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学创作—再读汪建辉长篇小说《中国地图》
[日期:2008-06-13] 来源:参与 作者:汪建辉 陈家坪等 [字体:大 中 小]
网聊时间:2008年6月8日
网聊地点:中国学术论坛聊天室
对话人:汪建辉 陈家坪等
1、你的长篇小说《中国地图》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时期的生活?
中国地图讲的是1949年以后(我从来就不愿意说“解放后”三个字,因为我认为事实是相反的),到几乎是今天的一个普通的、有信念有理想的人的生活。如果用胡平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中国人的假面的、失去了真我的生活。
2、你所认同胡平先生说的,中国人假面的、失去真我的生活,你自己是怎么意识到的?
我是在媒体工作,接触到大量的新闻。我发现中国人读新闻已经达到了一个共知的超越新闻本身的认知——那就是“正面新闻反着看”。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说,新闻上说某某东西不会涨价,那么事实就是一定会涨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出现假面的、失去了真我的生活才是不正常的。
3、你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我认为反映在意识之中的历史是不真实的。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立场有选择的记忆、有选择的记录。但是,在众多的自由选择之下,汇集起来的记忆和记录会形成一个相对的宽泛的真实。当然,这个问题再深究下去,就要涉及到可怕的“自由”二字了。
以我的小说《中国地图》的主角特务的一生来分析历史,特务的历史方向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有作为的特务,但是在他的漫长的一生中,他并不是一个实事上的特务,因为他没有接到过一个任务,也没有完成过一个任务,他只是在准备、等待。以至公安及法院都无法为他定罪。因此,如果用特务这个形象来关照历史,就会得出历史是无法创造的。如果你非要去创造,那很有可能就走到反面去了。
4、我想你说的根据自己的立场有选择的记忆,有选择的记录,这会提供出一些真相来,帮助人们去了解真实。通过你的小说描述,我们看到了特务的真相,但他却不能构成真实,为人识别他是一个特务。当然,这本身也是一种真实,建立在一种错位中的,为读者所获得了,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我没有看懂你这个问题。
但我在很多场合一直喜欢说这一句话:有毛泽东时,蒋介石就一定也要在场。我从来就不去分析他们谁对谁错、谁真谁假,关键是一定要有另外一种力量。不能够将蒋赶到一个小岛上去,让毛一个人在一个大舞台上独自跳舞。中国(包括特务)命运的祸根就是从那时种下的。
支持毛或支持蒋,是个人的选择。我没有必要(也不能)去帮别人作判断。但是我认为,生活在一个只有毛(或只有蒋)的时代和社会之中,则是一种耻辱。我们正处于这种耻辱之中。为了减轻这种耻辱感,我只有偷偷的“充满了敌意”的写作——这就是廖亦武给我下的定义“文学特务汪建辉”。
5、历史在文学中的表现,从文学史上来看,有过什么样的一些状况?
我一直喜欢说:“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我写过一个长篇小说名字就叫《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就是想探讨与我们这个时代对称的文学是什么样的形式,但是那个小说一直沉睡在我的硬盘里。一个历史就会有一个文学形式,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最好的例证。我总会想,与我们这个时代对称的文学形式会是什么呢?我现在初步的感觉是“言论”和“政论”。原因是: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表达”与“言说”的时候。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将它们言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与迫切。
6、事实上是,人随时都处在一个需要“表达”与“言说”的时候,这如何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对称的文学形式了呢?
我认为在我们的这个时代,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基础大至是同等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读书写字。这不同于以前所有的时代,读书的人相对很少,所以需要表达的也相应要少些。另外,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接收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途径空前增多(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知道的信息多了,想要发言的冲动就随之而生。这是每一个人介入这个时代的最好的证明。当然,这也造就了这个时代快餐文代的盛行。
7、你个人的历史与你写作中的这段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我个人的历史应该是很平淡的。我小的时候没有受过什么苦。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我的记忆是我还是天天都有肉吃。最初走近文学,是写诗——就是现在看来很恶心的那种小情调的爱情诗,看到任何人都爱、也可以把爱给任何人。当然直到后来才真正知道,我竟然不能爱自己真正的所爱。是他们不让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爱,而必须以他们的方式来爱。于是,我就只有放弃了爱。
后来经历了一次在这里不便说的灾难。在我的思考里,我发现诗已经不能够“准确”的表达我的想法,于是我就放弃了诗,而开始选择能够更“准确表达”的小说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字。说到这里,又要回到上面所说的——“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我个人认为,这个时代对应的文学文本一定不会是诗。
8、你所说的“他们”能表达得更具体一些吗?这种对立似乎成了你表达的必然性了?还有我想问的是,时代所对应的文学文本,如果有这样的东西存在,那它是唯一的存在吗?回头看每一个时期,就是在同一个时期里,也存在着这样很多个不同的唯一?
