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二十六周年烛光晚会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忻霖摄影) 
 
 
 
 
 

時隔九年之後,中共於二零零五年五月二十日再次召開“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名稱由「全國」升級為「中央」。

 

在中共奪取政權之前,統戰是一個核心部門,沒有精細而綿密的“統一戰線”,中共不可能打敗佔據更多資源的國民黨。但是,當中共奪取政權之後,統戰就變成了一個邊緣部門——既然大權在握、說一不二,昔日的統戰對象便淪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因此,統戰部長一般都不居於中共的權力核心位置,大都是給失勢的人物的精神安慰,比如毛時代長期擔任統戰部長的李維漢,就曾經是與毛對立的派系的要角。而習近平整肅胡錦濤的大內總管令計劃,其策略就是先將令計劃由中辦主任貶斥爲統戰部部長,然後再將這隻失去反抗能力的大老虎裝入囚籠。

 

這一次,習近平親自出席統戰會議并發表長篇講話,儘管其講話風格比江澤民和胡錦濤更加僵化和陳腐,幾乎就要倒退到毛澤東時代“的階級分析法”,但他提及統戰工作的“新三類重點對象”,其中被重點提及的一類是“留学人员”,這一點頗讓外界側目。

 

習近平在講話中將海外留學生稱之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着重团结的对象”。習近平指出,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中央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者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留學生中的相當的一部分來自既得利益家庭,極具象徵意義的是,習近平的女兒習明澤也是中國留學生中的一員。習近平深知,送女兒到哈佛留學,而不是讓女兒進入中央黨校,才是真正對女兒好。可是,對女兒好,未必就對共產黨好——女兒在哈佛大學學到的,當然是跟共產黨的宣傳機構宣揚的那些說法背道而馳的價值。女兒會成為父親的反對者嗎?這是習近平念茲在茲的大問題。

 

中國留學生(包括在台灣的陸生)長期在海外生活,不僅可以自由地接觸網絡上的各種資訊,也會在日常生活的諸多細節上體驗民主自由的好處。因此,時間越久,他們越能反省中國一黨獨裁體制的弊端,甚至產生致力於改變現狀的想法。

 

在紀念六四屠殺二十六週年前夕,一封由九零後的中國留學生發起的譴責中共政權實施六四屠殺并遮掩真相的公開信在網路上發表。這封信由美国乔治亚大学化学系中国留美博士生古懿执笔、哥伦比亚大学陈闯创等數十位中国留美学生联署。這些六四屠殺之後出生的中國留學生,雖然生活在六四話題是禁區的“動物莊園”,到了西方之後蒐尋六四的真相,大受震撼,故而發表這封公开信。

 

這封公開信指出,二十六年前发生的六四事件,至今仍被中国当局精心屏蔽。目前国内有一种声音说:虽然有六四,但中共吸取了教训,不必再追究。但是,這群年輕人駁斥這種犬儒主義的觀點說:“镇压依然继续,牺牲者仍被侮辱,幸存者经历长期监禁。与此同时,屠杀的最高决策者却作为总设计师被歌颂、指挥开枪的高官和军人没有受到审判。中共政权虽自称掌握了‘宇宙真理’,但却高筑网络围墙,删除信息。”

 

這封公开信還强调,中共政权在六四枪声中,就已失去了全部的合法性,中共政权是屠夫政权。公开信还還毫無畏懼地直接戳穿了习近平“中国梦”的肥皂泡:「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没有恐惧的世界,这是我们,一群海外学子的中国梦。」

 

被一群留學生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的習近平,立即命令中國的官方媒體反擊。如同大家閨秀一般的《人民日報》當然不便出面與小輩們公開辯論,這類髒活仍然要由《人民日报》旗下的黃色小報《环球时报》來承擔——它是最善於潑婦罵街、顛倒黑白的。五月二十六日,《環球時報》以《境外势力试图煽动八零后九零后》为题发表社评,高调批评這封中国留美学生发起联署的、呼吁揭示六四真相的公开信。

 

