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可以像梁山好汉那样排座次吗?
中国著名学者易中天告诉你:可以的。
易中天先生最近来到中国人文学科最富盛名的北大,发表了“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的长篇演说。演说词获多处转载,被说成是和“七不”对着干的,风靡网络。
作为历史学者,这个题目让我头晕,好像回到了康德和黑格尔的岁月,或者是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日子。
在一个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我所知道的职业历史学者,无论中外,多半是兢兢业业,在自己那片小自留地上耕耘,还要时时留神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日新月异。这这样的时代,能听到一个人在一两个小时内把世界历史上几大文明的来历、特点,差异和价值一五一十地铺排下来,不借助任何学科方法论,无所畏惧,完全是自己创立的体系和概念,例如“文明如液态”,不得不让人感叹学术界“中国特色”的发达。如此创立新概念和新体系,世界学术界如承认GDP,中国一定以每年起码两位数的增长遥遥领先。
“什么是文明的意志?文明的意志就是为全人类找到谋求幸福的途径和方式。于是有了人类文明,而且有了人类文明中的带头大哥。”
易先生这段提纲挈领的宏大文明叙事中,前半段就算成立,就算文明不用论证地有“意志”,也是大白话,等于是说“是人都想过好日子”。后半段,听上去像更是江湖话语。
“人类文明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世界性的,一种是区域性或者民族性的。也因此不同的文明圈它的历史地位、作用影响、责任担当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一点,我认为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可以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西方现代文明,第一世界的第二名是伊斯兰文明,第一世界的第三名中华文明。也就是说西方现代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的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综合排名是斯拉夫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日本文明、拉美文明。其他的属于第三世界。因此在未来的世界,将是西方现代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唱主角,因为第三世界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相当于散户,大鳄是前三甲,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这就是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先生这里谈的究竟是历史,是文明,还是江湖世界的排座次,是考科举,是奥运会的奖牌数,是GDP,还是股市?排不上第一等级的文明怎么可以统统归入“综合排名”?第三世界近百个国家有怎么可以被打入“散户”?“大鳄”云云,难道意味着其他的都是小鱼小虾吗?所谓“唱主角”,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有更多的话语权甚至是独白权—戏台上的主角不就是这样的吗?
易先生讲话中后面呼吁“普世价值”,但他的“文明座次”论却非常接近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座次背后的优越感又非常接近种族主义。我所理解的普世价值,在世界文明问题上,应该是承认并尊重所有文明的独特性和平等,不应该把它们用等级来分类,更不应该自认为比别人更文明,更有贡献,就要有更多的“责任担当”。更何况这种更文明更有贡献完全是自封的。
在一个国家文科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发表演说,用这种观念和这种语言来谈论“世界文明”,根据自说自话的文明标准把自己的文明列为第一世界并以此要求更多话语权——我很想知道在座的中国学者和学生中有没有人质疑。在座的如有外国学生和学者,尤其是那些来自被易先生归入“综合排名”或者等而下之—“散户”!——的又有何感想。
把世界各色人种和文明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观念来分类,这是从晚清时候在中国知识界就有相当—如果不是主流—影响的。这个影响在“赶超”“自强”“雪耻”“球籍”等等话语下从未得到认真清算。中国知识界在痛感被西方看不起的同时,在同样的意义上,恐怕很少看得起那些在某些方面—更不用说整体上—还不如自己“先进”的非西方兄弟,今天连日本和俄国也包括进去了。这不是潜意识,也不是私下谈话,而是表现在公开演讲甚至学术论述中,还把它作为自己学术巨著的基本框架。
很多中国学者嘴里的世界其实就是西方和中国。很久以前中国“领先”,后来被西方赶超,受西方的欺负,现在中国崛起,放眼四望,除了西方,一片散户。
权力,地位,影响,等级(在其他一些人那里当然还有财富),这些东西,不但在社会关系上,而且在国际关系上也是或更是衡量个体价值的标准——很不幸,在中国,即使是一些“普世价值”的支持者,也仍然信奉这些和普世价值格格不入的东西。这些东西说出来,也只有借助权力话语,江湖话语,甚至股市话语。“世界文明”的演变和“中国文明的位置”就由这三套话语的坐标来界定,真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