“他们”就是把我们全都给代表了的一个抽象的组织。于是产生了我的反抗。我觉得我的写作是一种“有敌人的写作”。有时我也在反思在这种写作里是不是充满了恶意。是的,我的所有作品里没有一个人是成功的,是我的“恶意”伤害了他们。我也在想我是不是要改变一下,让我笔下的人物能够过的好一些,但是我不能做到。因为我心里头的敌人太强大了。不过,我还是在心里给自己找到了解脱。我对自己说:那些成功的主角,有那么多“主流作家”写就已经足够了。我不能加入进去,让虚构的幸福和成功更加泛滥。
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文学形式,我所说的时代所对应的文学文本,只不过是一种普遍的东西而已。
9、你作品中的人物是怎样形成的?他们都有原型吗?
我作品中的人物没有原型。他们都是我凭空捏造的。《中国地图》中的特务这个角色,是出于我对理想的憎恨,才编出的一个人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喝茶,谈的话题是人生要先有一个目标,而后才能去为之奋斗。我说理想在更多时候是害人的。比如那个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那个共同的主义想理。我说服不了别人,于是我就想,我要写一个故事,让人们清楚的看到理想是怎么一步一步将人害死的。于是我就想出了特务这个有理想的人物。
另外,我还想说:特务虽然在现实中不存在,但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它却是存在于人的骨头里的。所以在这部小说中,我起了一个副标题——一幅中国人的精神地图。
10、特务的理想是一个特例呢,还是一个常态中的人的理想?它们应该是不同的吧?但他们是不是有互相照应的关系呢?
特务是一个特例,他在现实中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我写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一种隐喻。这个隐喻直指一个中国人的“共同的理想”。说白了,就是通过反特务的理想,来反这么多年来强加在中国人身上的共同的理想。
11、(有网友问)主人公对其特务身份如此迷恋的内在根据是什么?
我想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没有看这本书。很明显的,小说中的主人对其身份的迷恋,是因为他想要为他的父亲和家人报仇。他的父亲在1949年被当时的革命者给杀了。中国有一句老话就叫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12、从命运的角度上看,你作品中的人物大致有哪几种命运?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在小说《中国地图》中。主要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特务,另一个就是他的弟弟新国。我在写作时,我是这样想的,特务代表着邓时代之前毛时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价值——理想;而新国则代表着邓时代之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现实。这是1949年之后,中国人精神的两条平行线。当然最后在小说的结尾中,他们相遇了。相遇的结果是:弟弟新国杀死了哥哥特务。
13、特务的命运经历了哪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同样的,新国呢?读完小说,很难想象特务和新国是一对兄弟,但是,最关键的是,小说是不是提供了他们作为兄弟的足够背景呢?没有这样的背景,他们的相遇也就没有撞击?
特务的每一个名字变化时,都面临着一种转折。每一次,只要他能够放弃特务的理想,就可以过上普通人认为的正常的日子。但是他不放弃,一步一步走向理想的终点,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是相反的。他最后没有成为一个特务,却成为了一个杀人犯。
新国的转折应该是他考上大学了以后,应该说是教育使他变得“聪明”了,懂得了与时俱进。
特务与新国在小说中没有交叉点。仅仅是在开头,和结束他们相交了。开头是新国的出生,特务给他起了个名字,新国才化险为夷——能够生;结束是弟弟新国给哥哥特务判了死刑——才会死。一喜一悲。可以说是小说中冲突的极至。小说中他们不像是一对兄弟,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精神价值。
14、你是怎么形成你作品中的隐喻的?这是不是一部隐喻性的小说?最大的隐喻是什么?
对了。我一直觉得我还是一个传统的写字者。一直喜欢有隐喻什么的。我在写字的时候总会想,自己要在文字里藏很多很多东西,让批评家来发现。我有时候也会想,我是不是在为批评家写?
在《中国地图》中,有名有姓的人,最后只有“新国”、“命”活了下来,还有“革”被丢进了一个荒漠不知死活。通过这几个人名,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还存在着“新国”这一概念——新中国;命呢?在这个概念中活着的就是“命”——活命;那个生死不明的“革”,在荒原之中,或许已经死了,或许奄奄一息,或许正在走出荒原来进行一场真正的——“革命”。
15、这样的一些象征关系很有意思,它完成了你的心得,确实是要让人有所明白,但是以隐喻的方式?
隐喻是小说的一种表达方式,我当然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够看出来我的用心。但是那样在艺术上又会过于平淡。这是一个鱼与熊掌的选择。另外,在小说完成之后,还有很多途径可以弥补不足,比如我们的这次对话,就可以将一些信息传递出去。这也可以说是“二次创作”。
16、你的作品写得很日常化,但在这种日常化的生活描述中,显示出了超出想象的生活面貌?你是怎么理解现实和想象力的?
我觉得我写的东西与日常化离得很远。我写东西有一个弱点,就是叫我去记录一个现实东西,我往往会写的很糟糕。但是如果在现实的基础上去编造一个故事,在写的时候我往往会在头脑里涌现出很多场景——就像是放电影一样。那时我要做的就是,迅速地抓住它们、记下它们。
我认为,在写字的时候,保持一种思想上的自由与奔腾。不要考虑出版、审稿等等,这样才能使想象力突破现实到达更远的地方。不过我现在也常常在疑惑,因为我发现我们的现实,有很多发生的事情,是靠想象力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这样的事情只要将它记录下来就足够震撼人心了,比如说我的朋友廖亦武所做的事情。
17、抓住它们、记下它们,是不是还存在着有所选择,有所编排呢?这样的选择与编排,通常是受到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指引呢?
