庭的审判,想要显示一种他们改变社会、走向民主与法制、彻底结束文革这样一种政治格局。事实上审判的确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这次谷开来案的审判,为什么人们会把它们做对比呢?当然一个是涉及了高层的政治,当年是毛泽东的夫人,现在是薄熙来的夫人。(其次是)薄熙来“唱红打黑”,在现在毛泽东退出历史舞台的关头,紧紧地想要把它挽救回来,继续要把中国的发展方向拉回到毛的时代这样一个联系。
法制上的很大倒退
整体上看,这个审判和当初又有很大的不可比性。当时的判决,尽管有很多的缺陷。我记得当时我还在华东政法学院读书,我们有一个院长曹元之(音)去参加两审,回来后传达说,感觉不像是法庭审判,倒像是两堂会审,因为当时的律师很少,很难找,而且虽然在形式上给予了辩护的机会,但事实上法庭在程序上的抗衡平衡做得很差,真正的法庭精神体现不出来。他的这个传达的言论,据说还受到了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的批评。那现在呢,中国已经又发展了二三十年,比较下来,一个是在开庭的不公开程度,当时是实况转播的,现在这次基本上是闭门的,很多旁听的,包括支持薄熙来的人要想去旁听也都被拒绝,那么她的家属、特别是谷开来的母亲也在外面呼吁,是不是进去旁听了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从画面上我们看到,都是官方组织的,对外不公开的。对外公开的都是官方渠道的。
另外,故开来本身是律师,她应该有自己的辩护权利,相信她也认识一些法律界的朋友熟人。但是她们自己家里请的律师都被拒绝了,当局安排的不但是选择审判地点,跟薄熙来、谷开来学习、工作都没有关系的。既不是重庆、也不是大连、北京,而是选到一个与他们没有关系的安徽。然后律师也是,而且其中一个还是搞经济方面的,并不是做刑事辩护的。海伍德死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好像也是跟经济有关系的,(审判中)居然经济问题都没有被提起,所以它要掩盖的一些东西,使得整个案件显示出来演戏的成分就很大。
与当年审判江青四人帮时突出政治正好相反,现在这个审判是拼命要和政治区隔开来,它要用刑事的罪名来区隔和防备别人往政治方面联想,使得政治上的分歧、政治上的斗争被掩盖起来,所以这种做法表面上好像是为了追求稳定,事实上跟二十多年前相比,在法制上有一个很大的倒退。
刻意避开政治的演戏
之所以讲他是演戏,你刚才也提到我们这个星期中国新闻的关注焦点,一个是北戴河会议,一个就是这次谷开来案件的审理。说他是“戏”,那就应该有导演了,这个导演都在北戴河。这个戏的开演,我们说它是一出政治戏,是因为谷开来是薄熙来的老婆,如果不是这个身份,她就做不了那些事情,可能这个罪也成立不了。
在审判过程当中揭露出来的情况看,谷开来案件后,重庆市公安系统上上下下,好几个局长、刑侦负责人都牵扯在内,帮他掩盖罪证,已经是根本就不顾法律了,倒是像一个黑社会。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这个又是他的一个主要政绩,他用黑社会的方式在处理这样一个棘手的案子,对外又宣传要打击黑社会,是以黑打黑了。
薄熙来和胡锦涛政治其实完全一致,事件不过是一种权利斗争。
现在谷开来的案子所结出来的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情况已经证明薄熙来的做法在政治上是有问题的,就象温家宝所讲的,政治路线上出了大问题。但是他能够走到这一步,薄熙来能做大、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甚至他在重庆短短的几年时间唱红打黑,掀起的风浪,比胡温执政十年在中国造成的政治影响还要大,这个证明了什么呢?至少证明了胡锦涛与薄熙来在思想脉络上是息息相通的,他们两个人应该讲是一根藤上的瓜。如果薄熙来不脉到胡锦涛的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意图,他不会这么去做,现在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完全是因为王立军跑到美国领馆这样一个意外的事件给捅出来了。胡锦涛最后下手的一个真正的原因,是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披露的有关薄熙来对权力的窥欲、对胡锦涛、习近平这些权威的挑战,自己野心的膨胀。实际上他们在思想政治上是完全一致的、是完全一路的,而只不过是一种权利斗争。
而在权利斗争上,胡锦涛不想外界看得那么软弱,他每一次在权利斗争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他反击得相当有力,这个都是有迹可循的。这次在北戴河应该看得出来,他们的会议内容之一,应该包含遥控这个审判。当然这次审判本来就有写好的“剧本”,而且从过程来看,好像是在照着他们安排的路数在走。
审判如期进行显示各派背后达成妥协,薄熙来案即将登场
显然这是第一步,那接下去呢,就是要处理薄熙来,处理谷开来只是一个开头,后面肯定就是薄熙来。薄熙来的处理,不管他原来作为政治局委员职位也好,还是他想要在十八晋升常委上去这个位置也好,就是因为他的变动,以至于跟他有联系的,比如周永康、还有背后的“太子党”、“上海帮”,都受到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因为这个位置让出来以后到底把谁填进去。中共的这个权利斗争并没有因为解除了薄熙来的职位而有一些减缓和消停,反而因为要争夺他现在留下来的空缺,几方的政治力量斗争的就更激烈。
当然从大的角度看,胡锦涛及“团派”占了一个主导地位,“太子党”和“上海帮”都因为薄熙来的事情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从谷开来在法庭上的这种配合态度来讲,应该讲薄熙来背后的政治力量已经默认了北戴河会议,即中南海高层决策这些人选定的“剧本”。他们在演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她才会给你一个配合的态度,如果不符合他们的期待,或者与他们的期待距离太大,那这种审判就有可能出现意外。如果审判能够按照“剧本”比较顺利地、平缓得演下去,那么薄熙来出局下场的结局基本上他们后面已经达成了一个妥协。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谷开来案子既不单单是谷开来本身,也可以看到薄熙来的命运下场。当时无论是判陈希同还是判陈良宇都是从判他身边的人开始的。所以谷开来的案子结束以后,实际上就意味着薄熙来的案子马上就要登场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薄熙来腾出来的这个空缺,以至于影响到政治力量派别对比消长产生的一种重新的磨合,也要看这个案子顺利进行的话,意味着后面不要产生株连、不至于产生太多的震荡。(预计)重新选拔的人也不完全单一方面的色彩,而往往可能选一些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真正可能性会大一些。这个审判虽然在政治上看,在中国的法制上看是一个大倒退的标志,也就是中国的这种“维稳”走入死胡同,高层政治走进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另外一方面,也看得出来,政治格局中讲妥协、平衡作为其一个主要原则、主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