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辣椒@remonwangxt · 6h
声援北京独立电影展,声援栗宪庭先生!
(参与2014年8月26日讯)这几天,宋庄独立电影节的停展事件,再次把老栗推上了前台。这位在各个时期影响过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批评家,似乎注定了一生要与政治结缘,成为测试中国社 会的温度计与晴雨表。不管是出于支持,还是认同;是羨慕,还是忌妒。老栗都已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拥有别人无法取代的地位。这当然是 老栗的敏感所致,也是他的勇气使然。相比许多“学问家”,我以为老栗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他珍视自己的生命感受,身上有着强烈的求真意识。为此他甚至不惜顶 着“不懂学术”的帽子。老栗后来疏远于日益商业化的当代艺术圈,转而开始关注独立电影,就在于许多独立电影还保留着某种真实的人文诉求。不想,老栗的这次 低调转身,却是举步艰难,受到了种种阻碍,直至今年他的影展干脆被彻底叫停。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的社会环境,远不是某些人看到的那么乐观,还有太多需要我 们争取的东西。
影展被迫叫停之后,网上支持老栗的声音很多,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腔调。有人从所谓“学术”角度出发,指出老栗一贯以来与政治的联系,是导致他的思想和行 为始终被政治所干扰,因而无法获得艺术独立的原因;也有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强调要用所谓“真正站得住脚的作品”来影响社会,并以有了钱或宽松的创作环 境,并不一定能出伟大作品为理由,来否定为争取自由的生存环境与创作环境而付诸的艰辛努力…… 凡此种种,似乎都指向了老栗为之奋斗的方向,即从“重要的不是艺术”观点出发,为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开拓的生存与发展之路。我不想就这些理论问题进行讨论, 因为把这些理论问题抽离中国的具体语境,早已是乌有子虚,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我想说的是,在老栗的影展刚刚被迫叫停之后,便急不可耐地拋出这些所谓“专 业”、“艺术”的教条,未免太过娇情,也似乎是在为体制的打压推波助澜。我以为这不是学术问题,而是道义问题。
其实,我跟老栗的思想也有相佐之处,甚至我们之间还存在一些误解。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在为中国当代艺术拓展体制外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等问题上保持一致。 事实上,这些年我一直是视老栗为楷模,心慕手追,开展自己的批评工作与策展工作的。而在我由艺术家转向批评家的过程,似乎也见证了老栗后来的执拗人生。上 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进退维谷之时,老栗为了支持我们这些体制外艰难生存的艺术家,表明自己的立场,干脆放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他保留的 职位,以一种彻底与体制决裂的方式,践行王阳明“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实未知”的思想,完成了自己面向当代艺术的实至名归。现在有不少人羨慕 老栗的地位,可是,谁又有他的勇气与担当呢?先别谈什么学问与思想,单就人的魄力而言,同时代的批评家中,老栗就远远胜出一筹。
当然,老栗不是神,他也有矛盾和痛苦。最大的痛苦与矛盾,由来于现实社会的挤压,逼使他不得不另僻溪径,去西方谋取发展空间。所以,借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进程,九十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老栗等人的推动下,也就出现了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特景观。老栗对此也是深表忧虑,并有过高度的警惕。后来有人批 评老栗的“春卷”理论,其实最早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是老栗自我反思的结果。正是带着这种反思,老栗后来回归于本土,以宋庄为根据地,试图借助于商业的力 量,来为中国当代艺术开拓体制外的生存空间;也是带着这种反思,老栗开始疏远于日益商业化了的当代艺术圈,关注起更具现实立场与人文价值的独立电影。然 而,现实无情,不仅拒绝了老栗的求真意识,也打碎了他的回归之梦。这使得老栗不得不再次背负起他的“重要的不是艺术”之理论,继续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自由发 展谋取生存之道…… 对此,老栗确实也很无奈。他曾感慨自己这一生没有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一直在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做许多铺垫的事情。其实,这才是老栗的悲哀,当然, 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悲哀。
2014.8.26于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