是有所选择,有所编排的。选择与编排,受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影响。前些年有一句很流行很泛滥的话:“如果你爱他就将他送到纽约去,如果你恨他也将他送到纽约去”。这说明了任何东西都有极端的两面存在。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证据。
18、你写作这部小说最初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经历过什么样的一些变化?
前面我说过,这是一部反理想的小说。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着这个方向。
19、反理想也是一种理想,但愿时间最后会告诉我们,你的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是成功的?嗨,你觉得这是乌托邦吗?
有的乌托邦会成为现实,有的不会。但我不相信任何乌托邦。
20、你是怎么形成目前这样的小说结构的?它体现出了某种非凡的创造力。在平衡这样的结构的时候,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获得了哪些意外的惊喜?
一开始这部小说只是一个短篇,名字就叫做《特务》。大约两万字左右,小说中也只有特务一个人物。这小说写完后就给了一些朋友看,都说构思很有意思,有朋友还想将它拿去发表,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后来它就被我放在电脑里了。一年之后,我有了一个想法,将它扩写成一个长篇。一开始我就将扩写小说的名字定为《中国地图》。于是,在“中国地图”里就有了兰花花、新国、红英等人物。
在写《中国地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难,比如说对历史没有亲身体会。最明显的就是新国和红英在农村的经历,我就没有什么故事可写,于是只有用一些诗一样的语言来描写一些劳动场景,来弥补。还有就是特务被大陆这边派到台湾去当特务,这本来应该有很重的笔墨,但是因为对台湾不了解,也只好用梦境来代替了,显得不那么真实。这应该也是本书的一个遗憾。
21、在你的这部长篇小说里,一方面很彻底地呈现出了人吃人的饥饿恐惧,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了将乞丐儿童致残贩卖的人性丧失,可谓是深入到了这个世界的人间万象、世态炎凉。尽管如此,人性的善良、爱情,在里面仍不失光彩。兰花花想在特务经过的路上摆摊为他缝衣服的爱情,新国对红英的性爱幻想,直到一个老人的死亡,成全了他们荒诞的婚姻生活。是在一种悲喜中表现出了人性的幻美。其中,对红英这个在权力面前自甘坠落的人物,真让人又爱又恨。她整个家庭的发家史,充满了时代生活的大起落与大沉浮。你能谈一下对这些人物的,这样一系列情感变化的体会与不同表现吗?
这部小说的一个目的就是想要承担中国49年以后至今天的历史。所以选择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入小说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这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历史书,所以我做了一些角度上的选择。比如说,人吃人。这在当年的大饥荒中已经有了很多的记录,我不能去重复它们,只有进行一些合理的想像——小兰花花因为饿昏了,才吃下了大兰花花的肉,由此她背负了一生的“痛”与“债”——任林平对她的打骂,“只有在被打骂时她的内心才会好受一些”。由此表达了一个善良的人对犯下错误的承受。只是这种承受往往会让其以后的命运变的更悲苦。这也是我在本书中犹豫的地方——我一直想让兰花花生活的好一些,但是我的笔不听我心。思想告诉我:这是一个好人没有好报的世界;心告诉我:好人必将有好报。最后,我的笔服从了我的思想。不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小说外,我一直对兰花花有着无比的愧疚。
另外,正如你看到的,将儿童致残贩卖。连当时正处于乞丐身份的特务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由此可见,道德底线不断的被突破。直到最后,特务逃跑,一路上不断的跳进他眼睛之中的标语,及发生的那些与标语有关的事件,这又是通过小说这种形式,对现代历史的一次全景性的描述。
新国对红英的恋情与他们最后因一个老人的死亡而结合,是小说中荒诞的一部分。因为对于一个荒诞的时代,只有用荒诞的叙述才能表现好它。这正合了我的“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的说法。另外,红英的失败与新国的成功,都只是在权力的斗争中“失”与“得”,没有正确及错误之分,有的只是“站错了队”与“站对了队”。
最后就这个问题,我还想说一下: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特务每次都是将“中国地图”藏在屁股里面,由先前的不适应,到后来的有了快感。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强奸与被强奸的关系。
22、我肯定注意到了特务屁股里的这张“中国地图”,它令人惊讶!它也有着完整的,传奇的命运——最后被拍卖了。特务从地图上标示出,自己去过的地方,最后联接起来,是一个“走”字。小说里,对汉字的造字历史也有追朔。另外,对民间社会口传文化中的故事,顺口溜,政治笑话与讽喻等的运用,也妙趣横生。如果我们回顾经典作家,古今中外的,无一不表现出对民间文化的吸收,引用及创造的品质。不知你对以上这些方面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意识?
