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匿名网友:雨伞运动即将失败的几种原因
本人是大陆零八宪章签署者,这是为香港雨伞运动写的第三篇文章,前面两篇分别是《你们已退无可退-为了不变成我们的世界》和《希望始於改变-大陆寄语之二》,相对来讲,这篇是泼冷水的,但是希望同胞们能理解冷水背后的善意和真诚。
致英勇的佔领者们:
佔领运动走到今天,学生和佔领市民的文明抗争精神让参与者和全世界都为之感动,但是仅仅感动自己和感动他人是不够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你感动了全世界,你也感动不了中共,更感动不了“装睡”的大多数。
目前的胶着状态,包括广场投票的取消,政府的不回应,周永康计划北京上访,都让包括参与者自身在内的所有关心雨伞运动的人,看的很揪心,不得不问,下一步如何走下去?
下面,我从反面提出目前运动的几个致命弱点,希望能引起各组织领袖和佔领者的思考,有所启发。
1.内部不能建立协商共筹机制
曾经一度被提起的“雨伞运动联合阵线”最近没人提起了。从广场投票的“流产”到关於“是否自首何时自首”的分歧,都可以看出来,雨伞运动目前基本处於“失控”状态,并不是失去了对安全的控制,而是失去了意见的提取与整合以及对未来的清晰抗争策略。
之前提出过的升级包括“成立联合阵线”和“全民不合作”是运动的最高峰。但是被林政以取消对话打击后,就没人提起了。“联合阵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战役能否打赢,打下去,不仅“战士们”的精神状态很重要,决策更重要。
之前与政府对话在即,担心对话流产,取消联合阵线,如果说是情有可原的话,那现在对话搁置,是升级的最好时机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条联合阵线,包括双学,佔中三子,媒体界,法律界,宗教界,佔领群众以及任何可以并表达支持雨伞运动的组织和签名个人。比如媒体界,不仅要联合包括苹果等一众明确支持雨伞运动的媒体外,还要包括其他媒体中已经联署的一众非官方“群众”。
各界的支持不能仅限於署名。松散的支持者要选出能够综合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代表,与其他各界代表一起,周期性的商讨策略,如何互相支持,协作。
2.民粹主义氾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身在大陆,所以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你们之中的分歧与隐患。
在之前的佔领与守护运动中,以及广场投票事件中,“谁也不能代表我”“没有大会”这样一种论调在佔领市民中有很大的市场。我写了一个很形象的段子:
学联:我们要怎么走下去?
部分佔领者:别问我,我们就佔领。
学联:我们要不要和政府对话,怎么对话?
部分佔领者:别问我,我们就佔领!
学联:………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你们要不要选个代表我们一起协商?
部分佔领者:别问我,我们就佔领!没人也没有组织可以代表我!
学联:……。
我们先不讨论佔领运动的策略优劣,这个将在下面一节中讨论。我们先看看这种分歧和去组织化的劣势。
去组织化,不得不承认,这是当前世界流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常用模式,“有共识,没领袖,有纪律,无组织”是这种模式的特点,其优点在於政府无法通过拘捕组织者达到压制运动的目标。这个优点,在周永康和黄之峰被抓之后,反倒激起更多学生和市民站出来可见一斑。但这种模式主要在高度极权环境下优势才比较明显,比如大陆。对於香港而言,有优势,但是不是很明显。因为香港政制是半民主的架构,不会对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公开打压。
目前问题就在於,当一个运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并且没有了前进的方向的时候,这时候,完全的去组织化,将让群众智慧无法提炼,运动热情也将趋於流失,形成了一盘散沙,失败也将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事实上,甘地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是教导“教徒”以“高度组织化”和赤手空拳,消极对抗英国人的刀枪。
3.缺乏可持久的战斗策略
在近一个多月的观察中以及与香港佔领者的沟通中发现,佔中运动酝酿一年有余,这从占领运动中数千人的医疗支持,散落各处的物资站能够看得出,这是一场有准备的“战役”,而且运动从预见中的一万人佔领中环,到现在的长期“佔领”香港,演变成雨伞革命,如果不考虑目标是否达成,这场运动完全超乎了预期,在这个角度是成功的。
但是,各位,不要忘了雨伞运动的目标:功能组别,公民提名。目前连一个目标都没有达成,甚至时间表都没有。被政府不理不睬是目前的既定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佔领运动是失败的。
