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等节目接连曝光了广东东莞的色情行业,出乎意料的是,此举并未得到公众和其它媒体的应和,而是引来了网络上此起彼伏的揶揄和抗议,诸多跟帖纷纷指责央视“只见芝麻不见西瓜”。
众所周知,央视是中国官方的三大喉舌之一,其影响力不可小觑。正因为其地位之高,很多人视其为政治风向标,大凡央视的新闻报道都会得到地方的重视,有的还会引来国际舆论的各种解读。央视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两大节目堪称喉舌中的喉舌,所以,原本不起眼的消息,一经其报道便可能掀起轩然大波。
央视地处北京,与东莞天各一方,为何央视记者会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去东莞明察暗访?显然,这跟东莞的色情行业名声在外有直接的关系。早在很多年前,东莞就已经是色情行业遍地开花,并一举压过了海南,赢得了“色都”的雅号。
告子曰:“食色,性也”,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即使是圣哲先贤也不否认人均有情色需求。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需要,也是男女身体的需要。当然,从古至今,社会道德标准都不提倡乱搞男女关系,包括强奸、通奸、卖淫嫖娼、包二奶等等。如今的法律,更是把原本应该由道德标准来规范的卖淫嫖娼行为列入了违法犯罪。
毫无疑问,卖淫嫖娼不值得提倡,但立法禁止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妥当的。事实上,色情行业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直到中共建政之后才被彻底打灭。毛泽东时期是色情行业在历史上唯一的断层,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色情行业又春回大地,先是在沿海城市出现,然后逐渐发展到了内地大中小城市。如今,即使是在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三四线城市的小乡镇,也不乏色情场所。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色情活动,为何色情场所却能在全国各地俯拾即是?其实,只要是熟悉中国社会潜规则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色情场所之所以能长期明目张胆地经营下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得到了当地警方的默许。那些在扫黄行动中被拿下的色情场所,要么是没有后台,要么就是后台不够硬。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而以制造业闻名的东莞显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工厂。东莞的本地居民数量非常有限,因为工厂林立,所以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民工,现在的东莞,流动人口数量应该足以让其跻身大城市之列了。
东莞的民工数量庞大,很多民工都是单身,或者是单独出外打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夫妻生活。单身的男女还可以通过谈恋爱婚前同居,而那些只身打工的已婚男女就只能结为临时夫妻,解决生理上的饥渴问题。有些工厂男多女少,男的无法找到临时伴侣,在长期的压抑下,只能到色情场所寻花问柳。东莞的色情行业之所以能风生水起、傲视群城,可以说跟上述情况有直接的关系。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强奸案时有发生,而在最近这些年,强奸案的发案率明显下降,之所以情况出现了逆转,色情行业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在强奸面临高风险的情况下,很多原本有强奸意向者纷纷走进了色情场所。因为只身出外打工的已婚男女太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况,留守的男人明显比女人少得多,导致多女共侍一男的现象频繁出现。男人在外面嫖娼,女人在家通奸,看似你情我愿,其实很多人都是出于无奈。
男女不能从一而终,这绝不是一个值得兴高采烈的文明现象,但是,因为地区的发展差异,因为户籍制度的阻隔,我们只能对上述现象给予最大的理解,饱汉不知饿汉饥,对于当下包括东莞在内的各个城市的色情行业,实在是没有必要进行上纲上线的指责。
色情行业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合法化,在中国虽然已经有太多支持合法化的声音,但合法化的阻力依然很大,首当其中的就是公安机关。然而,在央视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细节,就是记者在发现娱乐场所有涉黄行为之后两次打电话报警都没有下文。可见,东莞警方对于当地的色情行业给予了最大的“容忍”,这种“容忍”显然不是基于对卖淫嫖娼者的理解,而是基于灰色利益,因为色情场所没有向警方缴纳保护费的少之又少。
广东省公安厅2月10日凌晨发布消息称,9日晚9时,东莞市公安局对全市娱乐场所开展统一清查行动打击卖淫嫖娼;被媒体曝光的东莞市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已被停职调查。称东莞市从下午开始,共出动6525名警力对全市所有桑拿、沐足以及娱乐场所同时进行检查,并针对节目曝光的多处涉黄场所进行清查抓捕。
央视的曝光让东莞警方闻风而动,扫黄行动可谓硕果累累,2000多家色情场所被关停,并抓捕了一大批野鸳鸯。最为讽刺的是,在被捕的色情场所老总当中,竟然还有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央视和警方咄咄逼人的扫黄态势,《南方都市报》微博却大胆地喊出了“东莞挺住”的声援之语,引发公众共鸣,今天的东莞仿佛六年前大地震中的四川。当然,显而易见的是,公众声援东莞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抗议央视的选择性失明。
事实上,在中国有很多事情比色情服务这类事情重要得多,但从来不见央视记者去报道。豪华楼堂馆所、黑砖窑、血汗工厂里面都看不到央视记者的身影,他们没有那份勇气,也舍不得花苦力去暗访。专栏作者宋石男认为:对许多人喜闻乐见的性产业高举高打,而打击者本身又未必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自然激起人们的反弹,所以声援被打击者其实只是表达对打击者的不满。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从业者,通过微博和QQ、微信群等,对央视此次报道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不少媒体人士对央视的职业操守表示质疑和反对。
有不少网友和意见领袖指出曝光色情业的社会后果:1、“小姐”本来就是弱势群体,这样的曝光会让她们的处境雪上加霜;2、中国有3000万光棍、有众多需要解决性需求的人,若打掉色情业他们的性需求怎么办;3、中国的强奸、性侵案频发,尤其是性侵留守女童的现象严重,若没有色情业的“分流”,社会治安将恶化,幼女的权利更得不到保障。
知名博主五岳散人也剑指央视报道:“做小姐的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哪怕要曝光此事,也只会找背后的原因,不会用猎奇的手法拍下她们跳艳舞的镜头哗众取宠。一个掌控着巨大媒体资源的机构,它的使命绝对不该是如此做新闻。在你们拍下她们的艳舞之时,难道不明白这是让自己的职业蒙羞、跳了一场精神上的脱衣舞么?”