其实,一直跟着特务旅行的这张“中国地图”也有着两重的环境。一是外在的:它跟着特务的足迹走遍了中国;另一是内在的:就是特务一直都走不出它的掌心。在地图外面,中国的大地上,特务通过自己的的信念完成了一个“走”字;在地图的里面,在纸张之上,特务用笔描绘出的也是一个“走”字。无论是地图外面(具体)、还是地图里面(抽象),怎么样走,也走不出中国。就像是孙悟空怎么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关于“走”字,中国文化存在着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念,一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说的是不能走;另一是“树挪死、人挪活”,这讲的是必须走。因此,我认为对于“走”,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最后通过“中庸”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走,但是不能走出这张中国地图。于是地图就成为了图腾、圣物。地图最后被拍卖,我觉得是本书中的一个小高潮,因为那是地图跟随特务流浪的命运的终结。它最后进入了它的历史之中——被人收藏起来了;而一直带着它的主人,却不能进入他自己想要的历史之中——成为一个特务。这就是历史的荒谬之处,并不是你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否则命运之神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另外,对于小说中的口传文化故事、顺口溜等的运用,我在写作时并没有什么经典方面的想法。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文字尽可能的沉下去,接近历史中的原始资料。还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应该要尽可能“多”的往文本里面加塞内容。让读者读到“更多”的东西。当然,如果控制不好,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容易使你所讲的故事成为一团乱麻。
23、在时代生活如何表现为个人生活的写作中,你用了拼贴的方法,这个方法让你有所顾忌吗?各自的不合谐之处,你怎么来平衡,保持整部小说松驰有致的节奏?
在使用拼贴时,我是有顾忌的。但后来我想,拼贴进去的都是历史的真实,就让它“真实的存在着吧”。读完这部小说,也就基本了解了中国从1949年以来到现在的历史——我是这样说服自己的。因为拼贴,小说行文中有一些生硬的痕迹,但以我现在的能力,还没有办法抚平它。如果这本书有一天能够在国内出版,我想它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编辑。
24、这部小说在你整个的创作生活中是一个什么位置?除这部小说之外你的创作还有别的什么特点?
从故事上来讲这应该是我最好的一部小说。其它的小说,这里就不提了。因为几句话也说不清楚。
25、那是不是可以说,你以前的小说,是不大注意故事性的?你对有故事性的写作(或相对于议论性的写作),有些什么细微突出的体会?
我的小说大都故事性不很强。我总是想用小说来表达思想,这是我的长处但同时也是短处。
26、你的写作生活吸收过哪些精神资源?你是怎么完成学习与实践的?
我平时几乎不看书,要不就是在网上胡乱看点东西。一般都是通过看碟子来进行“阅读”的。
27、在看书和与人交谈这两种方式中,你获益最多的是哪一种?对碟子的“阅读”,也就是说,电影对你的写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应该说与朋友的交流使我获益最多,我生活在成都,成都人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生活方式——喝茶。与朋友一起喝茶,谈任何东西,这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都是一种学习。对碟子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喜爱。对于写作,我不知道有没有积极的作用。
28、你的写作从一开始到现在,有没有明确要追求的东西?
没有。如果要有什么要求的话,就是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害人。因为有很多浪漫、美好、感人的故事是会让人“沉迷”进去的。那些都不是真实的。
29、“沉迷”不是一种好的状态吗?没有你对小说写作的“沉迷”,可以想象,也就没有这部优秀小说的诞生?也许“沉迷”是不真实的,但却有了一个真实的结果——这部小说?
我是不希望“沉迷”的。我希望可以“进去”,也可以“出来”。我就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从小说中“出来”。
30、在你的写作中,不变的是什么,在变化的又是什么?
我写的东西没有不变的,也谈不上变化。其实我对文学想的并不多。相反,我现在反而有一种想丢掉文学的想法。我认为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只有六个字:想清楚、写清楚。
想不清楚就写是狂士;想清楚了,而写不清楚那证明你不适合写字。
31、这的确是六字真言。但有没有想不清楚,但写得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呢?
应该不会有这种情况。思考的都不清楚如何能够写得清楚呢?当然,那些琐碎的生活写作除外。
32、(有网友问)你喜欢哪位作家?
很多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我喜欢的作家随着写作(时间)的变化经常都在变。现在这个时期,我有点不喜欢作家了。就像前面所说:我想要丢掉文学。我想,一些有独立思想的思想者能够给我更多的营养。比如说,我一直都很尊敬的胡平先生。
33、你怎么理解你自己在文学传统中的位置?你有这样的自信吗?这些自信建立在哪些方面?
我在文学中没有什么位置。对于写字,我是越来越没有自信。一开始写字时,是想通过写字救人、救国——是写给所有的人看的;后来觉得有朋友喜欢就行了——是写给朋友或即将成为朋友的人看的;再后来写字就成了自己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了——是写给自己看的。
所以现在我总是在看自己写的东西。我夫人常说我:“你怎么只看你自己写的东西?”我回答说:“我的文字就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呀。”
[日期:2008-06-13] 来源:参与 作者:汪建辉 陈家坪等 [字体:大 中 小]
网聊时间:2008年6月8日
网聊地点:中国学术论坛聊天室
对话人:汪建辉 陈家坪等
1、你的长篇小说《中国地图》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时期的生活?