我不是佔中的内部决策者,我只能从运动发展的轨迹来推测,貌似佔领中环源自“佔领华尔街”的思路?如果源自这样一个失败案例的话,那么前途??太灰暗了。
佔领不是目标,更不是终点,如果占领运动无法达成预期目标,包括佔领市民在内的所有参与者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升级运动,如何扩大运动,如何逼迫政府继续对话,拿出诚意对话。
我的几点建议:
A.与其长期驻守,消耗资源和意志,不如改为周期性的游行。
平时用大量人力深入社区深入街道去耐心讲解大陆的体制的种种弊端(可以参考第一篇文章《你们已退无可退》),每周或者每两周,进行一次例行的大游行,争取每次有1W的人数增长,直到人数增加到足以瘫痪香港社会的时候,比如70W,用7天时间,罢工罢课巴士,围堵各个政府机构。完成雨伞运动的使命。这是一种低消耗,可持续的方式。其实,组织者们可以看到,平时驻守的人比较少,但是29-30爆发的人比较多。说明支持的人多,但是因为生活原因不能长期驻守(《希望始於改变》)
B.革命根据地
如果目前佔领市民不愿意撤离,事实上确实不愿意撤离,非官方调查显示,目前90%以上的佔领者表示要佔领一年以上。在这种背景下,是否可以考虑将佔领区域作为“革命根据地”,在全香港各个区域遍地开花般建立宣传点,或者深入社区的方式,动员更多人“觉醒”。
或者有没有可能,各个组织和市民一起商议,将每周六作为固定的“真普选”宣传日,去主动去宣传,去动员,将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作为“游行日”。
C.建立长期的意见收集机制。
发布一个联合阵线专用意见收集邮箱,现场设立意见箱,专人查看,分拣,将有意义的提炼出来,经由联合阵线小组讨论,最后有公民投票决定??。意见主题主要设定为两个方面:第一,如何转化为长期有效的抗争战线,第二如何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支持的队伍。
要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4.缺乏勇气,流於“行为艺术”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希望始於改变》中得出的结论:只有影响政府管治才可能逼迫政府拿出诚意。
有不少人不屑於将雨伞运动和台湾太阳花运动做对比,因为其政治诉求不同,实现难度差异也较大。因为前者是直接冲击世界上最大的独裁政党的管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难度,连特首办都没有围堵,更不用提冲击并解散立法会了。
香港人很温和,很文艺,各种文艺范的抗争表达,包括狮子山上挂上真普选条幅,包括一朵朵纸伞。但是你们再温和,也不会融化杀人如麻的中共政权。
居然现在开始讨论退场机制了。这场运动,让我这个外围人感觉,这是一场行为艺术秀,我做了,我努力了,我做了Pose,吸引了眼光,至於方法,我也不思考了,至於效果,我也不在乎了。
5.没有认清失败的后果
根据我在大陆生活几十年的经验,根据我在大陆维权圈观察围观近五年的经验,告诉香港同胞,以下事情将在雨伞运动失败后逐一发生:
A.参与联署的媒体同仁将逐渐被开除并替换成“良民”,没有被统战的媒体,将逐渐被统战
B.参与佔中的学生将会被叫来家长,用学业威胁学生
C.佔中三子逐渐会丢掉工作
D.网上讨论佔中将被监控并喝茶,甚至判刑
E.法院院长将被替换成亲共派
因为在运动时期,每一次对公民的侵害势必激发更多的人站出来和更多的反抗,但是一旦运动消失,各个方面的清算,会逐渐蚕食自由的领地,公民的权益,另外,这个过程是极度缓慢的,不会让大多数人激起很高的反抗情绪,而且那时候,人们心中只有对专制的恐惧,和对运动失败的无奈所以,你们已经没有后路可退。
6.需要警惕五毛利用民意来瓦解佔中
在网上平时貌似亲近民主的人,未必是民主的同行者,远者杨恆均,近者如杨建利,还有不少暗藏在民主一派的人,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士。
不要小看五毛党和高级五毛们,大陆有几十万的网评员,某个貌似亲民主的意见领袖说一句话,比如这个公投没啥意义,几十万的转发评论,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加上利用佔中队伍中的分歧,让你们的决定流产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些五毛们,不仅利用你们内部的分歧瓦解队伍,阻止任何有意义的尝试,而且还会给中共透漏并渲染,夸大,甚至捏造对你们不利的信息。
要防止这点,团结的“雨伞运动联合阵线”和有效的民意共同协商(公投)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不能发声的大陆人,看到香港学生和市民用人性的光辉描绘的一幅幅让人动容的抗争画卷,我心中真是羨慕嫉妒,也希望你们能将勇气与力量转化为长效并可扩展的抗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