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再传,中共高层对有无必要续设中央政治局常委制、是否打破政治局常委“七上八下”不成文规则,出现研议和改制的声音。报导再度激起人们对习近平集权,要推动政治改革或改制的联想。习上月 19 日在网信工作会表示,对网上的善意批评,不仅要欢迎,且要认真研究和汲取。他 26 日参加一场知识分子座谈会时说,对批评要更多包容,“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这些谈话也被解读为释放强烈的言论松绑信号,是否如此?

习近平是铁杆的党国捍卫者,否则不可能上位

对照日前中共北京西城区委宣布,对地产商任志强发布质疑“媒体姓党”言论,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中共同时公布习近平去年 12 月在中央党校强硬讲话的全文,这些讯息使更多人相信,习近平不会是自由派改革者,也不会有政治改革。

解读习近奔驰国思想和政治意图,应避免一厢情愿,无视中国政治现实。如果对习的言论意涵认真剖析,不难发现他政治上追求的目标和真实想法。一些媒体分析习近平讲话,如:领导干部要常上网了解民意,要对广大网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官员要对知识分子“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等,认为是“松绑”和网络“言论监督迎来阳春”的信号,抱以期待。然而,如果忽略讲话中的“善意批评”、“只要出发点好就要热忱欢迎,积极采纳”等前提,研判就可能大错特错。

习近平说欢迎批评,有严格前提条件,即言论首先须是“善意”的。如果不是“善意”或“出发点不好”,就不会被宽容,裁量权当然在中共。另外,正如分析指出,“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是沿用毛泽东用语。众所周知,毛泽东虽说过这些话,却从未履行,相反,还将敢言者统统打入地狱。

而习近平要求知识分子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献计出力,更说明其真实用意和企图。要求官员上网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是为引导和控制网民,这是更有效的“收紧”,不是宽泛地“放松”网络。

中央党校讲话全文,更清楚表明习近平的政治观点。他不仅要求党校向党中央看齐,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指责“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有的口无遮拦、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有的专门发牢骚、说怪话,有的打着党校的金字招牌,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不类的活动”,“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

回顾 2014 年 10 月四中全会,习说:“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逻辑呈现一贯性。

衡量习近平政治倾向的坐标,须留意其对待批评意见和异议声音,例如任志强事件,尽管因党内反对,中共之前对任志强未立即“严肃”处理,只删除他的微博、关闭帐号,但最后仍惩治“留党察看一年”。虽然这不是最高惩罚,却是极严重的警告,仅次于“开除党籍”。依北京西城区委说法,任志强触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雷区”,还逾越习近平“与中央保持路线方针一致”的红线。

其实,习近平各种讲话,前后逻辑都很一致。无论言论或施政方针,他走的路是共产党的路,是毛、邓走过的路,也是中共历史的继续。形容他完全照搬老毛模式,本来就是一个假命题,不符合现实环境与发展状况。但完全脱离毛的理论与思想衣钵,习在党内就站不住脚,地位就有危险,就像当年胡耀邦和赵紫阳一样。这是中共政权得以延续的“法统”。邓的“防左”仅限在经济改革上,而非政治层面;邓和毛的一致性,是绝不动摇中共政治制度。江、胡亦如此,习也不会走出这个怪圈。

之前在网络疯传陈小鲁谈话,即是明证。陈小鲁说,“对文革反思我不如诸位自信,这是非常小众范围的事,我曾呼吁写八中文革大事记,同学会 700 之众,响应者不过三二人而已对党的主流来说,私下议论文革可以,公开正式地还原历史,追究责任是刨祖坟的事,万万干不得”。

89 年“六四”后能当上中共总书记的人,都必须是正统派人物,铁杆的党国捍卫者,否则不可能上位。这是中共现实体制、文化与组织特性共同决定,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外界不宜再一厢情愿,执意杜撰习近平言论中蕴含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