中国地图讲的是1949年以后(我从来就不愿意说“解放后”三个字,因为我认为事实是相反的),到几乎是今天的一个普通的、有信念有理想的人的生活。如果用胡平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中国人的假面的、失去了真我的生活。
2、你所认同胡平先生说的,中国人假面的、失去真我的生活,你自己是怎么意识到的?
我是在媒体工作,接触到大量的新闻。我发现中国人读新闻已经达到了一个共知的超越新闻本身的认知——那就是“正面新闻反着看”。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说,新闻上说某某东西不会涨价,那么事实就是一定会涨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出现假面的、失去了真我的生活才是不正常的。
3、你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我认为反映在意识之中的历史是不真实的。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立场有选择的记忆、有选择的记录。但是,在众多的自由选择之下,汇集起来的记忆和记录会形成一个相对的宽泛的真实。当然,这个问题再深究下去,就要涉及到可怕的“自由”二字了。
以我的小说《中国地图》的主角特务的一生来分析历史,特务的历史方向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有作为的特务,但是在他的漫长的一生中,他并不是一个实事上的特务,因为他没有接到过一个任务,也没有完成过一个任务,他只是在准备、等待。以至公安及法院都无法为他定罪。因此,如果用特务这个形象来关照历史,就会得出历史是无法创造的。如果你非要去创造,那很有可能就走到反面去了。
4、我想你说的根据自己的立场有选择的记忆,有选择的记录,这会提供出一些真相来,帮助人们去了解真实。通过你的小说描述,我们看到了特务的真相,但他却不能构成真实,为人识别他是一个特务。当然,这本身也是一种真实,建立在一种错位中的,为读者所获得了,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我没有看懂你这个问题。
但我在很多场合一直喜欢说这一句话:有毛泽东时,蒋介石就一定也要在场。我从来就不去分析他们谁对谁错、谁真谁假,关键是一定要有另外一种力量。不能够将蒋赶到一个小岛上去,让毛一个人在一个大舞台上独自跳舞。中国(包括特务)命运的祸根就是从那时种下的。
支持毛或支持蒋,是个人的选择。我没有必要(也不能)去帮别人作判断。但是我认为,生活在一个只有毛(或只有蒋)的时代和社会之中,则是一种耻辱。我们正处于这种耻辱之中。为了减轻这种耻辱感,我只有偷偷的“充满了敌意”的写作——这就是廖亦武给我下的定义“文学特务汪建辉”。
5、历史在文学中的表现,从文学史上来看,有过什么样的一些状况?
我一直喜欢说:“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我写过一个长篇小说名字就叫《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就是想探讨与我们这个时代对称的文学是什么样的形式,但是那个小说一直沉睡在我的硬盘里。一个历史就会有一个文学形式,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最好的例证。我总会想,与我们这个时代对称的文学形式会是什么呢?我现在初步的感觉是“言论”和“政论”。原因是: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表达”与“言说”的时候。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将它们言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与迫切。
6、事实上是,人随时都处在一个需要“表达”与“言说”的时候,这如何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对称的文学形式了呢?
我认为在我们的这个时代,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基础大至是同等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读书写字。这不同于以前所有的时代,读书的人相对很少,所以需要表达的也相应要少些。另外,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接收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途径空前增多(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知道的信息多了,想要发言的冲动就随之而生。这是每一个人介入这个时代的最好的证明。当然,这也造就了这个时代快餐文代的盛行。
7、你个人的历史与你写作中的这段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我个人的历史应该是很平淡的。我小的时候没有受过什么苦。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我的记忆是我还是天天都有肉吃。最初走近文学,是写诗——就是现在看来很恶心的那种小情调的爱情诗,看到任何人都爱、也可以把爱给任何人。当然直到后来才真正知道,我竟然不能爱自己真正的所爱。是他们不让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爱,而必须以他们的方式来爱。于是,我就只有放弃了爱。
后来经历了一次在这里不便说的灾难。在我的思考里,我发现诗已经不能够“准确”的表达我的想法,于是我就放弃了诗,而开始选择能够更“准确表达”的小说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字。说到这里,又要回到上面所说的——“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我个人认为,这个时代对应的文学文本一定不会是诗。
8、你所说的“他们”能表达得更具体一些吗?这种对立似乎成了你表达的必然性了?还有我想问的是,时代所对应的文学文本,如果有这样的东西存在,那它是唯一的存在吗?回头看每一个时期,就是在同一个时期里,也存在着这样很多个不同的唯一?