知名性学家李银河女士认为:卖淫嫖娼应该非罪化,性服务完全是个人行为,政府不用管,相互之间是否给钱,也是出于自愿,“这实际上最符合人类性活动的基本逻辑”。李银河认为非罪化和合法化的区别在于,合法化是可以公开经营妓院或是公开允许注册的,国家可以收税;非罪化是指对于所有成年人之间的性交易不用去管,也不用罚款。李银河指出,禁止卖淫嫖娼的法律已经相当过时,从最近30年的实践来看,不但已经失效,而且起的是反面效果,促进了黑社会发展和警察腐败,“但凡这些法律有一点效果,各地扫黄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人往往谈性色变,即使色情业在中国广泛存在,也仍然属于“不可讨论”的话题。虽然央视记者和东莞警方在曝光和打击色情场所的时候表现得一身正气、大义凛然,但从众多的已经曝光过的新闻以及娱乐场所经营者的反映看,央视记者也好,地方官员也好,警方也好,他们一边奉旨高喊扫黄,一边其实可能是色情场所的常客。只有正视色情行业的存在,让色情行业在中国合法化,并加以规范,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强奸犯罪,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并终止央视和警方面对色情行业的分裂人格。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公众舆论与官方舆论今后仍然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对抗。
2014年2月11日
众所周知,央视是中国官方的三大喉舌之一,其影响力不可小觑。正因为其地位之高,很多人视其为政治风向标,大凡央视的新闻报道都会得到地方的重视,有的还会引来国际舆论的各种解读。央视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两大节目堪称喉舌中的喉舌,所以,原本不起眼的消息,一经其报道便可能掀起轩然大波。
央视地处北京,与东莞天各一方,为何央视记者会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去东莞明察暗访?显然,这跟东莞的色情行业名声在外有直接的关系。早在很多年前,东莞就已经是色情行业遍地开花,并一举压过了海南,赢得了“色都”的雅号。
告子曰:“食色,性也”,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即使是圣哲先贤也不否认人均有情色需求。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需要,也是男女身体的需要。当然,从古至今,社会道德标准都不提倡乱搞男女关系,包括强奸、通奸、卖淫嫖娼、包二奶等等。如今的法律,更是把原本应该由道德标准来规范的卖淫嫖娼行为列入了违法犯罪。
毫无疑问,卖淫嫖娼不值得提倡,但立法禁止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妥当的。事实上,色情行业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直到中共建政之后才被彻底打灭。毛泽东时期是色情行业在历史上唯一的断层,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色情行业又春回大地,先是在沿海城市出现,然后逐渐发展到了内地大中小城市。如今,即使是在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三四线城市的小乡镇,也不乏色情场所。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色情活动,为何色情场所却能在全国各地俯拾即是?其实,只要是熟悉中国社会潜规则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色情场所之所以能长期明目张胆地经营下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得到了当地警方的默许。那些在扫黄行动中被拿下的色情场所,要么是没有后台,要么就是后台不够硬。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而以制造业闻名的东莞显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工厂。东莞的本地居民数量非常有限,因为工厂林立,所以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民工,现在的东莞,流动人口数量应该足以让其跻身大城市之列了。
东莞的民工数量庞大,很多民工都是单身,或者是单独出外打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夫妻生活。单身的男女还可以通过谈恋爱婚前同居,而那些只身打工的已婚男女就只能结为临时夫妻,解决生理上的饥渴问题。有些工厂男多女少,男的无法找到临时伴侣,在长期的压抑下,只能到色情场所寻花问柳。东莞的色情行业之所以能风生水起、傲视群城,可以说跟上述情况有直接的关系。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强奸案时有发生,而在最近这些年,强奸案的发案率明显下降,之所以情况出现了逆转,色情行业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在强奸面临高风险的情况下,很多原本有强奸意向者纷纷走进了色情场所。因为只身出外打工的已婚男女太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况,留守的男人明显比女人少得多,导致多女共侍一男的现象频繁出现。男人在外面嫖娼,女人在家通奸,看似你情我愿,其实很多人都是出于无奈。
