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先生来港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据说是要为香港打气,是要显示北京支持香港。昨天他在「一带一路」论坛的演词就十五次提到「支持香港」四个字,虽然不像「一带一路」出现五十次那样多,但从出现的频率上看也不算少,大概他认为这样密集的说这四个字就能清楚表达意图,让港人心领神会。可惜,张德江的所谓支持要不是口惠而实不至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安排,根本不能算是什么特别的支持或送礼。
就以支持香港在「一带一路」拓展人民币业务和基建融资服务为例,香港本来已是重要国际金融中心,融资市场深度广度足够,外资、外企对香港的制度及融资能力也有信心,北京说支持香港作融资平台其实是看中了香港的优势,让北京可吸纳资金周转。有新增融资生意这对香港金融界当然有好处,但对资金变得紧绌的内地企业好处只怕更大。这究竟是谁支持谁实在难说。
不过,张德江此行最大的问题或败笔还不是口惠而实不惠,而是那种君临天下指指点点的态势,是那种视两制及香港独特地位如无物的态度。过度严苛、过份扰民的保安安排让人感到的只是官威而不是什么「支持」,召集全体特区政府官员汇报工作更是把内地官场的做法、规范强套在香港特区身上,令香港不管从形象上或实质上都被矮化,独特的宪政、政治地位受到重大伤害。
汇报内部事务损自治
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香港的内部事务属于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由香港自行处理及负责,中央政府不会也不应接手。要汇报工作及香港整体情况的话,作为特区行政机关负责人的特首每年都有述职之行,由他向中央领导层作汇报已非常足够,其他官员不必参与这个过程,更没有必要把香港自治范围内的事务详细向京官报告。不然就会令两制及高度自治的范围变得模糊,形成中央政府可以随时介入、指示香港内部事务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往后其他中央官员来港访问也随时会传召特区政府官员及高级公务员作汇报、做交代,这不但令特区官员、公务员疲于奔命,也令他们的问责责任变得模糊不清,对两制的长期维持甚为不利。
另一方面,前天跟特区官员会面的整个安排跟内地其他省市、部委官员向领导人报告工作的做法非常接近,又是热烈拍掌欢迎又是全体正襟危坐听训的模样,跟内地召开什么政策会议、工作会议非常接近。不小心留意的话,还以为张德江到访的不是香港而是深圳或广州。这种跟模仿内地会议安排的做法不管在国际或内地都有不良影响。
特别行政区渐不特别
对国际社会而言,香港本是特别行政区,拥有特殊地位及本身的特色,现在却变得跟其他中国城市越来越接近,变相淡化香港的独特地位及形象,对维持香港在国际社会的身份有害无益。而对内地官民来说,回归以来香港向受中央政府特别对待,办事作风及方式跟内地保持不一样。令他们对「一国两制」及香港多几分尊重。张德江今次访问的新闻片看到的却是香港跟内地城市趋同,分别越来越少,他们将来自然更不把香港的特殊地位放在心上,甚至视为什么自治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般的地方。
其实,张德江及北京若真心支持香港,想为香港打气,有三方面的工作该做。第一是放弃当前这种君临天下的傲慢,不要老把一国无限放大,令两制不断萎缩。只有确保香港的独特地位及高度自治,只有确保香港在国际及内地有本身的特殊位置,才能令香港保持长久以来的活力。
其二是不要再力挺在香港已神憎鬼厌的梁振英,不要容许他连任。要知道「Anyone but CY」(不让梁再任特首)已是绝大部份人包括建制、泛民及一般市民的期望,北京若再钦点他连任等同与全港市民为敌,等同置民意于不顾。这无论如何不是在支持香港吧!
第三点当然是重启政改,实现《基本法》让港人落实双普选的承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香港的政治僵局。让香港重新上路。做到这三点比说100次、一千次支持香港管用得多。