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紀念中國政協65周年講話中說,中國政協在中共領導下,「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建立了歷史的功勳」,但當我們翻開中國政治協商的歷史,會發現,中國政協在成為政治花瓶之前的歷史,是一部血染的國殤史。
我們知道,政治協商一詞源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國共重慶談判,儘管這次政治協商有了重大成果《雙十協定》,但這一協定並沒有給中國帶來和平與民主,政治協商成果成為一張廢紙,國共兩黨相信槍桿子裏面出政權,只要一黨統治,不要多黨競爭,血戰四年,最後以國民黨敗落台灣而結束。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為什麼要召開新的政協會議呢?因為中共軍隊勝利在望,中共要在最緊要的歷史關頭,聯合各民主黨派力量,徹底推翻國民黨的民國政府,而成立新的「民主聯合政府」,新的政府是各黨派的「聯合政府」,所以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國外華僑積極響應,欲共同參與分享這場分桃盛宴。1949年9月中國政協成立,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等三個共和國奠基性文件,到了1954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五四憲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立法功能開始過渡讓予全國人大,自此,政協便成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再之後,激進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1956),與大規模迫害知識分子的反右運動(1957),民主黨派參政權基本被剝奪,中共一黨執政成為現實。民主黨派或全國政協,成了共產黨一黨執政的新中國之腳手架,黨國的大廈建成了,腳手架就撤除掉了。1966年文革開始,全國政協停止辦公,有趣的是1973年2月28日,經周恩來批准,全國政協舉行「紀念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26周年座談會」,在中共需要的時候,全國政協會突然甦醒過來,參與政治活動。改革開放之後,政協又正式開展體制內的政治協商活動,政協委員主要是通過政協提案,來下情上達,參政議政。但政協的主旨功能是什麼?是政治協商與民主監督。政治協商被官方定義為:指國家和地方大政方針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重要問題,在中共中央做決策前進行協商,並在決策執行過程中重要問題協商。而民主監督則是:指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對政協如此定性,看起來是嚴肅的,有權威性的,但事實上呢,卻是如來佛手掌心中的政治協商與民主監督,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各級政協在各級黨組織下面開展活動,譬如縣級政協,要靠縣級政府養活。政協自從將政治決策權讓位於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將權力也讓位給了中共中央),政協就完全花瓶化了,完全變成了中共一黨專政的政治裝飾品。我們回顧一下當代中國史,看看這些重大歷史場景中,政協的影子在哪裏?到朝鮮去參戰,經過全國政協提前協商麼?中共的反右、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這樣重大的政治運動,有沒有經過全國政協提前討論?文革與文革之前,那是毛澤東一人說了算,而到了所謂的改革開放之後呢,小崗村農民包田到戶、深圳成為特區、鄧小平九二南巡之後的市場化,經過全國政協提前討論麼?有全國政協的智慧貢獻麼?八九民運過程中,我們確實看到,有良知的全國政協委員與政協領導人,向中共中央喊話(發公開信與聲明),希望中央順應民意,與學生對話,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學潮危機,但終極的「政治協商」是鄧小平在家中與他認可的政治老人們秘密完成的,政治協商是秘密的政治老人們的政治協商,連中共的總書記與全國人大的權力也被虛置。沒有政治協商的後果是什麼,就是政治「血殤」。政協或各民主黨派在中共1949年建政前,確實對中共功勳卓著(幫助中共打敗了蔣介石,但當時的中共是追求普世價值、要建立民主憲政共和國的),全國政協在後來的歷史過程中,有何輝煌與功績呢?他們在五六十年代遭受迫害,而改革開放之後,卻衣食榮華,通過所謂的參政議政,得到的是政治地位,一定的特權福利,但於國於民,幾乎沒有重大貢獻(在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均「被」缺位)。2013年,中國31個省區市的政協主席全部退出省委常委,有觀點認為這是對政協參政議政獨立性的一種強化舉措,但獨立性又有什麼意義?政協能用自己的媒體發表獨立的政治建議與參政麼?政協的民主監督,有中央紀委那樣的權利麼?最為重要的是,政協(委員的內部遴選)早已成為權貴富人的政治沙龍,一年一度的北京聚會,是他們的法定政治交友假日。中國政協需要真正的「政治改革」,通過改革,使中國政協有真正的政治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