“他们”就是把我们全都给代表了的一个抽象的组织。于是产生了我的反抗。我觉得我的写作是一种“有敌人的写作”。有时我也在反思在这种写作里是不是充满了恶意。是的,我的所有作品里没有一个人是成功的,是我的“恶意”伤害了他们。我也在想我是不是要改变一下,让我笔下的人物能够过的好一些,但是我不能做到。因为我心里头的敌人太强大了。不过,我还是在心里给自己找到了解脱。我对自己说:那些成功的主角,有那么多“主流作家”写就已经足够了。我不能加入进去,让虚构的幸福和成功更加泛滥。
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文学形式,我所说的时代所对应的文学文本,只不过是一种普遍的东西而已。
9、你作品中的人物是怎样形成的?他们都有原型吗?
我作品中的人物没有原型。他们都是我凭空捏造的。《中国地图》中的特务这个角色,是出于我对理想的憎恨,才编出的一个人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喝茶,谈的话题是人生要先有一个目标,而后才能去为之奋斗。我说理想在更多时候是害人的。比如那个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那个共同的主义想理。我说服不了别人,于是我就想,我要写一个故事,让人们清楚的看到理想是怎么一步一步将人害死的。于是我就想出了特务这个有理想的人物。
另外,我还想说:特务虽然在现实中不存在,但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它却是存在于人的骨头里的。所以在这部小说中,我起了一个副标题——一幅中国人的精神地图。
10、特务的理想是一个特例呢,还是一个常态中的人的理想?它们应该是不同的吧?但他们是不是有互相照应的关系呢?
特务是一个特例,他在现实中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我写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一种隐喻。这个隐喻直指一个中国人的“共同的理想”。说白了,就是通过反特务的理想,来反这么多年来强加在中国人身上的共同的理想。
11、(有网友问)主人公对其特务身份如此迷恋的内在根据是什么?
我想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没有看这本书。很明显的,小说中的主人对其身份的迷恋,是因为他想要为他的父亲和家人报仇。他的父亲在1949年被当时的革命者给杀了。中国有一句老话就叫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12、从命运的角度上看,你作品中的人物大致有哪几种命运?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在小说《中国地图》中。主要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特务,另一个就是他的弟弟新国。我在写作时,我是这样想的,特务代表着邓时代之前毛时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价值——理想;而新国则代表着邓时代之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现实。这是1949年之后,中国人精神的两条平行线。当然最后在小说的结尾中,他们相遇了。相遇的结果是:弟弟新国杀死了哥哥特务。
13、特务的命运经历了哪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同样的,新国呢?读完小说,很难想象特务和新国是一对兄弟,但是,最关键的是,小说是不是提供了他们作为兄弟的足够背景呢?没有这样的背景,他们的相遇也就没有撞击?
特务的每一个名字变化时,都面临着一种转折。每一次,只要他能够放弃特务的理想,就可以过上普通人认为的正常的日子。但是他不放弃,一步一步走向理想的终点,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是相反的。他最后没有成为一个特务,却成为了一个杀人犯。
新国的转折应该是他考上大学了以后,应该说是教育使他变得“聪明”了,懂得了与时俱进。
特务与新国在小说中没有交叉点。仅仅是在开头,和结束他们相交了。开头是新国的出生,特务给他起了个名字,新国才化险为夷——能够生;结束是弟弟新国给哥哥特务判了死刑——才会死。一喜一悲。可以说是小说中冲突的极至。小说中他们不像是一对兄弟,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精神价值。
14、你是怎么形成你作品中的隐喻的?这是不是一部隐喻性的小说?最大的隐喻是什么?
对了。我一直觉得我还是一个传统的写字者。一直喜欢有隐喻什么的。我在写字的时候总会想,自己要在文字里藏很多很多东西,让批评家来发现。我有时候也会想,我是不是在为批评家写?
在《中国地图》中,有名有姓的人,最后只有“新国”、“命”活了下来,还有“革”被丢进了一个荒漠不知死活。通过这几个人名,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还存在着“新国”这一概念——新中国;命呢?在这个概念中活着的就是“命”——活命;那个生死不明的“革”,在荒原之中,或许已经死了,或许奄奄一息,或许正在走出荒原来进行一场真正的——“革命”。
15、这样的一些象征关系很有意思,它完成了你的心得,确实是要让人有所明白,但是以隐喻的方式?
隐喻是小说的一种表达方式,我当然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够看出来我的用心。但是那样在艺术上又会过于平淡。这是一个鱼与熊掌的选择。另外,在小说完成之后,还有很多途径可以弥补不足,比如我们的这次对话,就可以将一些信息传递出去。这也可以说是“二次创作”。
16、你的作品写得很日常化,但在这种日常化的生活描述中,显示出了超出想象的生活面貌?你是怎么理解现实和想象力的?
我觉得我写的东西与日常化离得很远。我写东西有一个弱点,就是叫我去记录一个现实东西,我往往会写的很糟糕。但是如果在现实的基础上去编造一个故事,在写的时候我往往会在头脑里涌现出很多场景——就像是放电影一样。那时我要做的就是,迅速地抓住它们、记下它们。
我认为,在写字的时候,保持一种思想上的自由与奔腾。不要考虑出版、审稿等等,这样才能使想象力突破现实到达更远的地方。不过我现在也常常在疑惑,因为我发现我们的现实,有很多发生的事情,是靠想象力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这样的事情只要将它记录下来就足够震撼人心了,比如说我的朋友廖亦武所做的事情。
17、抓住它们、记下它们,是不是还存在着有所选择,有所编排呢?这样的选择与编排,通常是受到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指引呢?
