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忠认为,只有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治本,经济改革的成果也必须通过政改才能巩固和发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自然让人们对反腐新政充满期待。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近日表示,反腐必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治本,建议设政改特区先行。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报纸《京华时报》周日(10日)第4版整版篇幅刊载对李永忠的专访。
素有“反腐专家”之称、身兼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永忠表示,反腐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反腐载体。表面上,反腐最大阻力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等;实际上是体制性、权力结构性的一种深藏于体制、外露于言行的阻力,故深入开展反腐斗争,必然要求改革权力结构。以《京华时报》的官方背景,选在这个时机刊出这篇关于政改的文章,特别引起关注。
李永忠指出,他在1980年代末就研究并且预测,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中国腐败发展会先表现在权钱交易,其次进入权色(非物质的贿赂)交易,最后变成权权交易。
他强调,在中共十八大前曾撰文提出,中国已到了3个“不得不”的关口:政治体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两极分化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口;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
反腐突破口
李永忠认为,反腐作为新形势下的突破口最合适,能取得最大控制,而且口子最小,见效最快。
李永忠表示,中国沿用“苏联模式”的制度设计,“很不怎么样”。公职人员名义上的工资很低,暗地里的灰色甚至黑色收入却不少,导致中共领导干部面对太多腐败机会,很难做到“不湿脚”。
但他认为,如果现在马上、全部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可能流于形式,或引发混乱,而且如果权力结构不改革、政治生态不改善,仅靠领导人带头公开财产,有多大作用值得怀疑。
尽快建特区
李永忠指出,俄罗斯官员财产公开已4年了,但去年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比中国还低。因此李永忠认为,只有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治本,经济改革的成果也必须通过政改才能巩固和发展。
他建议,尽快设立政改特区,并搞实践。 “没有特区怎么搞政改?政改特区可以治本先行,至于全国当前仍应以治标为主,二者并不矛盾。”设了政改特区,并不等于反腐一定成功,但如不尽快设立政治体制改革特区,30多年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反腐败很难成功。
他在谈到设立政改特区的意义时表示,尽快设立政改特区,先在特区搞实践,实现“化远为近、化大为小、化险为夷、化整为零”。
他指出,在全中国2800多个县拿出1%,也就是28个县来实验,“各种模式都可以搞,28个县肯定会有成功的,谁搞成功了我们用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