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4月,江苏沙洲县一家村办制衣厂。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当地乡镇企业工人。 蒋铎 摄

在乔治.奥威尔笔下,一九八四年是这样一个世界: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特别可怕的是: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奥威尔是1949年出版这本书的,随后世界的发展历史,证实了奥威尔的政治洞察力是何等敏锐深邃:他虽未在任何极权主义国家生活过,但他的描写是如此细腻和真确!

幸运的是,书中所描写的,在真实的1984年不是中国的主流,而在不远的十年前,它还是。

1984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已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社会自由度不断扩大,政府也越来越尊重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

中国的经济改革自农村始。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1984年,乡镇企业又横空出世。中共中央当年颁布4号文件,决定把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江苏沙洲县冒出的村办制衣厂,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乡镇企业。

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产值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一些统计资料得知,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7年时间;而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到突破10000亿元,经历了31年。

乡镇企业也成为了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和就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动力。目前,有大约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而以其适应市场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及技术和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优势,乡镇企业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宏观经济意义上为矫正产业结构做出了贡献。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一致。

乡镇企业不过是改革年代众多新生事物之一,1984年,中国值得一说的新事物实在太多,如第一次民工潮,北京街头出现第一个外国广告,第一次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另一种说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那是一个英姿勃发全民向上的时代,全中国都沉浸在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改革开放让所有阶层的民众都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拥护改革开放,也拥护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建国35周年的阅兵典礼上,天安门城楼下走过的欢庆的人群中突然展开一个横幅——“小平,您好”,这是北大学生向邓小平的致意,也表达了全中国人对他的拥戴。

1984大事记
1月24日 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特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2月19日 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开张。

3月1日 中共中央下发4号文件,同意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并提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乡镇企业在这一年异军突起。

3月26日-4月6日 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召开,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取代了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

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1984年 中央美院等艺校第一次公开招聘模特儿,吸引大多数待业青年。

1984年 中国大陆掀起第一次下海经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