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来了,市民跑了?随著八月八日北京奥运开幕的临近,近日中国大陆网络上悄然流行起一个颇显尷尬的词汇:「避运」(与避孕谐音),指的是北京市民出门旅行,躲避奥运(另有网络戏称:「闹运」)。

不为别的,就为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民必须遵守车辆单日单号行驶、双日双号行驶的限制,常备「暂住证」、外地进京车辆接受「三道治安防线」的严查等等复杂的安全限制规定,让市民大呼不便。「上下班的地铁就和春运一样挤」。

奥运临近,舆论反应日渐复杂,支持、盼望、期待的正面情绪当然是媒体上可以见到的绝对主流,但由於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普通民眾通过网络的抱怨也越发明显。先是网上流传的一张据说摄自北京宣武区陶然亭附近的照片,照片上,一张悬掛的横幅上写著「减少出行,为外国友人让出畅通大道」的标语,引发网友的广泛抨击。

北京市民戏称在自家遭受「次公民待遇」,像是「迎接八国联军进城」,「作为主人,应该尽地主之谊,可不能忍受客人高人一等。」然后是七月十五日开始,在媒体和网络流传一种说法:奥运期间,禁止销售含兴奋剂成分的药品,包括感冒药在内。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针对奥运期间临时解禁《花花公子》等英文杂誌的规定对比,网友戏称「寧给友邦色情书,不与家奴感冒药」。七月十九日,国家药监局不得不出来平息,称禁售感冒药为谣传,只会在部分药品註明「运动员慎用」。

谁也不愿意为国家盛事扫兴,但它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却无法迴避。一项调查显示,北京等几个大城市有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计划在奥运期间去外地旅游。「避运」系列网络词汇由此而生——「避运套」(避孕套的谐音,以此调侃):北京或外地旅行社在一个月后推出的一种旅游套餐活动,针对离京外出旅游的北京市民。「怀运」:指一些居住在北京之外的中国或外国公民,在一个月后满怀热情想来北京的一种行为。「遗京」:指一个月后就将北京遗忘的人……幽默调侃之外也透露讽刺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