《環球時報》的社论认为,公开信“以十分凶悍的语言攻击中国现政权”,并指责这些留学生在国外被洗了脑,对“八九政治风波发表充满民运味的极端观点”。社論指出:「境外敌对势力近年把突破的重点放在了八○后、九○后等没有见证历史现场的年轻人身上,并把香港、台湾当做特殊阵地。」這是典型的習近平的生機勃勃的、富於表現力的語言風格。《環球時報》善於揣摩“上意”,換了主子之後,其語言風格也立即與主子接軌。

 

《環球時報》不敢面對留學生們關注的六四議題展開討論,而是一開始就給留學生們扣一頂“被煽動”的帽子。因為《環球時報》本身是中共的御用喉舌,所以每逢面對批評中共政權的聲音的時候,便想當然地認為對方背後有“敵對勢力”的唆使。它是奴才,便以為別人也是奴才。它指鹿為馬是爲了分得一點殘羹冷炙,便以為別人說真話也是別有所圖。它不能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爲了真理、公義、民主這些崇高的價值發聲乃至獻身。

 

中共對正義力量的攻擊,結果往往是弄巧成拙。比如,將劉曉波判處十一年重刑,反倒讓劉曉波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將高瑜判處七年重刑,反倒讓習近平醜陋無比的“七不講”像皇帝的新裝一般赤裸於全世界面前。這一次,《環球時報》這篇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的頭條社論,也起到了迂迴地傳播六四訊息的效果:這大概是中共控制的官媒上唯一的一篇提到六四這個名詞的文章。難怪有人說,《環球施暴》的編輯和作者們或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果然,《环球时报》的这篇社评,当天上午就从环球网上被删除,其他由国内网站转载的原文也无法打开。海外媒體如此評論中國當局欲說還休的做法:“這显示中国当局在六四屠殺二十六周年来临的敏感时刻,试图再次将涉及六四的舆论关注降到最低程度。”

 

然而,中共封殺社論的做法已然“悔之晚矣”,該社論已經廣為傳播,更是帶動了其批判對象的廣為傳播。《環球時報》氣急敗壞的謾罵,反倒讓這封公開信變得洛陽紙貴。萬眾矚目之下,起草人之一的古懿公開露面接受美國之音等媒體的訪問,談及自己是如何戰勝恐懼、做到無所畏懼的。他說:“这封信本来是写给国内同学的,我们预期会通过QQ、人人、微博在国内流传,但是没有想到我们这些联署者会被官方媒体作为国家公敌批判。我们将来必定面临极大的风险,我们都是普通人,也会害怕。但如果让这种恐惧完全控制自己,那么我们子子孙孙都将生活在没有真相、没有自由的恐怖中。”

 

習近平的那貧乏乾枯、霉味十足的統戰講話,能吸引眾多像古懿這樣“醒過來”的中國留學生嗎?古懿的聰明、勇敢和對正義的熱愛,與習近平的愚蠢、怯懦和對獨裁的堅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的未來,屬於前者,而不屬於後者。

 

晚近以來的一百多年間,從容閎組織第一批留美幼童開始,留學生們就以前所未有的思想觀念的力量和水滴石穿式的行動與實踐,改變着中國這個“老大帝國”。以推翻滿清王朝、締造共和中國爲目標的同盟會,以及發動武昌起義的新軍將官,大都是留日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辛亥革命就是一場留學生的革命。滿清帝國的統治者做夢也沒有想到,原來想要利用來“師夷長技以制夷”、并作為延續帝國命脈的工具的留學生群體,居然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今天中國的留學生,也將充當同樣的功能。習近平正是看到了留學生身上巨大的顛覆性,才慌忙不迭地演出這出統戰大戲,不惜撥出巨資來實施對留學生的收買和招安。然而,要想對已經醒來的人繼續催眠,可謂難於上青天。當我看到古懿在媒體上坦誠其由恐懼到無畏的心路歷程的時候,不禁想起了百年前的留日學生林覺民的那篇《與妻書》。海峽兩岸都將這篇訣別書收入中學國文課本之中,而信中指陳的民不聊生的清末的社會狀況,不正是當下中國的實際情形嗎——“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姦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

 

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與其生不如死,不如成為殘民以逞的獨裁者的掘墓人。以習近平這個假博士的智商、情商和能力而言,根本不是像古懿這樣的真博士的對手。習近平統戰留學生的白日夢,在擲地有聲的六四聲明面前,一夕之間便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