是有所选择,有所编排的。选择与编排,受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影响。前些年有一句很流行很泛滥的话:“如果你爱他就将他送到纽约去,如果你恨他也将他送到纽约去”。这说明了任何东西都有极端的两面存在。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证据。
18、你写作这部小说最初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经历过什么样的一些变化?
前面我说过,这是一部反理想的小说。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着这个方向。
19、反理想也是一种理想,但愿时间最后会告诉我们,你的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是成功的?嗨,你觉得这是乌托邦吗?
有的乌托邦会成为现实,有的不会。但我不相信任何乌托邦。
20、你是怎么形成目前这样的小说结构的?它体现出了某种非凡的创造力。在平衡这样的结构的时候,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获得了哪些意外的惊喜?
一开始这部小说只是一个短篇,名字就叫做《特务》。大约两万字左右,小说中也只有特务一个人物。这小说写完后就给了一些朋友看,都说构思很有意思,有朋友还想将它拿去发表,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后来它就被我放在电脑里了。一年之后,我有了一个想法,将它扩写成一个长篇。一开始我就将扩写小说的名字定为《中国地图》。于是,在“中国地图”里就有了兰花花、新国、红英等人物。
在写《中国地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难,比如说对历史没有亲身体会。最明显的就是新国和红英在农村的经历,我就没有什么故事可写,于是只有用一些诗一样的语言来描写一些劳动场景,来弥补。还有就是特务被大陆这边派到台湾去当特务,这本来应该有很重的笔墨,但是因为对台湾不了解,也只好用梦境来代替了,显得不那么真实。这应该也是本书的一个遗憾。
21、在你的这部长篇小说里,一方面很彻底地呈现出了人吃人的饥饿恐惧,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了将乞丐儿童致残贩卖的人性丧失,可谓是深入到了这个世界的人间万象、世态炎凉。尽管如此,人性的善良、爱情,在里面仍不失光彩。兰花花想在特务经过的路上摆摊为他缝衣服的爱情,新国对红英的性爱幻想,直到一个老人的死亡,成全了他们荒诞的婚姻生活。是在一种悲喜中表现出了人性的幻美。其中,对红英这个在权力面前自甘坠落的人物,真让人又爱又恨。她整个家庭的发家史,充满了时代生活的大起落与大沉浮。你能谈一下对这些人物的,这样一系列情感变化的体会与不同表现吗?
这部小说的一个目的就是想要承担中国49年以后至今天的历史。所以选择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入小说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这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历史书,所以我做了一些角度上的选择。比如说,人吃人。这在当年的大饥荒中已经有了很多的记录,我不能去重复它们,只有进行一些合理的想像——小兰花花因为饿昏了,才吃下了大兰花花的肉,由此她背负了一生的“痛”与“债”——任林平对她的打骂,“只有在被打骂时她的内心才会好受一些”。由此表达了一个善良的人对犯下错误的承受。只是这种承受往往会让其以后的命运变的更悲苦。这也是我在本书中犹豫的地方——我一直想让兰花花生活的好一些,但是我的笔不听我心。思想告诉我:这是一个好人没有好报的世界;心告诉我:好人必将有好报。最后,我的笔服从了我的思想。不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小说外,我一直对兰花花有着无比的愧疚。
另外,正如你看到的,将儿童致残贩卖。连当时正处于乞丐身份的特务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由此可见,道德底线不断的被突破。直到最后,特务逃跑,一路上不断的跳进他眼睛之中的标语,及发生的那些与标语有关的事件,这又是通过小说这种形式,对现代历史的一次全景性的描述。
新国对红英的恋情与他们最后因一个老人的死亡而结合,是小说中荒诞的一部分。因为对于一个荒诞的时代,只有用荒诞的叙述才能表现好它。这正合了我的“语言是历史的必然对称”的说法。另外,红英的失败与新国的成功,都只是在权力的斗争中“失”与“得”,没有正确及错误之分,有的只是“站错了队”与“站对了队”。
最后就这个问题,我还想说一下: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特务每次都是将“中国地图”藏在屁股里面,由先前的不适应,到后来的有了快感。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强奸与被强奸的关系。
22、我肯定注意到了特务屁股里的这张“中国地图”,它令人惊讶!它也有着完整的,传奇的命运——最后被拍卖了。特务从地图上标示出,自己去过的地方,最后联接起来,是一个“走”字。小说里,对汉字的造字历史也有追朔。另外,对民间社会口传文化中的故事,顺口溜,政治笑话与讽喻等的运用,也妙趣横生。如果我们回顾经典作家,古今中外的,无一不表现出对民间文化的吸收,引用及创造的品质。不知你对以上这些方面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意识?
