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11-15] | 来源: 《参与 》作者:刘飞跃/杨逸 | [字体:大 中 小] |
争取对话,实现良性互动
—专访《民生观察》负责人刘飞跃
针对国内近期对维权人士的频颇打压,关于如何继续有效开展维权运动,《参与》记者采访了《民生观察》的负责人刘飞跃先生。
《参与》记者:近日我们发现一些国内维权人士对于接受海外媒体采访顾虑比较多,请问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刘飞跃:我想可能是因为国内政府一直将一些海外媒体视为敌对势力,这意味着当事人接受采访会冒着很大风险,如果在这些媒体上发表文章或观点,就会被当局特别“关照”,因此国内维权人士不得不有所顾虑。从另一方面讲,做事更低调一些,也可以使做事的空间更大一些,如果被公安部门高度关注,在行动自由上必然会受到控制和打压。
《参与》记者:这种现象是不是也说明“维权”一词在国内越来越敏感了?
刘飞跃: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样的。2002年初维权运动刚刚兴起时,当局对此有较大的容忍程度,比如当时非常活跃的网络签名活动,在群众中影响很大。但随着维权运动的发展和深入,当局感到了恐惧,开始一步步缩小维权空间。比如郭飞雄和吕耿松,两人都无政治背景,只是关心社会问题的维权人士,郭飞雄被判了重刑,吕耿松被正式逮捕。同时,维权人士揭示的问题容易触动当地庞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地方政府对此更敏感和恼火,而且不少地方政府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依赖于体制上的保护,对维权活动采取严酷的打压。
《参与》记者:您以前曾提出过维权人士要和政府对话的观点,这涉及到维权人士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开展有效的维权,对此您能不能具体谈一谈?
刘飞跃:这不仅仅是一个维权人士自我保护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维权方式和策略的问题,这实际上关系到维权的本质。维权从本质上来说,和当局不是敌我关系,而是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帮助政府揭示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权人士应该就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与政府进行充分的沟通,争取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允许,实现维权组织和政府的良性互动,这是维权人士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操作中也存在很多技巧,比如在维权过程中言语不要过激,要控制好做事的节奏,如果从一开始就做的很高调、声势很大,当局就很难接受,容易采取打压措施。如果是循序渐进地做维权工作,政府相对来说会容易接受。在国内现有的体制下,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应有一个度的把握。象我本人从9月1日至今,一直被当局派人非法跟踪、监视,我认为这种打压对于维权人士的忍耐和毅力是一种考验,但我也会利用一切机会跟政府部门解释维权运动的意义和作用,维权并不是为了出政府的丑,并不是唯恐天下不乱,而是推动解决社会问题,有帮于实现社会稳定和和谐,这是高压和暴力换不来的。这个对话过程非常艰难,我本人多次提出过这样的要求,现在看来政府部门还是存有一定戒心,但在十七大前夕,当地政府安排一些官员与我对话,虽然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实现,但也证明了当局开始感受到维权人士良好的出发点。
《参与》记者:现在公民维权一般会采取上诉和上访两种方式,但从多数个案的效果来看,都不是很明显?您对此有何建议?
刘飞跃:很难说哪种维权方式最有效,目前没有哪种方式能带来明显的维权成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当前特殊的维权背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专制的社会,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这注定了维权的长期性,也注定了现阶段维权失败会多于成功。因此,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环境,综合运用各种维权方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是一种方式,通过弱势群体群访给政府造成压力也是一种方式,不同的方式各有优劣,相辅相成。很多访民现在已从最初的个人上访转变为现在的公众维权,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冤情,而是对体制上的问题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这也给当局发出一个信号,不要把良民逼上梁山。
《参与》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刘飞跃:不客气,祝《参与》越办越好!
(刘飞跃/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