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败为练葵花宝典而挥刀自宫,是金庸小说中的一大经典。中港两地政府近期在司法、立法过程中不败神话频传,不期然让人想起东方不败。让人担心的是,政府不败是以逼法治自宫为前提,只不过不同的是,中国是司法自宫,香港是立法自宫。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称要建设法治国家,其中一大改革措施是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推动司法权去地方化。当年年底,作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的北京第四中级法院(北京四中院)、上海第三中级法院(上海三中院)挂牌成立。一年后埋单计数,北京四中院审理的民告官行政案件1,396宗,是上年216宗的6.5倍;上海三中院受理的上海市政府为被告的案件有242宗,是上年13宗的18.6倍。可见,市民对司法改革、跨区法院期望之殷切。
中国新司法体系未战先败
但是,上海三中院的审讯结果是,上海市政府败诉率为零,即市政府不败。北京四中院没有公布市政府的败诉率,只声称区县政府的败诉率上升了六个百分点。而资料显示,北京市2014年民告官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为12.7%,其中乡镇政府占三成,其余多为工商、城建部门,而区政府、市政府基本不败。
民众期待与法院判决的强烈反差,让舆论质疑中共司法改革的诚意与成效。实际上,党领导一切的体制下,跨行政区划法院只可能给下级政府施加些许压力,怎可能对同级甚至上级的党委、政府有约束力?上海市政府创下242次成为被告但不败的神话,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是所有民告官案件的告状人都是刁民?还是新司法体系先行自宫、未战先败?
如果说,在没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中国,政府不败还不算神奇,那么,在号称三权分立、有民选立法会议员的香港,政府也开始谋求不败之神功,就不能不令人拍案惊奇。梁振英政府一再指摘司法覆核被滥用,就是向司法施压、逼司法自宫的一部份。
港府可创败诉率为零纪录
堪为欣慰的是,香港司法界并未因此屈服,终审法院前后任首席法官都力撑司法覆核的重要性。李国能称,不应将司法覆核视为对政府的滋扰,相反是政府良好管治的重要基础。马道立说:「司法覆核维护了公众利益,亦促进社会大众的福祉。」可见,司法的独立性仍在发挥作为香港维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功效。
堪为忧虑的是,立法会面对梁振英政府和中联办的压力,正与中国的司法、立法一样,走向行政低头的自宫之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主席陈健波上周悍然剪布,让港珠澳大桥工程追加拨款获通过,简直是亲共议员自宫行为的最新杰作。而且,在网络23条、高铁追加拨款和一地两检问题上,亲共议员为讨好中共和梁振英政府,还可能采取同样动作,让人看到网传东方不败笑话的翻版。东方不败在抢到葵花宝典后,面对第一页的「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要求也有痛苦和犹豫,但自宫后面对的是第二页的「若不自宫,也能成功」、第三页的「就算自宫,未必成功」。
至于多数泛民议员坐视陈健波把议案付诸表决,说得严重些,不也是一种准自宫行为吗?长此以往,这个拨款、那个立法都获通过,梁振英政府在不败神话的鼓舞下,就可以完成为《基本法》23条立法的任务,就可以取得凌驾于行政、司法、立法之上的超然地位,就可以让中共的领导意志在香港轻易实现,就可以如同在中国一样创下政府败诉率为零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