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朱令中毒,落下终生残疾。
清华大学学生朱令砣中毒案悬而未决近20年,如今因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白宫网站请愿而被激活。中国官方媒体连续两天对此案集体“发声”,督促官方和警方打破沉默、做出回应。
转向
在美国华人5月3日在白宫网站发起请愿后,6日签名人数突破10万,达到需要美国政府对诉求予以回应的门槛。请愿者要求调查和驱逐被怀疑对清华同学朱令投毒的孙维。
但随后不久,官方新华网刊登《舆论呼吁及时澄清“朱令案”传闻》一文,BBC中文网在微博中搜索“朱令”,发现并没有被禁。6日当天,BBC记者发现,在中国境内受到政府紧密控制的互联网空间里,“朱令”一词成为敏感词。
新华网的这篇文章说,舆论认为警方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澄清并及时回应。并继而提出七个质问:“悬而未决的局面,究竟是何原因?警方当时掌握了哪些证据?案子卡在哪里?当初警方那些“只剩一层窗户纸了”的表态是否属实,又指向哪个嫌疑人?对朱令家属的询问乃至申请信息公开,究竟为何搪 塞、不予告知?玄之又玄的所谓“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具体指的是什么?特别是公众质疑的,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
《环球时报》6日发文说:“与复旦投毒案不同的是,究竟谁是朱令案的凶手至今仍是个谜。”
文章还提到美国白宫网站上出现的关于朱令案的请愿,并说“签名人数迅速增加,平均每分钟有100个签名。”
继续发声
周二(5月7日),《环球时报》刊登《朱令案,舆论需冷静,官方应回应》社评说,舆论激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朱令的悲惨遭遇令人唏嘘,二是网上盛传嫌疑人孙维的家庭“有背景”,当时孙家是通过“动用关系”平息此案的。
《南方都市报》刊登朱令案的短评
文章说:“互联网上形成激动情绪,大的原因还是官方公信力不足”,“官方的沉默往往是对回应能够平息舆论的情绪缺少信心”。
社评说:“朱令中毒案到了官方该出面回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满足家属和舆论‘公开信息’要求的时候。”
文章还说:“总有一些人会寻找机会证明中国司法是“多么不公正”,这使得处理好公众关注的案件多了层额外的意义。”
世纪之案
南方报系的《南方都市报》7日刊登《“朱令案”,北京警方不可继续沉默》一文,认为“舆论的发酵以及对朱令一边倒的支持,使得事件的外延正不断被扩展。”
文章说,随着朱令案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不断传播,它点燃了很多人愤怒的因子, 案件本身也因为传播带来的影响,呈现出“世纪之案”的特征。
文章列举此案的几个特点,包括大量网民的介入、包括人民日报、央视网在内的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以及呈现出“跨国抗议”的景观。
文章最后说,尽管究竟是否能重启案件审查,还要依赖是否有新证据的出现,但只要勇敢地打破这种沉默,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将拯救的不只是受害的朱令,也包括嫌疑人孙维以及警方自身的公信力。”
除了评论之外,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官方媒体对朱令的父母进行采访,引述他们“披露案件细节、质疑警方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