其实,一直跟着特务旅行的这张“中国地图”也有着两重的环境。一是外在的:它跟着特务的足迹走遍了中国;另一是内在的:就是特务一直都走不出它的掌心。在地图外面,中国的大地上,特务通过自己的的信念完成了一个“走”字;在地图的里面,在纸张之上,特务用笔描绘出的也是一个“走”字。无论是地图外面(具体)、还是地图里面(抽象),怎么样走,也走不出中国。就像是孙悟空怎么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关于“走”字,中国文化存在着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念,一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说的是不能走;另一是“树挪死、人挪活”,这讲的是必须走。因此,我认为对于“走”,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最后通过“中庸”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走,但是不能走出这张中国地图。于是地图就成为了图腾、圣物。地图最后被拍卖,我觉得是本书中的一个小高潮,因为那是地图跟随特务流浪的命运的终结。它最后进入了它的历史之中——被人收藏起来了;而一直带着它的主人,却不能进入他自己想要的历史之中——成为一个特务。这就是历史的荒谬之处,并不是你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否则命运之神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另外,对于小说中的口传文化故事、顺口溜等的运用,我在写作时并没有什么经典方面的想法。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文字尽可能的沉下去,接近历史中的原始资料。还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应该要尽可能“多”的往文本里面加塞内容。让读者读到“更多”的东西。当然,如果控制不好,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容易使你所讲的故事成为一团乱麻。
23、在时代生活如何表现为个人生活的写作中,你用了拼贴的方法,这个方法让你有所顾忌吗?各自的不合谐之处,你怎么来平衡,保持整部小说松驰有致的节奏?
在使用拼贴时,我是有顾忌的。但后来我想,拼贴进去的都是历史的真实,就让它“真实的存在着吧”。读完这部小说,也就基本了解了中国从1949年以来到现在的历史——我是这样说服自己的。因为拼贴,小说行文中有一些生硬的痕迹,但以我现在的能力,还没有办法抚平它。如果这本书有一天能够在国内出版,我想它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编辑。
24、这部小说在你整个的创作生活中是一个什么位置?除这部小说之外你的创作还有别的什么特点?
从故事上来讲这应该是我最好的一部小说。其它的小说,这里就不提了。因为几句话也说不清楚。
25、那是不是可以说,你以前的小说,是不大注意故事性的?你对有故事性的写作(或相对于议论性的写作),有些什么细微突出的体会?
我的小说大都故事性不很强。我总是想用小说来表达思想,这是我的长处但同时也是短处。
26、你的写作生活吸收过哪些精神资源?你是怎么完成学习与实践的?
我平时几乎不看书,要不就是在网上胡乱看点东西。一般都是通过看碟子来进行“阅读”的。
27、在看书和与人交谈这两种方式中,你获益最多的是哪一种?对碟子的“阅读”,也就是说,电影对你的写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应该说与朋友的交流使我获益最多,我生活在成都,成都人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生活方式——喝茶。与朋友一起喝茶,谈任何东西,这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都是一种学习。对碟子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喜爱。对于写作,我不知道有没有积极的作用。
28、你的写作从一开始到现在,有没有明确要追求的东西?
没有。如果要有什么要求的话,就是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害人。因为有很多浪漫、美好、感人的故事是会让人“沉迷”进去的。那些都不是真实的。
29、“沉迷”不是一种好的状态吗?没有你对小说写作的“沉迷”,可以想象,也就没有这部优秀小说的诞生?也许“沉迷”是不真实的,但却有了一个真实的结果——这部小说?
我是不希望“沉迷”的。我希望可以“进去”,也可以“出来”。我就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从小说中“出来”。
30、在你的写作中,不变的是什么,在变化的又是什么?
我写的东西没有不变的,也谈不上变化。其实我对文学想的并不多。相反,我现在反而有一种想丢掉文学的想法。我认为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只有六个字:想清楚、写清楚。
想不清楚就写是狂士;想清楚了,而写不清楚那证明你不适合写字。
31、这的确是六字真言。但有没有想不清楚,但写得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呢?
应该不会有这种情况。思考的都不清楚如何能够写得清楚呢?当然,那些琐碎的生活写作除外。
32、(有网友问)你喜欢哪位作家?
很多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我喜欢的作家随着写作(时间)的变化经常都在变。现在这个时期,我有点不喜欢作家了。就像前面所说:我想要丢掉文学。我想,一些有独立思想的思想者能够给我更多的营养。比如说,我一直都很尊敬的胡平先生。
33、你怎么理解你自己在文学传统中的位置?你有这样的自信吗?这些自信建立在哪些方面?
我在文学中没有什么位置。对于写字,我是越来越没有自信。一开始写字时,是想通过写字救人、救国——是写给所有的人看的;后来觉得有朋友喜欢就行了——是写给朋友或即将成为朋友的人看的;再后来写字就成了自己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了——是写给自己看的。
所以现在我总是在看自己写的东西。我夫人常说我:“你怎么只看你自己写的东西?”我回答说:“我的文字就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