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文化的概念

 

党文化是共产党所信仰所推崇的文化,是共产党所遵循所践行的文化。

 

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党文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贯彻于革命实践所形成的一些原则,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

 

党文化是五四时期传入中国、中共延安时期定局、1949年以来统治中国大陆的文化,是改造中国、改造国民思想的文化。是对中国社会的现代走向产生严重后果的文化。

 

党文化是人类近代文明发展中的一种异质文化。

 

 

党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1

 

党文化起源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仅指马克思还有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广义的马克思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之后的原教旨主义者对马克思学说的补充和发展,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思想。

 

马克思是党文化的奠基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党文化问世的标志性文献。

 

马克思对党文化提出了以下基本信条。

 

暴力文化。认为无产阶级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专政文化。“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比较完整提出“专政”概念的是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灭私灭资的共产文化。“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不断革命文化。“这种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过渡阶段。”(马克思:《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

 

改造人性文化。“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上述马克思所倡导的暴力文化,专政文化,共产文化,以及不断革命、改造人性的文化,都贯穿着阶级斗争这根红线,因此都是阶级斗争的文化。如同以后毛泽东所践行的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

 

2

 

20世纪初产生了列宁主义。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党文化在推行过程中有所增补与创新,对党文化内涵有了重要扩展。

 

关于暴力文化。暴力文化在马克思的思维中仅指夺取政权的必要手段,列宁将暴力文化扩展到夺权之后的执政阶段,即夺取政权和维护这个政权都必须依仗暴力。因此,我们看到,共产党的整个统治过程都离不开血腥暴力的支撑。如列宁暴力夺权后,用武力解散立宪会议,消灭布尔什维克之外的一切党派,镇压与苏维埃政权的不同政见者。斯大林在集体化运动中消灭富农,30年代的大清洗、大屠杀等。毛泽东建国之初的消灭地主,镇压反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文化暴力),消灭知识分子的“反右”运动,以及以“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为主要打击目标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等。

 

关于专政文化,列宁的发展有二。

 

一是对“专政”概念的表述(因为马克思只提出了专政的概念,没有对此概念内涵作出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这就是说,这个专政是无法无天的暴力,是没完没了的恐怖。此类专政势必导致人类由文明倒退到野蛮。

 

二是解决了专政的组织形式问题。因为马克思所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践中无法进行操作。历史上,即使是民主政体,国家权力也都是由统治集团的少数人所掌握和运作的,一个阶级怎么统治国家?宪政国家的所谓“主权在民”也是通过定期大选,将国家权力委托给某一政党去执掌的。所以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不能由包括整个这个阶级的组织来实现”,只能由它的“先锋队”——共产党,“才能实现这种专政”(《列宁选集》第4卷,404页)。可见,“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党专政”。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党专政”与民主政体下的“党执政”的重大区别。

 

区别在于:“党专政”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而“党执政”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在时间上,“党专政”是一党持续执政,永远执政,无时间上的限制;而“党执政”是在几个政党之间通过竞选轮流执政的,有法定的执政周期。

 

在空间上,“党专政”的权力无所不包,无孔不入,不但拥有国家政治权力,还拥有操纵整个社会经济的权力,还拥有控制国民思想文化的权力;也就是,不但拥有国家权力,还拥有非国家权力的权力;后者通常为公民们所享有,却被这个党垄断窃夺了。所以,党专政的社会结构是一元的,除了党还是党。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毛泽东语)而非专政国家的社会结构至少是三元的:国家,社会,公民。于是人们把“党专政”的国家称为“极权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而“党执政”的权力空间是有限的,它只拥有国家权力,而且只是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力,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机关去执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行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以防止权力的独断和滥用。至于非国家权力的领域,执政党的权力是不能予以染指的。

 

这样,列宁为党文化增添了重要元素,那就是党国极权文化。这种文化所派生的极权体制在苏联统治了74年,人民饱受其苦。1991年12月终于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体制在中国大陆自1949年降世以来,对人类文明的蹂躏,对人权的彻底剥夺,大陆的中国人已有了充分的领教。这种体制统治下的社会,可称是“共产主义的人间地狱”并不为过。

 

列宁为党文化增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集中制文化。这种“集中制”从提出之时,就强调党的中央对全党乃至每个党员具有“绝对权力”,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则性思想,应该贯穿在整个党章中”(《列宁全集》第7卷228页)。这个“集中制”组织原则提出后立即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著名领袖卢森堡的批评,说这是“极端的集中主义”,“无情的集中主义”。列宁因此将“集中制”更改为“民主的集中制”。但重点是“集中”,民主只是装饰性的词语。1920年列宁重申:无产阶级专政“需要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列宁选集》第4卷200页);“的党的中央机关必须拥有广泛的权力,……党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同上,312页)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并以此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毛泽东对这一制度的诠释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实际贯彻中,“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并不存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得到切实的贯彻。这个“集中指导”是谁?是党组织的第一把手,是党的中央,特别是党的主席,党的总书记。民主要有一人来指导,还能有什么民主?而且,贯彻民主集中制还规定了“四个服从”的具体法则: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可见,民主集中制就是“服从制”——是服从集中、服从中央的制度。其中“少数服从多数”似乎有些民主的意味,可惜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多数服从少数,全党服从一人。斯大林任党的总书记时期是这样,毛泽东任党的主席时期也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将民主集中制干脆压缩成一句话:“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中央是谁?按党章规定,是党的代表大会。可是按习惯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甚至是总书记。所以,民主集中制可称是一种独裁制。集中制文化就是独断文化。

 

斯大林、毛泽东时期,党文化又增添了两个元素:神化文化和谎言文化。

 

党文化增添了两个新伙伴,说明这一文化现象已难以为继。党文化、即共产主义的推行本来就是以暴力开路、以暴力支撑的。现在除了暴力,还需要神化文化和谎言文化入流,才能维系其寿命。这说明什么呢?实际上,党文化那一套所推行的时间极短,在苏俄不过才二十几年(1917—1937),斯大林就一面搞大清洗、大屠杀,一面神化自己,大搞个人崇拜,以掩饰自己的虚弱和虚伪。至于谎言充斥,极力掩盖共产党犯罪真相,更暴露了共产主义乌托邦的经营已日暮途穷。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极力树立自己在党内的权威,整肃党內各路势力,还以王实味作靶子,打压不同声音。文革初期更掀起了崇拜毛的狂热,为这场运动开路。林彪是一个出色的吹鼓手。但不久发生的9·13(1971)事件给了毛、林以无情打击。神话破灭了。毛从此一蹶不振。不过,谎言文化似乎经久不衰,因为它与共产极权共存,还因为媒体都是共产党的喉舌。有人戏言,《人民日报》只有日期是真的。这未免是夸大之词,反映了民众对官方以谎言度日的讥讽和不满。好在有了网络,官方的声音要一统天下已是明日黄花、昔日美梦了。让人民生活在谎言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