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包遵信只有一面之交,因此,包遵信印象是精神层面的。

一、

1980年,我被借调在《人民教育》工作时(全国人才学研究会),
《人民教育》有一个名叫高奇的老编辑(时人民出版社总编夫人)经
常给我讲胡耀邦、胡绩伟解放前后和其丈夫办《群众》报的事情。

有一天,她对我说:“人民出版社包遵信是一个人才,他一个人主编了好几本杂志。”

我问:“多大年纪?她说:42岁。”

二、

金观涛搞《走向未来》丛书时,我发现包遵信是主编,金观涛是副主编。

由于我曾经和刘青锋同学的缘故,对金、刘的思想体系比较了解。

那时,有独立思想的人很少,大多是随着潮流学习知识。金、刘能和包遵信合作,说明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是强强联手。

三、

1989年,包遵信以一个社会活动家的形态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在联合上书的签名中,他名列前茅。记得当时我曾经给朋友谈起时,大多说:“他名气不够大,和方励之、严家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四、

“6.4”之后,包遵信被抓了、判了。

1990年的春天,我为雷祯孝送《中国人才思想史》书给李泽厚,曾经与李先生谈起了包遵信被抓一事。

我听说是XX人……。

李泽厚先生说:“包遵信曾经让我给XX人写文,我没有写……。”

五、

1993年底~1994年初,在黎鸣家碰到出狱的包遵信。

一个瘦瘦小小的同道。

聊了甚么,都不记得了。

但记住了一句话:“我没有做任何对不住朋友的事情。”

六、

世纪之末,在旧书摊上买了几本《中国哲学》、《读书》,我发现了
一个伟大的包遵信。

在80年代初,一个孤独的、欣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包遵信,那个时代的中国,能有几人和包遵信对话?

从心灵深处产生了对包遵信的崇敬。

七、

包遵信去世之前,祯孝兄电话里说,包遵信快不行了。

听了后,我心里不好受。

我们是同代人,心也是相通的。我同时代的朋友郑君华、沈大德、吴廷嘉夫妇、李双璧一个个的走了,现在包遵信又要走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呢?

八、

两天后遇到几个朋友,我说:“包遵信可能不行了。”他们说:“已
经去世了。”

我的心在哭泣。

有人提议发一封唁电。

我们共同起草,电文如下:

  唁电

  北京包遵信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中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包遵信先生不幸逝世,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包先生为推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包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走向未来丛书》……载入 了中国自由思想运动的史册。

  在中国政治环境异常恶劣的环境下,包先生始终坚持中国文人的正义和良知,坦然地走入监狱。成了我们人生的行为楷模。

  包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国当代思想自由运动的重大损失。

  包公遵信先生永垂不朽!

  贵州:葛实如、曾宁、申有年、黄燕民、吴郁、杜和平、
     全林志、李任科、陈西

  鞠躬

  (2007-11-01)

九、

在网上我读了金观涛、刘青锋夫妇悼念包遵信的文,可见真情。

思考包遵信与当代中国各类文化人的异同。

不管对《走向未来》丛书如何定位,《走向未来》不是包遵信的亮
点。金、刘和包遵信在《走向未来》丛书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包遵信一生有两个亮点,一是《中国哲学》;二是五年牢狱。

包遵信是一个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化人,金、刘站在文化的至高点上,欣赏包遵信,理解包遵信。她们之间可以互补。

金、刘之下的学者、文人,大多是西方文化的推行者,不理解包遵
信,甚至发生冲突。

用包遵信的两个亮点和方励之、严家其比较,包遵信比方励之、严家其等人,思想上更深刻,人格上更伟大。

当下,传统文化热了,受包遵信影响而长大的小童成为大师了,当大腕了,发大财了,升大官了。

而真正的大师在享受苦难,体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在中国当代思想运动的浪潮中,包遵信升华了。

真正的大师是跨越时代的,是傲视权力的,是超脱名利的,是不被人理解的,是充满了苦难的。

包遵信公亦如此。

十、

包遵信是安徽人,是包公的后人。包公的后代也与时俱进了,由实践家上升为思想家了。

我很想知道包遵信兄这十多年的思想成果。他不发表小文,他是行健者,他做的大文章是什么?他寻找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富强之路?一条什么样的自由、民主之路?

他是先知!

(2007-01-30于“我思斋”)

〔提供者:(贵阳)黄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