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九部门出台意见鼓励海葬、树葬、家庭成员合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目的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舆论对此的解读呈两极化:一些观点认为新型殡葬方式是对中国传统”入土为安“观念的亵渎,要求中央领导带头做起;但也有观点表示支持,理由是过去的棺材葬、水泥坟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占地面积大。新浪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749名参与者中,支持者占46.2%,反对者占42.4%,另有11.4%的参与者表示“说不好”。

 

224,中国民政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九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墓碑小型化,鼓励家庭成员合葬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推广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同时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中国产生时间最早、使用范围最为普遍的是土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如土为安”。中共上台后,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一律采用火葬。火葬古时是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葬俗,推行之初曾遭到一些汉民的强烈反对,被认为与传统习俗相悖。《大明律·礼律》有记载:“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乃弃置水中者,杖一百。”

 

为了推行火葬,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据称第一个带头签字支持新规,承诺过世后不留遗体。显然,毛的遗愿并没有被正确执行,他的遗体至今仍陈列在天安门广场边的毛主席纪念堂中。而与毛同一时期的刘少奇和周恩来过世后将骨灰撒向了大海。但是火葬被普遍推广后,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由于火化后的骨灰被安置于公墓中,水泥或大理石头建成的墓群完全隔绝了土壤的呼吸,加剧了水土流失。而焚尸炉火化过程中形成的含硫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民政部这次印发的《意见》鼓励在火葬区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同时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曾多次参加民政部殡葬委员会内部会议的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和大军智库主任仲大军都对美国之音表示,他们持支持的态度。

 

支持者:节约资源、环保是好事儿

 

周孝正说:“当时我记得中国民政部的一个副部长、殡葬改革委员会的一个主任,他就讲他去过世界各国考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丧葬仪式或者说风俗习惯,他认为我们应该博采众长。他反对火葬,为什么?你干嘛要烧成灰啊?你烧成灰当时需要柴油,再往前可能是木头,完了是柴油,到现在是电。你为什么要耗电呢?因为电耗的就是媒,媒耗的就是污染。所以说如果你要是搞比如说海葬、树葬等等,那不就挺好的事儿嘛。”

 

周孝正还表示自己过世后希望被海葬。他说:“海葬为什么呢?活着的时候,你吃鱼;死了之后,鱼吃你……我说不管是你死了以后如土,那么最后是虫子、微生物等等吃了你,还是鱼吃了你,还是鸟吃了你,那不是循环吗?不是挺好的事儿吗?”周孝正对于家庭成员合葬也是支持的态度,他举例浙江省温州市的“椅子坟”,认为合葬可以“提高凝聚力”。“椅子坟”由于形状同椅相似,通常依山而建,不立碑,墓主信息刻于正中石板上。后辈葬于先祖坟墓下方,一代代形成一个如同楼梯般的长墓。他说:“你要说咱们死后都埋在一个山上了,他有天然的这么一种信任。”

 

 

仲大军也认为中国当前的安葬方式占用的公共空间过多,也不环保。他说:“如果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土地空间,从这个出发点出发建立的措施,我认为都值得提倡……国家出台这个东西可能是充分考虑了民众的需求。我想他出台这些政策不是随便拍脑袋就拍出来的。”仲大军谈到,中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化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乡土观念,本乡本土的生存方式不再适合现代人。他因此认为推行生态安葬方式不会遇到阻碍。

 

反对者:毛主席纪念堂占地最大

 

而反对者的关注点主要是“不留骨灰”这四个字。著名律师徐昕在微博上说:“不留骨灰,神奇的事情,一个接一个。继要求拆小区围墙后,又看到九部委说:鼓励家庭成员合葬,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建议从领导做起。”

 

拥有26万粉丝的教育工作者,微博名@释不归 说:“以前是不让土葬,现在连骨灰都不提倡留了。看来骂人‘坟头蹦迪’都快成恭维话了,只能默默流泪骨灰拌饭了。然后,腾出地方继续房地产拉动经济。”

 

重庆媒体人、编剧@麦地 说:“先是撤围墙,后是全家合葬骨灰都不留,蠢货啊,你们真的除了土地就没其他办法了吗?”

 

也有不少人将关注点放在了毛主席纪念堂里的毛泽东遗体上。

 

网友@那么志能做什么呢 说:“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遗体火化,带头参与节地生态安葬?包括广场中央那位吗?”

 

网友@laonui 说:“积极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清明节也应该取消啦?建议从八宝山做起!从天安门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