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上周五(11月15日)公布上周二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问题的决定文本,在中国国内外引起广泛反响。《决定》涉及16个领域、60个要点,从市场自由化、农村发展、行政和税收制度到反腐和司法体系,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不乏在政治经济层次上颇具风险的打算和步骤,引人注目。德语媒体11月18日的相关报道和评论认为,该决定是一份不同寻常的文件,值得重视,但对中国国内外希望中国在政治上自由化的人们来说,该文件暴露出来的“界限”不免让他们的期待落空。《南德意志报》“今日主题”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这样写道:
“这一改革纲领基于以普通观点看是不合榫、不可行的‘更多市场、更多党治’的混合:在经济上,政治的控制要限于战略和敏感领域;与此同时,中共领导机构的决策权却要强化,……在市场和党治之间的这一中国式踩高跷是否拥有未来,或是否能因此产生出一个有前途的威权型国家资本主义,尚在未定之数。这个庞大的改革计划并非由同现实世界脱节、头脑僵化的党内意识形态专家们编成的,而是一些部分在西方受过极优秀教育的计划人员和经济学家撰写的,这些人深谙中外长短所在。这些技术官僚们获得了习近平的信任。习在一年的时间里坚决扩大了个人权力基础和党中央权威。现在,他显示出了对一个共产党领袖而言非同寻常的风险准备,将个人的政治权威与一个大胆的改革计划捆绑在一起。
“这一内容广泛的中国改革议程将使相关争议获得新推动。西方媒体通常回避这一争议,经济界人士多年来却早已在内部展开:他们认为,中国政府体系的强处是,长期发展计划可以得到有力的贯彻,相比之下,民主政体却常常显得短视、保守和肤浅。”
如何看待
文章接着这样谈到西方应对中国的改革计划持何种态度:
“对民主宪政国家来说,威权统治的中国在过去35年里表现出来的令人惊讶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当然不能成为效法对象。不过,如果不严肃看待中国的改革雄心及其对我们(西方)的影响,那是盲目的和危险的。因为,现在通过的中国改革计划中只要有一部分得到落实,不出10年,目前还高高在上的诸多西方国家就会在全球的经济和权力建构中处于边缘地位。……中国呈现给世人的是一幅全景图:可怕的、应受批评的、建设性的和令人赞叹的东西,应有尽有。中国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动力的和全球性影响的强国,并且,尽管会出现可预期的所有挫折,它会继续保持这一地位。我们应该理性承认这一现实,以一种批评性的、同时是坦率的和好奇的眼光,去看待中国提供的挑战、机会和风险。”
《每日镜报》的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一改革决定再度证明了中国独裁制的那种惊人的嬗变性。不过,万变不离其宗:
“在最近的改革方案出台后,中国民众可以有广州鸟市上的那些其所处的笼子焕然一新的鸣禽们一样的感觉了:笼内隔棍之间的距离或许变大了,(鸟的)活动空间也开阔些了,而笼子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