男女不能从一而终,这绝不是一个值得兴高采烈的文明现象,但是,因为地区的发展差异,因为户籍制度的阻隔,我们只能对上述现象给予最大的理解,饱汉不知饿汉饥,对于当下包括东莞在内的各个城市的色情行业,实在是没有必要进行上纲上线的指责。
色情行业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合法化,在中国虽然已经有太多支持合法化的声音,但合法化的阻力依然很大,首当其中的就是公安机关。然而,在央视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细节,就是记者在发现娱乐场所有涉黄行为之后两次打电话报警都没有下文。可见,东莞警方对于当地的色情行业给予了最大的“容忍”,这种“容忍”显然不是基于对卖淫嫖娼者的理解,而是基于灰色利益,因为色情场所没有向警方缴纳保护费的少之又少。
广东省公安厅2月10日凌晨发布消息称,9日晚9时,东莞市公安局对全市娱乐场所开展统一清查行动打击卖淫嫖娼;被媒体曝光的东莞市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已被停职调查。称东莞市从下午开始,共出动6525名警力对全市所有桑拿、沐足以及娱乐场所同时进行检查,并针对节目曝光的多处涉黄场所进行清查抓捕。
央视的曝光让东莞警方闻风而动,扫黄行动可谓硕果累累,2000多家色情场所被关停,并抓捕了一大批野鸳鸯。最为讽刺的是,在被捕的色情场所老总当中,竟然还有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央视和警方咄咄逼人的扫黄态势,《南方都市报》微博却大胆地喊出了“东莞挺住”的声援之语,引发公众共鸣,今天的东莞仿佛六年前大地震中的四川。当然,显而易见的是,公众声援东莞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抗议央视的选择性失明。
事实上,在中国有很多事情比色情服务这类事情重要得多,但从来不见央视记者去报道。豪华楼堂馆所、黑砖窑、血汗工厂里面都看不到央视记者的身影,他们没有那份勇气,也舍不得花苦力去暗访。专栏作者宋石男认为:对许多人喜闻乐见的性产业高举高打,而打击者本身又未必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自然激起人们的反弹,所以声援被打击者其实只是表达对打击者的不满。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从业者,通过微博和QQ、微信群等,对央视此次报道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不少媒体人士对央视的职业操守表示质疑和反对。
有不少网友和意见领袖指出曝光色情业的社会后果:1、“小姐”本来就是弱势群体,这样的曝光会让她们的处境雪上加霜;2、中国有3000万光棍、有众多需要解决性需求的人,若打掉色情业他们的性需求怎么办;3、中国的强奸、性侵案频发,尤其是性侵留守女童的现象严重,若没有色情业的“分流”,社会治安将恶化,幼女的权利更得不到保障。
知名博主五岳散人也剑指央视报道:“做小姐的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哪怕要曝光此事,也只会找背后的原因,不会用猎奇的手法拍下她们跳艳舞的镜头哗众取宠。一个掌控着巨大媒体资源的机构,它的使命绝对不该是如此做新闻。在你们拍下她们的艳舞之时,难道不明白这是让自己的职业蒙羞、跳了一场精神上的脱衣舞么?”
知名性学家李银河女士认为:卖淫嫖娼应该非罪化,性服务完全是个人行为,政府不用管,相互之间是否给钱,也是出于自愿,“这实际上最符合人类性活动的基本逻辑”。李银河认为非罪化和合法化的区别在于,合法化是可以公开经营妓院或是公开允许注册的,国家可以收税;非罪化是指对于所有成年人之间的性交易不用去管,也不用罚款。李银河指出,禁止卖淫嫖娼的法律已经相当过时,从最近30年的实践来看,不但已经失效,而且起的是反面效果,促进了黑社会发展和警察腐败,“但凡这些法律有一点效果,各地扫黄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人往往谈性色变,即使色情业在中国广泛存在,也仍然属于“不可讨论”的话题。虽然央视记者和东莞警方在曝光和打击色情场所的时候表现得一身正气、大义凛然,但从众多的已经曝光过的新闻以及娱乐场所经营者的反映看,央视记者也好,地方官员也好,警方也好,他们一边奉旨高喊扫黄,一边其实可能是色情场所的常客。只有正视色情行业的存在,让色情行业在中国合法化,并加以规范,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强奸犯罪,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并终止央视和警方面对色情行业的分裂人格。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公众舆论与官方舆论今后仍然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对抗。
2014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